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羚羊木雕》是当代作家张之路198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此文通过平凡的家庭琐事,写出并赞美了孩子间最纯洁、最真诚的友谊,同时提出了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发人深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羚羊木雕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羚羊木雕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羚羊木雕阅读题目: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5分)

  犄()角怦()藏()刀

  脸颊()攥()着

  2、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讲义气。)

  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完全不放在心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

  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A、沉静B、平静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B、抵抗C、抗拒)的'力量。

  ⑵我是世界上最()(A、伤心B、悲伤C、伤感)的人!

  ⑶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B、果断C、坚定)地说。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这样说是因为()(3分)

  A、奶奶的话是批评儿子和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

  B、表现奶奶忍无可忍。

  C、表现奶奶对孙女的疼爱。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4分)

  ⑴《羚羊木雕》一文的中心是作者赞美少年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情。()

  ⑵我不能要回木雕是因为万芳曾经帮助过我,跟我换过裤子,要回木雕太失礼了。()

  ⑶木雕是很贵重的,不应该随便送人,所以,我父母的做法没有错。()

  ⑷父母只想到木雕的贵重,但忽略了少年之间友情的贵重,所以他们的做法不妥。()

  6、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一句是句,它表达的意思是。(2分)

  7、区别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4分)

  撒()俩()藏()颤()

  ()()()()

  8、本文描写了一场家庭冲突。(4分)

  A、冲突的原因是:

  B、冲突的双方是:

  C、冲突的焦点是:

  D、冲突的结果是:

  9、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题:(3分)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吧,咱俩还是好朋友如果是你,你此时想些什么呢?请描绘你的心理活动。(不超30字)

  第二部分: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我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0、第一段中,哪些词应该读成重音,在原文下面加上圆点。(3分)

  11、本文开头(即第一段)故意给读者设置了一个误区以吸引入,这个误区是什么?(3分)

  12、本文的结构,有两套方案:一是先写木雕的来历,再写送人,后写索回;一是课文现在的方案,比较两套方案,进行判断。(4分)

  A、原方案比课文方案更合乎事理。()

  B、课文方案比原方案,开头更吸引人,矛盾更集中。()

  C、原方案着眼点在事理,课文方案着眼点在文章。()

  D、叙事文章中事比文(让读者欣赏)更重要。()

  13、爸爸说,羚羊木雕很贵重,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他忽略了的、更贵重的参照物是什么?(3分)

  14、选文最后一段写到下雨,前面却一点暗示都没有,请你在本文开头加一段话,既对下面有所暗示(设下伏笔)又与妈妈突然问我有相通之处。(3分)

  15、指下列加点词语包含的内容。(2分)

  ①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②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羚羊木雕阅读答案:

  1、略2、B3、BC;A;C4、A

  5、⑴⑵⑶⑷

  6、反问,这不能全怪我。爸爸粗暴的行为也伤害了孩子们的感情。

  7、略8、A、我把一只羚羊木雕送给了朋友。

  B、妈妈、爸爸、我和奶奶。C、要不要索回羚羊木雕。D、我屈从了妈妈、爸爸。

  9、略

  10、哪儿去啦、突然

  11、把羚羊木雕说成羚羊。

  12、依次是:

  13、贵重,是相对一块点心一盒糖而言;更贵重的,应是孩子的自尊和友谊。

  14、轰——隆隆,窗外一阵雷声传来。等等

  15、⑴爸爸送给我的东西,支配的权力在我。⑵已经送人的东西又去索要。

相关文章

白公鹅课文原文

《白公鹅》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 《白公鹅》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
题目课件2015-03-05
白公鹅课文原文

初二数学定义与命题测试题

一、目标导航 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 2.初步体验数学定义的严密性 二、基础过关 1.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对顶角相等. (2)如果a2=b2,那么a=b.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题目课件2019-04-07
初二数学定义与命题测试题

识字教学课件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教学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3、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
题目课件2017-02-07
识字教学课件

小升初数学数与代数专项练习题

1、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
题目课件2012-09-01
小升初数学数与代数专项练习题

《行者》阅读答案

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理解题,一般考查表达技巧、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语言的鉴赏、思想内容赏析以及知识运用和探究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行者》阅读练习答案,一起来看看吧!《行者》①我绝没有想到那个深到膝盖...
题目课件2013-02-09
《行者》阅读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题目课件2017-04-06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