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一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以电影《地震中的父与子》为素材,设计一堂关于自然灾害和家庭关系的英语课。通过电影中父子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地震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通过放映电影片段来引入课堂话题。在观影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电影中父子之间的亲情和团结,以及地震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讨论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地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父亲和儿子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相互支持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庭在面对困难时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家庭和自然灾害的看法。学生可以结合电影内容,谈谈自己在家庭中的体会和感受,同时也可以表达对灾害发生时应该如何保护家人的想法。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一堂关于自然灾害和家庭关系的英语课,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家庭和社会,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二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以电影《地震中的父与子》为素材,设计一堂关于家庭关系和人生价值观的心理学课。通过电影中父子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首先,我们将通过放映电影片段来引入课堂话题。在观影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父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情感表达,以及地震对他们人生观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电影中的情感冲突和家庭团结。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讨论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性。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家庭在人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父子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对于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激发学生对家庭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家庭关系和人生意义的看法。学生可以结合电影内容,谈谈自己对家庭和人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人生的目标。通过这样的互动式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这样一堂关于家庭关系和人生意义的心理学课,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珍惜家庭和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废墟”“混乱”“爆炸”“瓦砾”等词语,在练习说话中加深理解。

  2、运用之前学习的方法,把握叙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重点语段,感悟父爱的伟大。

  4、学习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父爱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识父爱

  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然后抽生读,学习多音字“混”的另一种读音)

  3、练习说话,加深理解(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4、播放图片,创设情境

  【此环节从检查生字词入手,一方面让学生读准字音,另一方面在练习说话中既加深对词意的理解,又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创设情境,一举多得】

  5、感知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抽生概括,随机点评,渗透学法)

  【把握叙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高段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渗透学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品读细节,感悟父爱

  1、提领全文,明晰主线

  ①引导学生交流读完全文的总体感受——爱,并由此找出父亲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

  (抽生读,课件出示父亲说的那句话,齐读)

  ②提出整堂课的主问题——父亲不仅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感受到?

  【类似的话三次出现,贯通全文,它是支撑父亲和儿子创造生命奇迹的力量源泉,以这句话为整堂课的主问题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课文的'这一特点,使整个教学有了灵魂】

  2、学生自主学习,勾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超越理解就应该关注表达,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重要。以下三个语段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动作、语言和外貌的描写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1)语段一: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①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截然相反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

  ②启发学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站起身来的?(父亲常说的那句话)

  ③指导朗读,读出刚才的体会。

  ④以点带面,辐射课文第2和第4自然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体会父爱(“冲向”“疾步”)。

  ⑤渗透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就是这样抓住父亲的动作来表现他对儿子的爱!

  (2)语段二: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学生交流之后,PPT出示语段5—9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发现父亲三次回答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体会父亲的三次回答意思相近。

  ②教师设疑:为什么三次回答父亲都重复相似的话呢?

  (引导学生领悟:父亲的三次回答之所以重复相似的话,是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救出自己的儿子,他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别的!)

  ③启发学生:父亲的三次回答不变的是信念,变化的是什么呢?

  (让学生先读,再交流体会,感受父亲的心情越来越急切)

  ④指导朗读,读出父亲的这种心情。

  (先师生合作读,;再分角色朗读)

  ⑤渗透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几段话,作者就是通过描写父亲朴素的语言来表现他对儿子的爱!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朗读,以上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就能真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3)语段三: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学生交流后出示语段)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质疑,相机渗透提问的方法。

  预设:

  A.为什么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或者为什么衣服破烂不堪?或者为什么到处是血迹?或者为什么双眼布满血丝?(抓住重点词语提问)

  B.为什么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中间用的是逗号,而不用顿号?(抓住标点提问)

  C.为什么这里要这样写父亲的外貌?(根据表达方法提问)

  【阅读教学要实现美丽的转身,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此环节让学生质疑,既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也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预设A

  (联系第10自然段解答为什么没有人再来阻挡他,后面的几个问题可以结合第三个问题解答)

  预设B

  (PPT出示加逗号和加顿号的两段话)

  a让学生对比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用逗号,让人感觉时间更漫长,时间越漫长,父亲的挖掘就越艰难)

  b指导朗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和父亲挖掘的艰难。

  (抽生读,随机点评)

  预设C

  a启发学生思考:哪个描写外貌的词语特别让你惊讶或者感动?

  (引导学生抓住“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感受挖掘时的艰辛,感受父亲对儿子伟大的爱)

  b、抓住“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四次回扣读父亲说的那句话。

  c、教师配乐朗诵这段话

  d、全班齐读

  e、渗透表达方法:课文就是这样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此环节通过重点词语的体悟,丰满父亲的伟大形象,也让学生深入领悟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父爱的表达方法,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父爱,培养语感】

  三、吟诵爱

  (PPT出示部分歌词,播放背景音乐)诵读《生死不离》的部分歌词,进一步感受这种伟大的爱

  四、延伸爱

  父亲的那句话又给了儿子阿曼达怎样的力量,从而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后半部分的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出示影音)

  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学生读划写)

  3、学生交流

  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如此――(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出示文字)

  三、品读语句,以读代讲

  1、现在你们会怎样读这些句子?你会抓住哪些字眼来读出父亲的了不起?大家在小组里读一读。(分小组朗读)

  2、交流品读

  你来读,你为什么会这么读?【结合回答板书:挖 动作 外貌 细节】

  ★时间词:文中为什么不厌其烦的把这些时间词写出来?(看出时间长,父亲支持了这么久很疲劳,看出不容易困难很大……)36小时,这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父亲就这样不停地挖啊挖啊。这是一个多么坚韧不拔的父亲。我们一起来朗诵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灰尘,血丝,衣服,血迹……

  ★孤军奋战的父亲没有任何工具,仅凭他的一双手,一双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呀挖呀,这里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我们一起来读,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生齐读)

  3、挖了这么久这么艰难,父亲为什么没有放弃?因为(生齐答)(出示文字)

  4、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话。这是...

相关文章

黄贯中【精简4篇】

黄贯中 黄贯中(黄贯中) 黄贯中(阿PAUL)中国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的主音吉他手,Beyond乐队成名曲《大地》演唱者。黄贯中在队里除了弹吉他之外,也会不时担任乐队的美术与演出服装设计...
教学资料2016-05-08
黄贯中【精简4篇】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事厅

山 东 省 教 育 厅 山 东 省 人 事 厅 鲁教外函(2008)31号 关于做好2008年省政府自筹经费资助 出国留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市人事局,省直有关部门,各大企业,各高等学校: ...
教学资料2012-06-05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事厅

海燕的优秀教学设计【优质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燕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教学资料2013-03-04
海燕的优秀教学设计【优质6篇】

《犟龟》优秀教学设计(实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犟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
教学资料2012-03-01
《犟龟》优秀教学设计(实用6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质3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彼得与狼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彼得与狼》作...
教学资料2019-03-05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质3篇)

出国留学(精简3篇)

出国留学,留学费用...
教学资料2014-08-02
出国留学(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