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分,每一问2分)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4分)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3、(6分,每小题3分) (1)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4分) 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2

  大自然的语言

  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 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 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 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 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 十二候。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 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 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 趋向。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是记录 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 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把它用于农事活动,就比较简便,易为农民所接受。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下面是一个例子。

  ④ 去年(1962年)五一节前后在华北是比较冷的,但五一节当天早上的温度记录却比1961 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温度记录高摄氏二、三度。北京的物候记录却反映出了这一事实。去年的山桃、杏树、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和五一节左右开花 的洋槐的花期,总的说来,比1961年迟开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开五六天左右。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去年,北京 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在春初种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了低温的损害。假如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 可能避免。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目:

  8、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9、用简洁的语言给物候下个定义。(2分)

  10、说说选文第四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但不乏生动、典雅。请从第一段中找一处生动、典雅的例子,进行赏析。(3分)

  12、举出含有物候学道理的农颜两个。(2分)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9.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10.选文第四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

  12.燕子低飞,要下雨。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3

  1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 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59.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

  A.劳动人民心中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60.第3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A.下定义 列数字 B. 下定义 举例子 C. 作比较 举例子 D. 列数字 作比较

  61.对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B.“传语”“ 暗示”“ 唱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

  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这句话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答案】

  59.D

  60.B

  61.C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4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树桩上一道道的圆圈,一圈就是一年。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2.从文中我又知道了三种大自然的语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细心 粗心

  2.(1)白云飘得高高,第二天准是晴天。

  (2)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3)树桩上的年轮,一圈表示一年。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 (A、清醒;B、苏醒;C、醒悟; 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A、纷纷; 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二)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 句。( )

  A、第①句

  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

  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

  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

  A、总分

  B、并列

  C、解说

  D、补叙

  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5、第⑤句中的“早春”、“晚春”两个词在文中指公历三、四、五月,其实农历对正月、二月、三月也有称呼。请问农历五月与三月分别称作什么?

  6、“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7、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 ;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 。

  8、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9、再写出两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

  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二)

  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

  3、C

  4、D

  5、孟春、季春

  6、二十四节气名称选其二即可

  7、“哪些”“首先”

  8、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

  9、经度因素、高度因素、古今因素三者选其二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6

  大自然的语言

  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 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 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 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 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 十二候。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 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 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 趋向。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是记录 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 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把它用于农事活动,就比较简便,易为农民所接受。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下面是一个例子。

  ④ 去年(1962年)五一节前后在华北是比较冷的,但五一节当天早上的温度记录却比1961 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温度记录高摄氏二、三度。北京的物候记录却反映出了这一事实。去年的山桃、杏树、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和五一节左右开花 的洋槐的花期,总的说来,比1961年迟开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开五六天左右。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去年,北京 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在春初种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了低温的损害。假如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 可能避免。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分,每一问2分)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4分)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3、(6分,每小题3分) (1)“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4分) 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7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8分)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小题1: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2分)

  物候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

  小题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小题3: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分)

  小题4:“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一则农谚,请你再例举一则农谚,并说说它所包含的物候知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物候学就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小题1:作比较打比方

  小题1:不可以,因为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小题1:略

  (1)这是说明方法的变式考查。学生应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与作用,结合文章信息用事物的本质特征下定义。(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会判断说明顺序。这里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春夏秋冬来安排,所以是按照时间顺序,故不能颠倒位置。(4)这是有关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迁移训练。在说明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从材料出发,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能用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并能做到个性化、富有创新意识言之有理即可。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8

  读下面《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小题1: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或“×”(2分) A.物候学就是观察物候现象的科学。()

  B.研究物候现象所用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这里”指“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小题2:文中划横线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B×C√D√

  小题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物候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避免一些损失。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物候学就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说明方法根据说明方法的各种类型来判别,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都是该段的中心句或该段的主要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20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8.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9.“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10.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1.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6分)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12.阅读倒数第二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

  8.解析第(1)题,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从修辞的角度来加以分析。从句子内容来看,加点词语“沉睡”“苏醒”是说大地回春的情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2)题,“次第”,花儿开放的次序;“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这两个词分别写了春花和燕子——春的使者在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发的景象。

