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经典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 篇一

本篇文章将从情感体验、文学特色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通过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地震带来的恐惧和挑战,以及父子之间的深情。在文学特色方面,本文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述地震中的一家人的生活细节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最后,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具有深刻情感体验的散文,通过描述地震中一对父子的经历,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坚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地震带来的恐惧和挑战,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通过分析文中父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和责任感。

在文学特色方面,《地震中的父与子》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写地震中一家人的生活细节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教师可以通过解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节设置,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在教学目标方面,《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通过阅读和分析这篇散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珍惜和感恩的心态。

综上所述,《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阅读和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希望通过本篇说课稿的介绍,能够引起教师对这篇优秀散文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培养提供有益的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 篇二

本篇文章将从情感共鸣、文学魅力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通过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可以产生共鸣,体会到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坚强。其次,本文具有强烈的文学魅力,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思考和感悟。最后,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富有情感共鸣的散文,通过描述地震中父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变化,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的恐惧和挑战,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通过讨论和分享,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在文学魅力方面,《地震中的父与子》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教师可以通过解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节设置,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情感共鸣和文学魅力并重的散文,通过阅读和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希望通过本篇说课稿的介绍,能够引起教师对这篇优秀散文的兴趣和关注,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灵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 篇三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中的难点是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在教学时,力求创设情境,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本单元训练主题——人间之爱。这组课文以爱为主题,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为任务。训练重点是“使学生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引导学生感受真正的情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描写,突出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救助儿子同班的良好美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学难点: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1 、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3 、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情景教学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学习方法。

  1、找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那些负载着所有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深入的体验。

  2、读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3、说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说”,通过探讨,挖掘出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4、写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化为书面语言。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预设了以下五个环节:

  六、说预案

  (一) 、复习导入

  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 、品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找一找文中描写父子的哪些句子令你感动?用笔画下来,说说感受 。

  (在读中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2、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

  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学生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中通过“挖”及想象其它动作词,更深一层的感悟父亲的劳累,和这种了不起的伟大的父爱。在感受父亲的伟大时,我还利用时间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父亲挖的时间的漫长,从中体会到父亲挖的决心。从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的疲惫与辛苦。

  再如:感受儿子的了不起:抓两个句子,其一是儿子和父亲的第一次对话,了解他对父爱的坚信不疑,展现出了儿子勇敢的一面。其二是儿子让其他同学先出来的画面,抓住“让”字感悟儿子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孩子。这些都原于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连接父子感情的一个基点。让学生体会到阿曼达的无私。先人后已。灾难面前镇定,从容的品质)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救火队长,警察的话看出他在想什么?

  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 加深对父亲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三) 、情感升华

  1)出示课件。三位汶川大地震中的.父亲的形象,一个手机短信的故事。

  现在的学生高智商,低情商,学生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因此,学生们脱离生活的经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述也是显的苍白无力的,对此,教学中,我联系汶川地震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用汶川地震中父爱的图片唤醒他们的感受。

  2)小练笔:36小时过去了,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

  通过读写融情,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写出来,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使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

  (四)、写“父与子”的情,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想到要感恩父母

  1、写一写。(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可以写你学了本课后的体会,也可以写你想对父亲或儿子说的话)。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引领学生潜心品读文本,领悟文本的语言表现力同时,紧紧抓住一个“情”字,牢牢地把握一个“爱”字,用文中父子之爱燃起学生心中之爱,让爱在课堂中传递,让爱在生活中绽放异彩。让学生理解儿子的获救,是父亲与地震废墟殊死拼搏,奋不顾身的结果,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2、 教师结合作业2、3题适当的引导,这篇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赞颂父亲的伟大,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亲情,学会感恩并理解父、母,以及许多关心自己的亲人。)

  (五)、板书设计

  爱

  父亲 儿子

  信任

相关文章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精简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搭石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
教学资料2019-03-03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精简3篇】

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推荐3篇】

1、试卷命题情况评价: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基本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上半学期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这张试卷注重...
教学资料2015-02-07
一年级数学期中上册试卷分析及反思【推荐3篇】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优秀3篇)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仙居县岭下张小学 王胜《抽屉原理》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
教学资料2015-09-07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优秀3篇)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经典5篇)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1我教学的题目是高一物理第七章第五节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是形成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也是今后形成更完整能量概念的保证。本节内容“重力势能”的学习也将为今后“电势能”的学习打下基...
教学资料2014-06-08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经典5篇)

红楼梦《黛玉葬花-》(优质3篇)

《红楼梦》选读之《黛玉葬花 》 2012.6.9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林黛玉进贾府》,通过重点赏析《葬花吟》,分析黛玉性格 2、结合林冠夫的《黛玉葬花》和舒芜的《两次葬花》加深对《红楼梦》...
教学资料2018-05-02
红楼梦《黛玉葬花-》(优质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简3篇】

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去观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
教学资料2014-02-0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