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阅读答案

《大师》阅读答案(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师》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师》阅读答案1

  钱穆父亲钱承沛是晚清秀才,体弱多病。钱穆七岁入私塾,但是在十二岁时,家庭的顶梁柱、四十一岁的父亲离世,孤儿寡母不胜困苦。所幸母亲节表缩食,坚持让钱穆上学。钱穆在高中尚未毕业之时,1911年,十六岁的他固家贫不得不辍学去乡间担任三兼小学的国文教师,到1927年成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前前后后钱穆担任小学、中学教师达十九年之久。所以这位国学大师的最高学历,是高中肄业。

  钱穆“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经过十几年的日夜苦读苦学,他发现大名鼎鼎的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竟然“其不可通者二十有八端”!1929年,胡适、顾颉剐来苏州中学演讲,作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三十四岁的钱穆得以与他们相识。也就在这一年,他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指出康有为所力主的刘向歆伪造诸经之说不成立。这篇论文于1930年发表于《燕京学报》第七期一顿时,钱穆引起了胡适、顾颉刚等北平学术界名流的广泛注意。

  当时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的顾颉刚,致函钱穆:“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二”经顾颉刚推荐,钱穆这位江苏乡间教师在1930年一举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当时燕京大学校长为美国的“中国通”司徒雷登,他设宴招待新来的教师,钱穆应邀出席。司徒雷登询问新来的教师对燕京大学的印象,钱穆直言道:“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与以中国名称始是。”司徒雷登很重视钱穆的意见,号门召集校务会议加以讨论,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当时燕京大学的校园,即今日北京大学校园园中有一湖未名,众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名字都觉得不合适,钱穆建议就叫“未名湖、得到一致赞同。

  钱穆来到北平的次年,即1931年,顾颉刚又推荐钱穆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3月18日顾颉刚致函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故北大如请他,则较请我为好,以我有流弊,而他无流弊也。他所作《诸子系年》已完稿,洋洋三十万言,实近年一大著作,过数日当请他奉览。”胡适亦看重钱穆。就这样,钱穆开始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

  顾颉刚致胡适函中提及的钱穆新著《诸子系年》,即《先秦诸子系年》,出版之后受到学术界推崇。陈寅恪称其“极精湛,得极多,至可佩服”。顾颉刚则称“作得非常精练,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胡适对学生说:“有关先秦诸子事,可向宾四(钱穆,字宾四)先生请教,不必再问我。”从此钱穆进入国学研究精英之列,除在北京大学授课之外,还兼课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

  1937年,高中尚未毕业的钱穆,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在抗战的动荡岁月,钱穆在云南宜良北山的岩泉下寺,独居小楼一年,写成名著《国史大纲》。在《国史大纲》开头,钱穆在引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乏顶点,而将我们自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钱穆正是以这种“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傅斯年主持北京大学校务。由于傅斯年与钱穆在学术见解上相左,未聘钱穆出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年春,钱穆应家;江南大学之邀,担任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相关链接:

  (节选自叶永烈《我在台湾寻访国学大师钱穆》,有删改)

  ①虽经乱离困厄,未尝敢一日颓其志。虽或名利当前,未尝敢动其心。虽或毁誉横生,未尝敢馁其气。虽学不足以自成立,未尝或忘先儒之矩,时切其向慕。虽垂老无以自靖献,未尝不于国家民族世道A。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责。(钱穆)

  ②学者何兆武早年是西南联大学生,曾上过钱穆的课,他在《上学记》中回忆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里面很多见解我不同意,不但现在不同意,当时就不同意。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太深厚了,总觉得那些东西非常之好,有点像情人眼里出西施,只看到它美士亍的一面.而对它不怎么美好的另一面绝口不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郭齐勇)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因为家庭贫困辍学工作,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继续刻苦学习,他通过这段时间为自己一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B.钱穆在长期的自学和研究中发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有二十八处是说不通的,这是钱穆国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开端。

  C.钱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在他刚到燕京大学时,就对燕京大学如何中国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D.顾颉刚、胡适、陈寅恪等人对钱穆的欣赏推崇,从侧面体现了钱穆学问深厚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E.钱穆虽出身贫苦但不厄于困顿,他的这种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

  (2)钱穆从高中肄业成长为国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钱穆在国学研究上有哪些主要成绩?对他个人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表达出对于中国历史“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对于这种态度,你如何看待?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8分)

  12.(1)C(2分),E(3分),A(1分)。BD(不给分)。A(“他通过这段时间为自己一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些武断,下文只说他“虽居穷乡,未尝敢一日废学”。)B(文中没有说到“这是钱穆国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开端”。)D(不是侧面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同时“淡泊名利”的评价错。)

  (2)?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与勤奋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名人的大力推荐和提携。④淡泊名利,无论毁誉,只专注于学问。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3)?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引起北平学术界名流的广泛注意,得到燕京大学顾颉刚的致函和推荐,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先秦诸子系年》被顾颉刚称为“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国学大师陈寅恪、胡适对其表示认可钦佩,从此钱穆进入国学研究精英之列,同时任教于北大清华等多所大学《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1948年春,钱穆担任江南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每点2分,共6分。)

  (4)赞成钱穆的态度中国文化延绵五千年,孕育了无数圣贤智者、仁人志士,值得后人骄傲自豪《国史大纲》作于艰苦的抗战年代,作者对于祖国历史的热爱,可极大地鼓舞人们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不赞成钱穆的态度历史的呈现最好全面真实,如果呈现的历史是不全面的,会误导人们对历史的错误判断。

《大师》阅读答案2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

  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梦》,他也哭得眼泪汪汪的。

  再说说文坛名家沈从文先生。研究他的专家亲口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

  沈从文的确是个隐忍的人,但在晚年的时候,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泪了。“文革”中,沈从文先生的孙女沈红在学校因成绩好、守纪律,而受到厌学顽童的欺负,沈从文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掉了眼泪。

  1977年,诗人穆旦去世,年仅59岁。沈从文与穆旦交往很深,因此,听说了穆旦的死讯后,他流泪了——,“得消息时,不禁老泪纵横!”在家中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也会流泪,据沈虎雏回忆说:“一次,母亲见他(沈从文)独坐在藤椅上垂泪,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指指收音机——正播放一首二胡曲,哀婉缠绵。他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泪水又涌出,他讲不下去了。”

  1985年6月19日,夏鼐突然去世了,沈从文先生知道后,大哭了一场;1985年,杂志社的几个记者到沈从文家采访他,问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里,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一名女记者听了,便走过去拥着老人肩膀说:“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没想到,沈从文听完这句话后,抱着那个女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起来,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停地哭。后来,还是夫人张兆和走过来,像哄小孩子一样,一边抚摸,一边安慰,他才安静下来。

  1987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得到一张碑文拓片,碑是熊希龄的一个部属立的,落款处刻着:“谭阳邓其鉴撰文,渭阳沈从文书丹,渭阳沈岳焕篆额(沈岳焕是沈从文的原名)。”黄永玉的好友黄苗子看后,称赞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是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书法!”

