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通用3篇)

初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能够独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

2. 难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内容:

1. 有理数的加法规则。

2. 有理数的减法规则。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实际应用。

2. 概念讲解: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重点讲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强调重点。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呈现清晰的示例。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互相学习。

3. 实物教具: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讨论的活跃度等。

2. 练习成绩: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初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

2. 难点:复杂情况下的有理数运算。

三、教学内容:

1. 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

2. 深入探讨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运算。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导入:通过一些简单的题目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深化讲解:讲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特点。

3. 案例分析: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训练: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呈现清晰的示例。

2.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互相学习。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解题方法等。

2. 练习成绩: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有一定难度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初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三

初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

  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

  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

  —3与—2;|3|与|—3|;|—3|与0;

  —2与|+1|;—|+4|与|—3|、

  (二)引入新课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进行新课 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同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口答练习:

  (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

  (2)(—20)+(—13)=?

  (3)

  2、异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

  5+(—5)=0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5+(—3)=2、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3+(—5)=—2、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最后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8>5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5=—3

  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

  (四)例题分析

  例1 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例2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

  解: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口答)

  (1)4+9;(2) 4+(—9);(3)—4+9;(4)(—4)+(—9);

  (5)4+(—4);(6)9+(—2);(7)(—9)+2;(8)—9+0;

  2、计算

  (1)5+(—22);(2)(—1、3)+(—8)

  (3)(—0、9)+1、5;(4)2、7+(—3、5)

相关文章

宿将

宿将sù jiàng[释义] (名)久经战阵的指挥官,老将。 [构成] 偏正式:宿(将 [例句] 这是一位~。(作宾语)...
教学资料2016-04-02
宿将

大学生个人学习计划【实用3篇】

每一位刚刚走进大学的学生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将来会怎样?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制定大学个人学习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大学个人学习计划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个人学习...
教学资料2014-09-02
大学生个人学习计划【实用3篇】

森田疗法(经典5篇)

森田正马于1920年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 森田疗法(森田正马于1920年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 “森田疗法”又叫禅疗法、根治的自然疗法,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1874-1938)创立,取...
教学资料2012-08-03
森田疗法(经典5篇)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反思【优秀3篇】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反思 一、初次备课 《朱鹮飞回来了》是第十二单元(回归主题)的 第二篇主体课文, 课文内容浅显, 意在让学生懂得濒临灭绝的动物应 当回归自己的家园, 人类应当还属于它们的栖息之地...
教学资料2014-02-02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反思【优秀3篇】

四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精选3篇】

本节课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我还是先让学生写出50以内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有何特征,大部分同学找不着规律,个别同学可能是受上节课的影响,说出了:个位上是0、1、2、3、4、5、6、7、8、...
教学资料2013-04-03
四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精彩3篇】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
教学资料2019-01-06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