  参考答案(1)“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朵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

  9.解析先解释“许多”的意思,“许多”说明有相当多的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但还有一部分没有包含物候知识,如果删去了这一词,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所以不能删去。

  参考答案“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0.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农业)的重要意义。

  11.解析(1)根据“如”字,可确定说明方法为举例子。举例子让说明变得“更具体、准确”。分析出中心句“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围绕中心句分析作用即可。(2)根据“比”可确定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自然是为了说明物候观测手段的特性。

  参考答案(1)举例子。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意义,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2)作比较。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突出了物候现象的复杂、灵敏。

  12.本段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0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句,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解说事理的。

  (3) 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___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2)①,概括到具体(逻辑)

  (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5) 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1

  阅读下面说明文片断,完成后面题目。(4分)

  物候现象的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③。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①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③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23.对《大自然的语言》选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物候现象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D物候现象的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24.下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3、D

  24、①举例子 ②以事实证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2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2)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3)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5)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第(1)段与(2)(3)(4)(5)是________结构关系。(2分)

  9 、除了举例子,选文还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2分)

  10、第(5)段前者和后者分别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有必要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请你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4分)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大自然的语言》(17分)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8、总分。

  9 、作比较、列数字

  10、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11、 有必要。因一般人笼统的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的春天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例读者一位偶然性,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或者: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12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规律:高下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规律:气候与纬度的关系,在北温带,纬度越北,冬季越早。(其余见教师教学设计16课课后)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3

  (一)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句,这段文字是按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4)文中运用了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四)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7.本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

  8.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①各种花次第开放()学生不要乱花钱()

  花言巧语迷惑人()爷爷的眼早花了()

  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这条路,小王最熟了()

  俗话说:熟能生巧()他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③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是毒草就必须进行批判()

  要学会明辨是非()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

  9.本段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10.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例说明。

  11.文中年年如是的是为指示代词,请说明它指代的内容。

  (五)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2.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

  13.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

  14.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画出关键的词语。

  15.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

  (六)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1)差别(2)差异A()B()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A.虽然但是B.由于因此C.可是因而D.但是所以

  参考答案

  (一)

  (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2)①;概括到具体(逻辑)(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2)荣枯去来(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4)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5)A.B.C.D.(6)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①杏花开了②桃花开了③布谷鸟开始唱歌(8)逻辑顺序

  (三)1.BA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1)次第,一个接一个。(2)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四)7.时间顺序

  8.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费用来迷惑人的模糊迷乱②长成知道得清楚熟练程度深③这样是(判断词)正确正是9.说明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10.有;例如燕子归来。11.本段前面的内容。

  (五)12.扣住了第①句话。13.指稻秧。14.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15.生动。

  (六)1.A(2)B(1)2.D3.(1)强调说明相差数少(2)表示春天短促4.C5.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看完这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同学们是否都这篇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呢。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4

  《大自然的语言》

  (一)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①__句,这段文字是按概括到具体(逻辑)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文中运用了___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荣枯去来]

  (4)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5)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6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①杏花开了……②桃花开了……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B A C]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次第,一个接一个。]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5

  20xx年岁末,印度洋发生空前的海啸,国际社会在积极展开救援行动的同时,也在反思:人类能否依靠自身力量躲过这场灾难?在种种不切实际的议论中,人类至上主义论调甚嚣尘上。有学者认为,只要依靠各国共同协作,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就一定能避免类似悲剧发生。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言论在许多大灾难后都出现过。其实,人类只是暂居在这个星球上,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在有限时间和空间里,改善生存质量,或在较短时间内,延续人类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悲观的结局。当印度洋的海浪拍打着生命堤岸的时候,正是那些被人称作低等动物的小爬虫们率先逃离自己的家园。人类自称万物之灵,可是在灾难面前却一无所知。

  从人本主义到动物主义再到生态主义,人类认识不断飞跃着。但是,即使爱护动物和大自然,人类也是以改善自身生存质量为目的来对待自然万物的。这种自命不凡的本性,决定了人类言行不一,也决定了人类许许多多荒谬举动。在热带阳光下,人们赤诚相见,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可是转过身来,衣冠楚楚,又自相残杀。人类仿佛要印证,世界上从没有真正的动物主义和生态观念,有的只是人类需求与供给。在现时短暂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妨碍他人得到同样的财富,正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哲学,妨碍了人类和睦相处。