  后来,黄永玉把这张拓片拿给沈从文先生看,“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我妻子说:‘表叔,不要哭。你十九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

  1987年7月,瑞典作家汉森和汉学家倪尔思对沈从文先生进行了访问,汉森给沈从文带来了一份复印件,是1949年瑞典杂志上刊登的沈从文的《萧萧》,上面有瑞典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边城》的广告,汉森说:“我昨天看了英文的《贵生》,这是写的……”沈从文接着话说:“对被压迫的人的同情。”说完这句话,沈从文忽然流泪了……

  1982年5月,沈从文先生回了一次故乡——湖南省凤凰县,在家乡听“傩堂戏”时,听着听着就流泪了,黄永玉在文字中做了这样的记述:“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位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来唱‘高腔’和‘傩堂’。头一句记得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地静穆起来。‘……不信……芳……春……厌老人……’听到这里,他和另外几位朋友都哭了。眼睛里满是泪水,又滴在手背上。他仍然一动不动。”后来,生病在家,偶然听到“傩堂”两个字时,他也会默默地流泪。

  文学大师们的眼泪,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 有对逝去岁月的伤怀,还有对故去亲友的怀念,让世人看到了他们的真性情,这样的眼泪,能结晶成最咸最咸的盐。

  (选自《读者》,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林语堂先生,也是一个爱流泪的人。为女儿讲唐诗时,他总会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

  B.文中沈从文先生每一次流泪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但透过这些流泪的情形,可以看到他感情很脆弱,经不起人生风雨的侵袭。

  C.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的一个“委屈”,说到了沈从文的伤心处,以至于让他动情,抱着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起来。

  D.沈从文19岁时写在碑文拓片上的书法得到了黄苗子的称赞,面对这张拓片时的哭泣,可以看出他情感的丰富细腻 。

  E.沈从文的作品《萧萧》早在1949年瑞典杂志上刊登,看到汉森和倪尔思带来的复印件,沈从文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2)文章写的是沈从文先生,而开头却写的是林语堂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分)文中沈从文先生共有哪几次流泪?这些流泪反映出沈从文怎样的情感特征?(6分)

  (4)文章结尾说:“这样的眼泪,能结晶成最咸最咸的盐。”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A项,“为女儿讲唐诗时,他总会…… ”扩大了范围,文中只是说林语堂为女儿讲崔护那首诗时流泪,B项,“感情很脆弱,经不起人生风雨的侵袭”无中生有,E项,他不是看到复印时激动地流下泪水,而是说到《贵生》的主题时流下泪水。

  (2)①两位大师在动情之时都会流泪,揭示出大师流泪这种现象的普遍性;②以林语堂先生的流泪引出沈从文先生的流泪,行文自然;③通过描绘具体真实的场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6分)

  (3)为孙女沈红被欺负流泪,为诗人穆旦去世流泪,为伤感的音乐流泪,为夏鼎突然去世流泪,在记者问起“文革”的事时,为黄永玉给他看碑文拓片上的文字流泪,为《贵生》的主题流泪,在家乡听傩堂戏时流泪。(4分)这些流泪,反映出沈从文在情感上既纤细、敏锐,又能够使他的情感得到自然宣泄。(2分)[来源:学科网]

  (4)“最咸最咸的盐”指的是文学大师们的真性情,生活中,他们面对弱者产生的同情,面对逝去岁月萌生的伤感,面对故去亲友产生的怀念……都充分展示出他们情感的细腻、心灵的纯净。林语堂读经典时流泪,沈从文的一次次流泪,都生动展示出大师的精神境界。如果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以纯净的心灵去面对一切,那么在内心深处产生的感动,可能会转化为泪水倾泻而出。(共8分,意思对即可)

《大师》阅读答案3

  ①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格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格。曹问:“陈寅格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格。

  ②陈寅格在国外陆续留学20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格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③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格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④应该说,陈寅格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格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格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⑤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

  ⑥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得。

  ⑦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

  (选自《学习博览》)

  12.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2分)

  答:

  13.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2分)

  答:

  14.第⑤段划线句子中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和韦伯所表达的“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梁启超所言“小”的含义:

  韦伯所表述“大”的含义:

  15.第⑥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6.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答:

  (三)(共11分)

  12.(2分)把学术看得运大于自身(1分),对真理诚挚而永不妥协的探索(1分)。(答"更需要宽阔的胸襟、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的恩怨情仇的境界"。得1分;答整个第⑦段不得分)

  13.(2分)梁启超认为,陶渊明归隐是因为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不肯同流合污,丧掉人格(1分,意思对即可)陈寅恪认为,陶渊明归隐是因为"耻事二姓"(1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把学术看的远大于自身(1分)。(仅答“胸襟”、“学术”不得分)

  15.(2分)不能,因为该句体现了议论文论证语言严密性的特点(1分),作者意在强调:真理,不能只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证明(1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是,梁启超著作等身,说明他又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1分);在对待陈寅恪对自己尖酸刻薄的批评上(或在对待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1分)。(意思对即可,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有材料、有观点方可得分)

《大师》阅读答案4

  在别人看来,傅雷是严肃且苛刻的一位人物,甚至于傅雷的一些好朋友,也会对傅雷的性格有所挑剔。然而杨绛夫妇却不是如此。他们把傅雷家朴素幽雅的客厅当做他们夜谈的最好场所。在她眼里,傅雷虽然严谨,却是一个很真诚且经常含笑的人。一般人只是看到了傅雷的表面,而杨绛夫妇与傅雷一家的交往让他们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傅雷。

