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推荐6篇】
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下面我将分享一个我设计的数学教学方案,希望对教学工作者有所启发。
首先,我会确定本次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在这一阶段,我会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能力。比如,我可能要教授学生如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那么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接着,我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这些活动可以是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形式。比如,我可以通过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示范如何通过逆运算解方程,让学生进行练习来巩固知识点,以及组织小组讨论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可能会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来挑战他们。
最后,我会设计一些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是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评价,我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数学教学设计需要明确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广大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数学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下面我将分享一个我设计的数学教学方案,希望对教学工作者有所启发。
首先,我会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在这一阶段,我会明确本节课要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比如,我可能要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多项式的和差,那么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规则和方法。
接着,我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这些活动可以是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形式。比如,我可以通过讲解多项式的加减法规则和方法,示范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来巩固知识点,以及组织小组讨论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可能会采用更直观、生动的方式来讲解和示范;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来挑战他们。
最后,我会设计一些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是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评价,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数学教学设计需要明确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广大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探索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被减数减小数需要补0的计算方法,应用小数的性质可将计算结果简化(去0)。
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出示情景图)
(1)提出加法问题。复习整数加法的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数位上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2)提出减法问题。复习整数减法的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数位上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2.揭示新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新内容讲授
1.认识小数(正确的读小数)。
2.认识小数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
3.课堂探索
(1)教学例1,出示情景图。
a.读已知条件,它提了什么问题?
b.写出算式,想想怎样列竖式计算?(先学生说,再课件展示):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了。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分位前一位是个位)c.带单位写答语。
(2)教学例2,出示情景图。
a.读已知条件,它提了什么问题?
b.写出算式,想想怎样列竖式计算?(先学生说,再课件展示):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了。从最低位算起,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进行计算。 c.带单位写答语。
(3)师生小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非常的相似:
a.小数点要对齐,也是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b.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c.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或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4)试一试
a.做试一试两道题:
b.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c.展示学生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讲怎么做的。
d.老师订正,课件展示。
(5)议一议: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非常的相似:
小数点要对齐,也是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或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4.课堂练习(找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算)
(1)学生独自计算。
(2)师生共同订正。
5.完成数学医院判断题
6.游戏:准备:同桌两个人,每人在自己本子上写一个比10小的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规则:(1)写大数的同学算两数的差,写小数的人算两数的和。并各自把得数记在练习本上。
(2)玩2次后,再将自己的2次得数相加,总数大的一方获胜。
三、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加减请注意:小数点.要对齐,加减符号要注意,计算要从低位起,满10进1别大意,借1作10别忘记,小数末尾可添0,得数末尾0舍弃。
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
:
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
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呈现情境图
讨论谁画得像呢?
引导学生分析这三名学生是如何画的。
1、笑笑:图中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量多少?图中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是多少?
笑笑是按相同的比来画。
2、淘气:图中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淘气也是按相同的比来画。
小结
3、他们都是按相同的比来画,所以都画得像。
4、为什么同样大小的贺卡,却画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而且有的像,有的不像呢?
5、将较大的长方形画成较小的长方形,首先可能量出原来的长和宽缩+相同的倍数,才能画得像。
画一画探究活动
P28引导学生把原来的长和宽按3:2扩大。
小组交流后,独立操作,教师指导
数学教学设计 篇五
课题
4.1视图(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画直棱柱(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掌握直棱柱的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培养空间想像观念。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备注
一、观察实物、小组活动
观察: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三棱柱、直四棱柱,根据你所摆放的位置经过想像,再抽象出这两个直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绘制:请你将抽象出来的三种视图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
比较:小亮画出了其中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你认为他画的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如图4-8)。
拓展:当你手中的两个直棱柱摆放的角度变化时,它们的三种视图是否会随之改变?试一试。
学生观察自己所摆设的两个直棱柱实物。想像――抽象――绘制――比较――拓展
注意:在画视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虚线。
二、小组合作,人际互动
做一做
图4-10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三棱柱、四棱柱的俯视图,尝试画出它们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三、随堂练习
课本随堂练习
学生观察、讨论、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绘制――比较――拓展,来完成学习内容的。在学习中注意想像和抽象,即把实物抽象成相应的几何体,在此基础上再画其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4.21、2
数学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认识上下左右》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左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