  在地球生命之树上,人类只是随风飘扬的叶片。在宇宙轮回中,地球寒暑改变着人类树叶的颜色,当地球充满阳光时,人类绚丽多彩;当地球进入漫长寒冬时,人类的飘零也就难免。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大自然的宿命。

  人类耗费着地球有限的资源,试图改变寒暑,可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累抵不上大自然一次震怒。在大自然的漫长历程中,人类还处在摇篮里,知识、财富,一切都只是挂在摇篮中随风飘荡的小铃铛,它让人类欢乐、痛苦、奋斗、失望。人类正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中度过一生。

  印度洋海啸摧毁了人们的家园,也给了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在自然生态中,人类其实只是很小的一环,分属于不同国家,且相互争斗,可是在大自然的愤怒之下,终于有机会搁置争议,共同思考今后的生活。这场灾难也是一个契机,相信人类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有所醒悟。

  人类共同面对苦难,个人的苦难将有人分担;我们无法避免苦难,但可以减轻他人的苦难,这就是人本主义的至高境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在其他动物本能感知的地方,人类懵懂无知。所以,即使奉行人类中心主义,也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这是为了人类自己,为了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对我们的启示。

  在印度洋的涛声中,有的国家国土缩小了,有的国家公民失踪了。这或许是大自然在暗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每个人的体温来温暖全人类。

  在浩瀚的大洋,在无际的星空,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一粒沙,只有融入大海,才有生命的价值,只有浪淘水洗,才会现出自己的亮度。大自然将人类一次次地团结在一起,人们又一次次地相互挣脱逃离。印度洋海啸似乎在告诫我们,人类不仅有了新的时间起点,而且还应有新的空间。希望人类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1、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作者希望人类能听懂它的“语言”。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1分)

  2、作者对印度洋海啸灾难进行了深刻反思,从中得到的三点启示是什么?(3分)

  3、作者认为,“人类只是暂居在这个星球上,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2分)

  4、在作者看来,人类在善待自己的同时,还应怎样善待自然界的万物生灵?(2分)

  5、研读下面资料,在文中第四段找出揭示全球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原因的一句话。(2分)

  在过去30年里,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 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90年代上升到2。11亿。在今后30年内,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6、印度洋海啸使20多万人顷刻间灰飞烟灭,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同胞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请你针对其中的一种灾难写一条警世语。(2分)

《希望人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答案

  1、大自然对我们的启示。

  2、⑴、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⑵、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

  ⑶、人类要团结协作

  3、略(言之有理即可)

  4、人与人之间要做到真正的和睦相处,人类要真正的关心呵护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不要只知道索取甚至破坏。

  5、人类耗费着地球有限的资源,试图改变寒暑

  6、略

相关文章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导语:想要当一名医生吗?医学基础知识考试必刷题帮你通关。接下来小编为你们收集了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希望你们通关顺利!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题库篇1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A.心 B.肝 C.肺...
题目课件2018-05-05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陌上花开缓缓归》阅读答案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陌上花开缓缓归》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陌上花开缓缓归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
题目课件2015-09-08
《陌上花开缓缓归》阅读答案

隔壁的父亲周海亮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隔壁的父亲周海亮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题目课件2017-03-02
隔壁的父亲周海亮阅读答案

测爱情的心理测试题

心理测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小编整理的测爱情的心理测试题,希望大家前来查阅。 巨蟹座 走进流行的时尚餐厅,奶油螃蟹、清蒸螃蟹、咖喱螃蟹,你最想要吃哪一道?测试哪一种方式最适合用来培养浪漫的爱情气...
题目课件2012-02-04
测爱情的心理测试题

三年级修改病句练习题

病句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修改病句练习题,欢迎阅读参考。  一、考考你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
题目课件2012-09-03
三年级修改病句练习题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导语:初中数学本不难,是大家自己在吓唬自己,想学好数学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今天这12张图就是与数学相关的基础公式,掌握这些,配合练习题,学好数学近在眼前!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
题目课件2017-08-06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