  傅雷不轻易笑,这也许与他一个人经常自闭在房间里翻译外文作品有关;然而一等到他笑起来,杨绛就觉得他好像在品尝他自己的笑一样,津津有味。杨绛说,傅雷的笑脸只给朋友看。曾经有一个人当众打趣过傅雷,那就是钱钟书。然而那次傅雷并未发火,反而还不好意思地笑了。

  的确,傅雷是十分严肃的,尤其对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如此。傅聪、傅敏小时候很顽皮不懂事,杨绛夫妇去了他们家后,他们就喜欢偷听客厅里的谈话。傅雷是极力反对孩子偷听大人谈话的。一次正好被傅雷逮个正着,傅聪和傅敏就惨了。厉声呵斥下,两个儿子显得很无辜。

  不可否认,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傅雷年老的时候自己也说:“我对孩子们太严厉了,但是我们还是由父子的关系加深到好朋友的关系,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傅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情急躁是冲动下的不由自主,沉静下来又会自责,增添自己的苦痛。这是杨绛看到傅雷的真性情的另一面。

  在杨绛眼里,傅雷还是一位非常认真的人。杨绛曾专门写过一篇纪念傅雷的文章,对傅雷的性格为人有生动的描述。有一次杨绛翻译了一篇散文,傅雷称赞说译得好。而杨绛觉得自己的翻译并无过人之处,而且是一个很短的文章,就敷衍了傅雷一下说其实不怎么好。结果傅雷在忍耐了一分钟后却认真地发话了:“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这句话着实让杨绛吃了一惊:“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杨绛事后才发现,傅雷是太认真看待一个初试笔翻译的人了,加上他的虚心,因此对别人的估计才会过高。

  在杨绛看来,傅雷的认真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待翻译的态度上。他时常同杨绛夫妇写信讨论翻译的问题。他对于自己的翻译作品,也是不停地修改,故他的译作一部胜过一部。他译的《贝多芬传》,十年后的译笔与初译有很多不同。傅雷不仅如此,还经常说他的译笔过于呆滞,向杨绛夫妇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他虚心接受了杨绛夫妇的建议,熟读老舍的小说。

  傅雷在众人的眼里,仿佛就是一只“天外的仙鹤”,在他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由翱翔,让人为之艳羡和景仰。他因钟爱艺术而看淡世俗,从而显得孤高,这显然是他的个性使然。他曾在家书中对傅聪说:“身外之名,只是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都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

  但傅雷经常在钱钟书和杨绛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坦诚自己并不是别人所谓的“孤傲的云间鹤”。傅雷的自比,让杨绛夫妇乍听之下觉得滑稽,一是“傅”的发音据傅雷的家乡话发为“虎”,并且傅雷在自己家里“严苛”,更有点儿像老虎,杨绎夫妇觉得叫“老虎”更加合适。傅雷自比“小老鼠”,让杨绛夫妇对傅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透过这句重复了很多遍的自喻,他们发现傅雷其实是在诉说自己的真实心情。他让自己潜身书斋,安心做自己的翻译工作。而其实他心里知道书斋才是他安身的“洞穴”,因为他不善处世,知道自己不善在仕途上圆转周旋。

  (摘编自《那些翻译大师们》)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傅雷是一个严肃的人,不苟言笑,经常一个人自闭在房间里翻译外文作品,只有在朋友当众打趣他时,傅雷才会不好意思地笑了。

  B.傅雷逮到两个听大人说话的儿子,不管家里有没有客人就厉声呵斥,加以管教,意在表明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

  C.傅雷之所以对杨绛这样一个初试翻译的人会估计过高,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而且是虚怀若谷的人。

  D.正因为傅雷对待学问非常认真,为人谦虚,所以当他认为自己的译笔呆滞时,就向杨绛夫妇讨教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

  E.“富贵于我如浮云”一语出自《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傅雷引用此句是说自己不愿用不道义的手段获取名气。

  (2)在杨绛眼中,傅雷有哪些真性情?请简要概括。(6分)

  (3)傅雷对待翻译工作认真严谨,具体表现有哪些? (6分)

  (4)在众人眼里,傅雷仿佛是一只“天外的仙鹤”,他自己却自比为一只“墙洞里的小老鼠”。你怎样看待这些说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答案:D(3分) C(2分) B(1分)。(A“傅雷虽然严谨,却是一个很真诚且经常含笑的人。”而非“不苟言笑”。)

  (2)答案:①傅雷是一个以笑脸对待朋友的人;②对自己冲动下的不由自主地急躁,沉静下来会自责,感到苦痛;③对事认真,对刚试笔搞翻译的人认真对待,对自己的翻译工作尤其认真。

  (3)答案:①时常同杨绛夫妇写信讨论翻译的问题;②他对于自己的翻译作品不停地修改;③向杨绛夫妇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译笔灵动起来,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4)答案:观点一:傅雷的品性,既似仙鹤般孤傲,有时又像一只“墙洞里的小老鼠”,前者是其性格最根本的特征,而后者,则是迫于某些形势,使得他有时不得不小心翼翼。①他因钟爱艺术而看淡世俗,不重名利,这显然是他的孤高个性使然。傅雷沉浸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自由翱翔,因而人们才会称其为“孤傲的云间鹤”。②他之所以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他孤傲的性格使他不善在仕途上圆转周旋,不善处世。他知道书斋才是他安身的“洞穴”,让自己潜身书斋,安心做自己的翻译工作。总之,我认为仙鹤般的孤傲才是其性格的根本,“小老鼠”的自比是他孤傲性格的另一种表现。

  观点二:“墙洞里的小老鼠”是他的性格的根本特征。①因为傅雷看淡世俗,钟爱艺术,潜心翻译,不为名利富贵所诱惑,所以众人认为他是“天外的仙鹤”。只因他深知自己不善处事,不宜在仕途周旋,因此希望能在书斋这样一个清净之地潜心翻译,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正如“墙洞里的小老鼠”一样,在书斋这样一个庇护所,专心做自己的翻译事业。②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他翻译罗曼·罗兰的《巨人传》,是希望读者从中汲取伟人的力量。因此,“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傅雷性格的根本特征。(如有其他观点,亦可。)

《大师》阅读答案5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7、具体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8、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9、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2分)

  11、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答案:

  7、 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上课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8.动作;语言。

  9.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上课时早已对每个学生知根知底。 “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

  10.该句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饱含了林语堂对刻板考试制度的厌恶,表达了对学生遭遇的惋惜。

  11.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深厚广博、诙谐幽默、卓然独立等等。

《大师》阅读答案6

  钱穆:一代儒宗,最后的大师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1960年,耶鲁大学把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了当代大儒钱穆,他们这样评价说: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称为当代最后一个大儒的人,却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

  钱穆读书常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他从古人身上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便身体力行,规定自己早上读经子,晚上读史,中间读闲书,充分提高读书的效率。钱穆小时候身体一直很弱,每年秋天都生病,祖父父亲都英年早逝,他一直为自己健康担忧,一次从一本日本书上看到讲究卫生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便警醒自己,从此每天起居有恒,坚持静坐散步,记日记,以此督促自己。晚年他把自己长寿的秘诀都归功于有规律的生活。

  从1912年起,在十年半时间内,钱穆辗转四所学校任教,读书之余完成了第一部学术著作《论语文解》,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渐渐崭露头角。十年面壁,钱穆终于找到自己的治学门径,专治儒学和史学,自称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宋明理学概述序》)钱穆之所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研究对象,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定。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当我幼年,在前清时代,就听有人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不禁起了一番反抗之心。这种反抗之心便成了他后来治学的动力,莫非因国难之鼓励,爱国之指导。(《中国文化精神序》)在无锡三师时,钱穆已经完成《国学概论》,并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学者蒙文通看到他的文章,慕名前来造访,打开系年手稿便被吸引了,在回南京的车上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认为该书体大精深,乾嘉以来,少有匹矣。

  钱穆虽然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当时学术界正流行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观点,顾颉刚也是康的拥护者。钱穆对此十分怀疑,他没有因为顾颉刚于己有恩就放弃己见,而是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用事实证明康有为的观点是错误的。顾颉刚对此毫不介意,不仅将此文在《燕京学报》发表,还推荐他到燕京任教。钱穆称,此等胸怀,万为余特所欣赏。钱穆的文章影响极大,一扫刘歆遍造群经说,在经学史上另辟了以史治经的新路子,对经学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其观点也逐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北平各大学经学史及经学通论课,原俱主康说,亦即在秋后停开,开大学教学史之先例。(罗义俊)

  钱穆后来到北大任教,胡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钱穆并不因此而在学术上苟同他,他的许多观点都与胡适不一致,胡适认为孔子早于老子,他却认为老子早于孔子。学生知道他们之间学术观点不一致,故意拿胡适的观点来诘问,他也毫不掩饰,常在课堂上批判胡适。据他的学生回忆,他常当众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并指出哪里哪里错了。当时胡适声誉日隆,敢这样批评他的在北大也仅钱穆一人而已。

  钱穆治学讲究有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先从大处着手,心胸识趣较可盘旋,庶使活泼不落狭小。他从自己十年苦读中领悟到,求速成找捷径是做学问的大忌,治学者应该厚积薄发;认为中国学问主通不主专,中国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郦家驹《追忆钱宾四师往事数则》)他虽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发现学生有好书就借来一读。40年代在西南联大时,钱穆见学生李埏有一本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也颇有兴趣,并据此写了《道家与安那其主义》一文,发表后引起了读者极大兴趣。他主张多读书勤思考,触类旁通,认为中国治学与西方不同,西方学问分门别类,互不相关,中国学问分门不别类。经史子集四部,是治学的四个门径,入门后,触类旁通,最后融而为一。认为读书当细辨精粗,读书当求识书背后之作者。而且要抱着谦虚的态度,对任何作者都要先存礼敬之心,这样才能有所得。

  (选自欧阳悟道《民国那些范儿》,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没有任何文凭,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是从一次读曾国藩家书中得到启发,开始自学成才的。

  B.当时国人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信心,对儒家文化更是主张全盘否定。钱穆对此完全有不同的看法,在爱国之心的激励下,钱穆对中国史学和儒学深入研究,著作等身。

  C.钱穆不顾及顾颉刚,力排众议撰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指出康有为的观点是错的,这说明钱穆将学术放在第一位而置恩情于不重要的位置。

  D.钱穆虽是治史专家,却披阅广泛,借学生的书读,说明他放得下架子,治学不拘一格。

  E.钱穆认为治学应有大视野,只要博览群书,多思考,触类旁通,治学就有成就。

  (2)作为评传,本文有多处文字对传主进行了评论,请找出两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

  (3)文章分别写到顾颉刚和胡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4)钱穆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2.

  (1)【答案】B3分,D2分,E1分,AC不给分。【解析】A项,是从一次读曾国藩家书得到启发,开始自学成才C项,置恩情于不重要的位置E项,原文指由博而精。

  (2)【答案】①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作用:极大地肯定了钱穆的国学造诣;总领全文。②钱穆读书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作用:写出了钱穆善于向他人学习,并能及时付诸行动的特点;总写概括了本自然段的内容。

  【评分标准】每点评论1分,作用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答案】①顾颉刚和胡适都是学术界的权威人士,而且都对钱穆有帮助、提携之恩,但钱穆却指出两人在学术上的错误(2分),反衬钱穆虽自学出身,却从不迷信权威的治学态度。(2分)

  ②也从侧面突出钱穆在治学方面的自信和勇敢。(1分)③塑造并丰富了传主的形象。(1分)

  (4)【答案】①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如从曾国藩家书中体会到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从一本日本书上体会到生活要有规律。②从不迷信权威:如对康有为、顾颉刚、胡适的批评。③治学讲究:治学讲究大视野,从大处入手,由博而精;读书当细辨精粗;读书当求识书背后之作者;抱着谦虚的态度。④得到赏识:顾颉刚、胡适等人的提携。

  【评分标准】1点2分,其中1分为观点,1分为材料分析。4点共8分

《大师》阅读答案7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默秋

  一

  1909年,陈寅恪复旦公学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

  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来文等22种语言。

  陈寅恪一心向西学,但没想到的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即将不保。陈寅恪携妻将雏,踏上了流亡之路。在离开北平之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是当书到长沙,竟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竟也被盗走了。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就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在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就是这样一位最优秀的中国学者,一个天生的导师,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但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三

  抗战胜利了,双目失明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一个瞎子大学生授课,在世界上实在是绝无仅有。清华为陈寅恪配了三个助手来协助他的教学和研究。这三个助手都是他当年的学生。其中汪篯是他最喜欢的一个。他们可以无话不谈。

  1953年,在清华时的学生蒋天枢,给自己的老师寄来了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听了,大受震动。在病中,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他开始了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

  正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在北京的许多好友都希望陈寅恪接任这个职务,然而他却拒绝了。这一年,他最喜欢的汪篯,带着同样的使命,到广州来看望他。他们开始谈得很好。但不久就谈崩了。陈寅恪感受到这个昔日门生,已经摒弃了自己恪守的治学为人之道,他怒斥道:你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

  (选自《国学》20xx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有真学问的人不需要文凭装点门面,陈寅恪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只有一张文凭,却给后世留下了藏之名山的著作。

  B.陈寅恪虽然辗转欧美游学13年,但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这首先归功于他的中学由优于西学的学术思想。

  C.书被毁,书被盗,但陈寅恪凭借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隋唐时期的政治史和制度史,登上了研究隋唐史的高峰。

  D.国难当头,陈寅恪恪守着民族学国可以亡,史不可断的传统,这表明他是一个对政治不关心,专心研究学术的纯正学人。

  E.文章撷取了陈寅恪人生的若干片段,叙述了陈寅恪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成就,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本文两次提及汪篯,这对叙写陈寅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4分)

  答:

  3.文章标题是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你认为陈寅恪是踽踽独行者吗?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B D(B项归功于他的中学优于西学的学术思想文中无依据,陈寅恪主张中国学术应该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D项对政治不关心有误,只能表明他的学术超越于政治的治学思想。)(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2.两次叙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凸显出陈寅恪对治学为人之道,对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恪守(2分)。

  3.示例

  观点一:陈寅恪不是踽踽独行者。

  (1)他有很多交往深、赏识他的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等;他还有清华校方的支持。(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

  (2)陈寅恪双目失明时,清华为他配了三个助手;中科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学生蒋天枢寄给他长篇弹词《再生缘》,促使他开启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

  (3)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得到《剑桥中国史》的褒奖,被国际学界认可。(2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陈寅恪是个踽踽独行者。

  (1)陈寅恪游学欧美后发现,中国文化在世界学术中地位很高,但国内的文化现实却与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完全相背。(2分,意思对即可)

  (2)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发扬;他怒斥昔日无话不谈的学生汪篯先生你不是我的学生;他拒绝中科院的邀请。(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意思对即可)

  (3)陈寅恪开辟了对不同民族语文和历史的研究,登上了隋唐史研究的高峰,他是中国学术高峰上的踽踽独行者。(2分,意思对即可)

《大师》阅读答案8

  史学大师许悼云

  魏承恩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了许悼云的大名。因为他的《汉代农业》是在美国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必读书,我喜欢这部书,于是我找到许先生的好几部著作来读,被他的渊博知识深深折服,最受启发的是他娴熟的使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那时候,只知道许悼云是匹斯堡大学历史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后来到了香港,在中文大学跟金耀基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提到许悼云,耀基师说和他很熟,并说他每年都会来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过了几个星期,许先生果然到了香港,我闻讯后就让耀基师的秘书帮我约了时间去拜访他。在许先生的办公室里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十分健谈,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许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专攻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这浓厚的兴趣,撰写了大量政论,结集出版的就不下十余种,在台湾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好奇地问他何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许先生就和我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无锡许家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许先生的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许先生幼年患小儿麻痹而不便于行,就在家里杂读群书。抗战后,他在家乡的辅仁中学读书,这所名校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1948年底,他跟随父母到台湾,考取台湾中文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读研究生。当年的台大大师云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许悼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根李总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尹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许先生说:“那时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和内地不一样,不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这样就给我一个想当大的刺激,因为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讲各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去深造。这所世界顶尖的学府不在意你读什么系,学生的课程可以自己设计。在那里,许先生选课的范围包括经济学、中古史、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选读宗教学的只有他,老师照样认真上课。他住院开刀,教授及古代史的老教授带着书到病床前去教,一边讲,一边讨论。听到这里,我就想:很多人在讨论现在的中国大学出不了大师,但不是先应该问中国大学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吗?

  许先生说,他选修了那么多似乎和历史学不相干的学科,“但我是拿历史当材料看,拿别的学科当工具看,这样就可以用各种工具处理材料。”

  许先生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1970年起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杜克大学等校的讲座教授,著有专著十余种,论文百余篇。近年来,又常在中国大陆讲学,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他是海峡两岸和国际史学界公认的耆宿。听了他的自述,我才算是真正明白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次见面聊天,许先生就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我研究历史的“一日师”。我去学校上课之余,经常会去他那里拜访,聆听他的教诲。有一次,《明报》编务总裁高信疆听我说起许绰云在香港,就说和他是很熟的朋友,要我帮他约一起吃饭聊天。参加那次餐聚的除了许先生夫妇外,还有耀基师夫妇和哲学家劳思光。我在他们中间算是小字辈了。很多年过去了,当晚吃了什么佳肴美味早已忘记了,但大师的风采则历历在日。

  上一次见到许先生已经是十多年前了。我有事去台北,听说他也在,就打电话约了时间去看望。言谈之中,他知道我跟随南怀瑾先生在学佛,就说怀师早年在台湾时,自己曾跟随殷海光去拜访过两次,因他的学问路子和南不合而没有再去,但殷老师对他则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许倬云谈话录》里,称南怀瑾是奇人,有吸引力。前年我和老友、中研院副院长王汎森博山聊天。他说,殷门弟子对这一说法大不以为然。我说,十多年前就听许先生说过,事后特地向怀师求证。老人家还兴致勃勃地同忆当年殷海光光跟他学打坐的情景。这也算为我尊敬的许先生辩诬吧。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xx年第17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从9岁就开始读古文。研究考古学的,古文基础一定要好,这比读近代史的要求要多些。但是有一点,读近代史不如我们舒服。读近代史的会被材料淹死。我们清汤寡面,材料并不多,但你要用心思去组织它,在说不出话的地方砸出话来,挑战性很高。

  ——专访历史学家许悼云:我以学科为界,不以国家为界

  ②北宋的张载,曾说过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四个方向或维度。

  ——许悼云:知识分子的四种类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台湾、大陆,许悼云在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都是一样巨大的,他的《汉代农业》更被列为必读书目。

  B.许悼云随和健谈,不摆架子,与作者初次见面,就畅谈自己的求学和治学经历,这让作者很受感动,之后多次拜访求教。

  C.作者认为大陆出不了大师的根本原因是:没机会向众大师求教,一个导师带多个研究生,课程全由学校或老师设定,学生缺乏自由度。

  D.虽然和南怀瑾大师的治学略有不同,见面机会也不多,但是许悼云还是认为南怀瑾是奇人,很有吸引力,并对他的学问钦佩至极。

  E.许悼云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既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也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提出的要求。

  (2)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3)许悼云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6分)

  (4)文章说:“我才算是真正明白大师是怎样练成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许悼云成为大师的原因(8分)

  (1)E项3分,B项2分,A项1分。

  (A项不准确,他的《汉代农业》在美国“中国史”专业被列为必读书目,而不一定是整个史学领域。C项“根本原因”言过其实,作者只是感慨,大陆缺少芝加哥大学讲古代史的老教授那样的教授。D项“并对他的学问钦佩之极”,材料中许倬云对南怀瑾大师学问的评价不多,倒是提及殷海光对南怀瑾佩服的五体投地。)

  (2)①简单介绍许倬云,让读者对传主有.一个初步认识。

  ②通过对许倬云的评价,肯定传主在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③交代作者对传主的倾慕,为后文与传主的接触作铺垫。

  (每点2分,共6分)

  (3)①少时博览群书奠定基础。出生于世代的书香门第,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许倬云从小杂读群书,为后来的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奠定了基础;

  ②台湾大学读书期间多位大师共同指导。台大大师云集,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学派,读研究生期间,多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成就了他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

  ③在他芝加哥大学深造期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课程,许倬云选课内容丰富,学术兴趣广泛,成就了他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博览群书,执着刻苦。从小杂读群书,从求学到研究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精神;

  ②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除了专供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③得遇诸多名师指导。许倬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跟李宗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严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

  ④有创新精神。拿历史当材料看,拿别的学科当工具,可以用各种工具处理材料。他还能娴熟地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

  ⑤勤于写作,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撰写了大量政论,著有专著十余种,论文百余篇。

  (答出四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大师》阅读答案9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上午九点钟,年届八旬的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落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

  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怎么没人去开门?小保姆呢?老妻呢?

  黄云山有些生气。正要大声呼喊,猛然想起小保姆上街买菜去了,老妻替他上医院拿药去了,家里就只他一个人。他本来不想理睬,但一想,倘若来的是一位老朋友岂不失礼?

  他重重地放下紫砂壶,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父亲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很快,怕耽误了黄老先生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哦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用一只手习惯性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幅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了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带了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顷刻间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法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可以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

  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观者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

  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稍有改动)

  问题:

  1.《大师》一文感人至深。细渎全文,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说出三处,要求简要概括。

  如:秋小峦含泪求鉴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文章含蓄凝练,值得玩味。请联系选文体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并回答问题。

  ①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黄云山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秋小峦为什么恸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题目中的大师指的是谁?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如:秋溪谷临终嘱咐,黄云山虔诚赏画,黄云山鞠躬道歉,秋小峦失声恸哭,黄云山真诚换厕,等等 2.①一叹秋溪谷画艺卓绝,可惜已不在人世;二叹秋溪谷一生清贫,却豁达乐观、淡泊名利,黄云山自叹不如。

  ②为父亲一生的努力终于被认可而哭,为父亲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承认而哭,为父亲追求艺术一牛艰辛而哭等。

  3.秋溪谷。画艺卓绝,对艺术追求无限执著;一生清贫,却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他艺高品更高,堪称大师。[或:秋溪谷和黄云山。秋溪谷理由同上。黄云山,在画坛享有盛誉,胸襟宽广(他叹服于秋溪谷的画艺和人品,并竭诚相助),不失大师风范。

  4.如: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写秋溪谷这一人物。秋溪谷虽未出场,但通过他的画,通过秋小峦的言行,通过黄云山的态度,其形象却已跃然而出。又如:构思巧妙。文章通过写黄云山对秋小峦前冷后热的态度变化来组织材料,使情节跌宕起伏。再如:语言含蓄凝练,表现力强。如,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一句中,作者不多着一字,只顺利二字就把黄云山为秋溪谷举办画展竭尽全力的过程毕现其中。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大师》阅读答案10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占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1.统观全文,匠人与大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画线句“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意近即可)

  2.两句话比喻二者的关系,匠人是基础,大师是在匠人的基础上产生的。(意近即可)

  3.首先提出“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事例具体论证,有力地佐证前面提出的沦点。(意近即可)

《大师》阅读答案11

  大师的由来

  [法]安·莫洛亚

  画家比埃· 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现在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只用红黄两色作画……”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赞赏不已。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她坐下,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娇媚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她轻轻吐出俩字,婉转的,娇媚的,然后,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的……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受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肖像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几只蟋蟀。实业家的肖像,就用河边的树、街上的人流来表现。比埃·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一片赞叹声中胜利结束。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王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我原就以为人类是愚蠢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蠢货?!”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深意……”小说家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用新方法作画的?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儿吗?!”

  “难道你,”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六自然段画线句中作者用“名贵”“杰作”等词语,有力地讽刺了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艺术见识肤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上急功近利、追求怪异的艺术氛围进行了嘲讽。

  B.文中加点词“蛮好”表达肯定的意思,表明涅夫斯卡夫人对还不出名的画家的肖像画的认可;而“炮制”一词则是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要求画家制作肖像分解画,拿出高质量的有创意的作品。

  C.这篇小说充分运用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环境景物衬托等方式描写人物心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D.小说结尾,画家用小说家教的话回敬小说家,增强讽刺力量,突出了画家成功之后忘乎所以,根本不把小说家放在眼里;也表明画家胡乱作画,找不出画作的深意,搪塞应付。

  E.这篇小说以动作性对话披露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人物的愿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2)结合作品内容,品味文中画线句的不同意味。(6分)

  ①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②(画家)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

  (3)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涅夫斯卡夫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4)画家比埃·杜什是怎样成为“大师”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答案:

  11、(1)AD(B.“蛮好”“炮制”理解有误,与文意不合。C.小说没有用到这几种心理描写方式。E.“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不切实际)(5分。A3分,D2分,E1分。)

  (2) “你这蠢货!”以强烈的感叹语气表现出画家恼羞成怒时对葛雷兹的叱骂,流露出极端憎恶的感情。“你是蠢货。”以陈述语气表现出画家对葛雷兹阴阳怪气般的责骂,透露出辛辣的嘲讽意味。(6分,各3分)

  (3)画展前,涅夫斯卡夫人瞧不起画家,当面得意赞扬别人的画展,认为画家的得意之作差劲,轻蔑地快速地走了;(2分)画展后,她跟在画家身后,寸步不离,一再赞叹画家的创作能力,赞美画家胡乱作的画。(2分)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艺术见识肤浅,不懂装懂,追求怪异,徒慕虚荣的“蠢货”特征,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主题。(2分)

  (4)画家比埃·杜什是在小说家葛雷兹劝导下,丢掉自己的苦功、真诚,丢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靠哗众取宠、追求怪诞、胡乱吹嘘等异乎寻常的骗人手段“成名”的。(2分)第二问评分意见:观点明确2分,阐述4分。可从价值评价、危害、成因、解决办法等方面切入进行分析。可深入分析一个方面,也可多方面分析。

《大师》阅读答案12

  画家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忽忽,凭什么可以让他们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只管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你已有家室之累,老兄,一个老婆加三个孩子,他们每人每天要三千卡路里热量。而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抽象画等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高司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她坐下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那么娇嗔的一笑:“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满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的,婉转的,娇媚的,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画画这一行,最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大家郑重其事的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敝人我?”

  “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地位,告诉知识界的俊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才不是那么一回事。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法国上校军衔的标志),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绶。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打在桌上来表现。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换了别人,大可借此发迹呢!”

  “但是,何妨一试。”

  “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高司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香气袭人,跟着她新进的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预许着柔媚圆满的幸福。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下,可打响了。这些作品,我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五十幅画……行不行?”

  杜什象迷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

  画室里人慢慢走空。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冲冲的,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你听到穿兔皮领那小子说什么了吗?还有你那位波兰美女?那三个俊俏的少女连连说:‘崭新的!崭新的!’啊,杜什,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笑得呃呃连声,突然喝道:“蠢货!”

  结尾一:

  “蠢货?”小说家莫名其妙,“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自从皮克西沃之后……”

  “够了!”画家没等他说完,一手将烟斗砸在了地上,“我已经厌倦了这一切!什么‘意识分解’,什么‘江流水涌’,全是屁话!”

  “你才是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这不正是你所追求的吗?功成名就,买主上门,从今后你什么也不缺啦,这不都是我的功劳吗?靠你的‘苦功’‘真诚’,你一辈子也别想!”

  “可是,我还是原来的我么?”画家颓然倒在了椅子上。

  结尾二:

  “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自从皮克西沃之后……”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

  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的,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作者为什么给小说题为“大师的由来”?小说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5分)

  2、画家杜什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反差强烈。结合全文,说说画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6分)

  3、除了主人公画家杜什,小说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小说家葛雷兹和波兰美女高司涅夫斯卡夫人。小说家和波兰美女这两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6分)

  4、比较小说的两个结尾,哪一个更好?结合你对整篇小说的认识,说出你的理由。(6分

  答案

  1. 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是提醒读者,不要仅仅关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更重要的是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这一问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小说通过画家杜什的转变,表现了一个所谓的艺术“大师”的诞生,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界脱离了艺术本质追新逐异华而不实的风气。

  2. 画家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反差强烈,但人物的这种转变还是有一定依据的。①虚浮不实的社会风气的影响。②家庭拖累,生存的需要。③画家希望被赏识,希望出人头地的心理基础。④小说家葛雷兹的劝诱。(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3. 小说家葛雷兹聪明机智,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是个“混世”的高手。葛雷兹这个人物则是画家转变的直接的导火索。波兰美女矫揉造作,虚浮不实,根本就不懂艺术,她是当时追新逐异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的典型代表。(人物特点各2分,作用各1分)

  4. 两个结尾当中第二个是小说原版的结尾,也是在艺术上最成功的。结尾一写画家在转变后的悔恨,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但对于主题的深化没起到什么帮助。第二个结尾给读者带来的意外的冲击最大,留给读者的思考也最为丰富。画家假戏真做的故弄玄虚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判断2分;分析4分)

《大师》阅读答案13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个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面对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难度渐升的工作压力,持续提升自我,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有了这层体悟与认识,会让我们更欣然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不断磨炼自己。

  1.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将本文分成两部分。

  2.若按叙事内容的连贯一致来看,紧随第四段的应是第几段?中间部分在叙事顺序属于哪一类?

  3.试找出学生练习时感到困难重重的两处心理描写的句子。

  4.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来表明大师的授课成效,试举例说明。

  5.请找出怀“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相照应的句子。

  6.若将“看似紧锣密鼓……诸般能力吗?”改为陈述句该怎样改?想想这句话在全文写作目的中起何作用?

  答案

  1. ⑴-⑾∥⑿-⒁(叙∥议)

  2.第八段 插叙

  3.“他……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4.如同样弹奏第一份乐谱,授课第一天,“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而三个月后,“他居然彩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

  5.“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

  6.“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点明题旨

《大师》阅读答案14

  陈复礼先生是著名的世界摄影大师,与吴印咸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陈老今年97岁高龄,从事摄影时长六十多年。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遭逢战乱,“过番”[注]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这是广东原省委书记王匡对陈复礼的评价。王匡认为,正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中渗透着画意一样,陈复礼的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他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在黑白摄影中,运用单色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还以著名诗词或化用诗词来命名。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所谓“影画合璧”,即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诗词、篆刻等文化元素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2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故去,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珍贵。

  在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他的代表作之一《战争与和平》,以铁丝网中的鸽子为主角,配以布满乌云的天空背景。其子陈惊雄说:“这与父亲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他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迫使他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的热爱尤其强烈。”

  在改革开放之前,陈复礼的作品以拍摄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主,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改革开放后,陈复礼的作品开始捕捉时代的脉搏,记录社会的变迁,渗透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如果说风光摄影着重体现了陈复礼追求的“美”,那么一系列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则体现了“真”和“善”。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陈复礼也没有规避,他以镜头为武器,或夸张,或映射,进行犀利的批判。

  历尽沧桑的一代大师,如今终于可以静享天伦,颐养天年。但陈复礼先生对摄影艺术界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发酵,就在20xx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他的两幅作品《喜雨》《朝晖颂》作为中国艺术精品亮相,吸引了海内外摄影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当代摄影中国气派的代表者,陈老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

  (有删改)

  [注] 过番: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相关链接:

  ①潮汕一向有艺术之乡的美誉。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非常大。举一个例子,潮汕屋脊上的那些画,门口的那些画,尽管是农民的画、工匠的画,但都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我自小看这些,深深理解潮汕乡土文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自自然然,不知不觉跟着这条路走。

  ②经过千多年来历代中国画家的刻意经营,在山水和风景创作方面,已发展到了高深的境界。所以从事风景摄影,而不考虑到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将是莫大的损失。

  (陈复礼《论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

  ③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讲,诗人的使命是爱,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人民。陈复礼先生用他六十多年的影艺生涯倾诉着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用他的无数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他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陈复礼是著名的摄影大师,与吴印咸、郎静山齐名,他们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大体相同,艺术成就也难分伯仲,因而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

  B.陈复礼自幼饱读古籍史书,青年时代就读于韩山师范,成绩非常优异,后来遭逢战乱辗转于东南亚多个国家,却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C.陈复礼最初迷上摄影,既是生活环境使然,也与偶然遭逢的机遇有关。在跨入这一行之后,他就从未懈怠,直至耄耋之年,还不断有艺术精品问世。

  D.陈复礼与多位第一流的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谢世,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就更是价值连城。

  E.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捕捉时代的脉搏,也犀利地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2.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你对“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3.请概括说明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主要成就。(6分)

  答:

  4.陈复礼成为享誉中外的摄影艺术大师,有哪些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答 案

  1.解析:A项,“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大体相同”错误。文中说陈复礼看到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后开始对摄影着迷,可以看出郎静山比陈复礼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要早;而关于吴印咸的涉足时间文中没有提及。B项,“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错误。文中有“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E项,“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错误。文中说着重体现“美”的是陈复礼的风光摄影,而体现“真”“善”的是陈复礼的写实性较强的作品。

  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说话人;二是这句话具体指陈复礼的哪些特点,如艺术创作上、为人品格上等。这句话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分析这句话中的词语指代陈复礼哪些方面的内容,如“年方十八”,指的是陈复礼已经八十高龄,但创新精神不减;“高大全”,从后文看主要指陈复礼摄影作品的特点,比如境界、对生活的表现等;“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体现了陈复礼的学识、人品等。

  参考答案:①“年方十八”,是赞誉陈复礼虽年届八十,仍然创新精神不减,赤子之心长存;②“高大全”,指陈复礼的摄影艺术创作具有高境界、大气派和对生活全方位的表现;③“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体现了陈复礼作为艺术大师的人格、学识和艺术素养的魅力。(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解析:回答此题,要注重把握题干的要求的具体指向,“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意思是陈复礼在摄影中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样,在筛选信息时,就可以把陈复礼在摄影中融入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找出来,然后概括即可。比如第四段,主要介绍了陈复礼的摄影具有浓厚的丹青气息,把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了摄影;第五段,写陈复礼把书法、篆刻、诗歌等融入摄影艺术中;第六段,写陈复礼发明了“影画合璧”等。

  参考答案:①在风光摄影中彰显中国画意,使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②将传统艺术如书法、篆刻、诗词等融入摄影,高扬起“中国气派”的旗帜;③在兼具各种文化元素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有了“影画合璧”的发明与独创。(每点2分)

  4.解析:回答此题,要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第二段,介绍了陈复礼的文化渊源和受到的文化熏陶以及因为时局而流浪的生活状态;第四

  到六段,主要介绍陈复礼在摄影艺术上的追求;第七段,介绍陈复礼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托,对和平的追求等;第八段,介绍改革开放前后陈复礼摄影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体现的意义。相关链接中,①写陈复礼受到的民间艺术的熏陶情况,②写陈复礼在摄影艺术中追求中国画境界,③写陈复礼对祖国、人民的强烈的爱等。由此可以看出,陈复礼之所以能够成为摄影艺术大师,与他的家庭、早年的流浪生活、对祖国人民的爱、对艺术的追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有家学渊源,具有天然的艺术禀赋;②醉心丹青,诵读古籍,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间艺术的影响;③热爱国家和人民,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④人生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因而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素材;⑤具有艺术创新的自觉精神,终生矢志不移追求艺术的新境界、高格调。(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大师》阅读答案15

  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不忙,在此午餐!”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20xx年第3期《小说选刊》)

  16.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4分)

  17.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5分)

  18.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到些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6.“满室芬芳”表面意思是满屋子飘满浓郁的焚香之味;深层意思是满屋都飘散着秋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意思对即可)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即内容上由接受鉴定画作转到欣赏推崇画作,情节上由故事发展转向故事高潮,感情上由对画作的接纳转到珍爱,由对画家的“相识”发展到敬重。(意思对即可)

  17.原因有三:一是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感动;二是想到“父亲”的遗作终于能被绘画大师所认可并向外推介而高兴;三是为“父亲”过早去世,看不到他的画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而遗憾。(能写出两点就可)

  18.学习:①助人为乐的精神。黄云山倾力向世人推举已故民间绘画大师及其艺术珍品的高风亮节。②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的艺术品格。呼吁艺术家眼睛向下,向民间学习,发现并珍爱民间艺术家及其艺术珍品。③不惜降低自己身价推介民间艺术家,珍藏民间艺术珍品的精神。④敢于批评绘画界不正之风的正直品格。对一些凭借环境优势而自傲自大、孤陋寡闻的艺术家进行善意的批评。(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

书会的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书会是宋代与科举有关的会社名称,或称课会,或称课社,或称文会。它和乡校、家塾、舍馆一样都是民间开办的学校,与宗学、京学、县学等国立学校并存而补充之。每遇大比之年,书会等民办学校...
题目课件2013-08-09
书会的阅读题及答案

9年级科学作业本答案

9年级的各位同学在完成科学作业之后可以i通过核对答案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借以避免下次在出现相同的错误!以下是9年级科学作业本答案,欢迎阅览!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 -7 A D C B C D B...
题目课件2018-06-09
9年级科学作业本答案

小学生数学比例练习题

比例练习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4 :5 = 24 ÷( )= ( ):15 3、大圆的直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
题目课件2019-02-08
小学生数学比例练习题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自测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1.口算。 1.5×0...
题目课件2012-06-05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语言的魅力教学课件

语言的魅力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题目课件2011-03-09
语言的魅力教学课件

清稗类钞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张秀才,寿州人也。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声。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邻人惧,曰:“杀他人子且不可,况杀张秀才子乎...
题目课件2013-07-09
清稗类钞阅读训练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