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优选4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盲人老人的生活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帮助盲婆婆增加生活乐趣和知识,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蝈蝈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乐趣,还可以通过触摸和听觉帮助盲婆婆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因此,我设计了一套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计划。
首先,我会准备一些活蝈蝈,让盲婆婆通过触摸和听觉感受它们的形态和声音。我会向盲婆婆描述蝈蝈的外貌特征,比如它们的身体颜色、触角长度等,让盲婆婆通过手感来认识蝈蝈。同时,我还会播放蝈蝈的叫声给盲婆婆听,让她们通过声音来感知蝈蝈的存在。
接着,我会向盲婆婆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我会告诉她们蝈蝈通常生活在哪些环境中,它们有什么样的食物习性等。通过这些了解,盲婆婆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蝈蝈这种昆虫,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最后,我会带盲婆婆去户外观察蝈蝈的生活状态。我会带着她们去一些草丛或者树丛中,让她们亲眼看到蝈蝈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我会引导盲婆婆用手触摸周围的植物,感受蝈蝈可能存在的地方,让她们亲身体验蝈蝈的生活环境。
通过这样的蝈蝈教学设计,我相信盲婆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昆虫,增加生活乐趣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触摸和听觉感知自然界的美好。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给盲婆婆带来更多的快乐和知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篇二
盲人老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应该考虑到盲人老人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教学方案。蝈蝈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可以通过触摸和听觉来帮助盲婆婆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套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模型蝈蝈,让盲婆婆通过触摸感受它们的形态。我们可以制作一些真实大小的蝈蝈模型,包括它们的身体颜色、触角长度等特征。盲婆婆可以通过手感来认识这些模型,从而了解蝈蝈的外貌特征。
接着,我们可以播放蝈蝈的叫声给盲婆婆听。我们可以录制一些蝈蝈的叫声,并通过音频播放给盲婆婆听。通过声音的方式,盲婆婆可以感知蝈蝈的存在,并且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
最后,我们可以带盲婆婆去户外观察蝈蝈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观察蝈蝈的环境,比如草丛或者树丛,让盲婆婆亲眼看到蝈蝈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引导盲婆婆用手触摸周围的植物,感受可能存在蝈蝈的地方,让他们亲身体验蝈蝈的生活环境。
通过这样的蝈蝈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盲婆婆更加全面地了解蝈蝈这种昆虫,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和知识。希望这个教学设计方案可以为盲婆婆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启发。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生字。
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课文——齐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出示课件:生字)还认识它们吗?
一生领读,其余学习跟读。
2、复习词语。
(出示课件:词语)你能读好它们吗?
开火车读。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题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是什么?(送)
2、为什么要给盲婆婆送蝈蝈呢?(生:在我上学的时候,替我给婆婆唱歌)
那我不上学的时候会给婆婆唱什么歌呢?谁能替他唱一唱?(齐唱一首歌)
3、这样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出示课件:美丽、会唱歌)
4、指导朗读。(用几句话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读、大家读、教师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捉回蝈蝈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乐呵呵)
2、我送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喜滋滋)
3、这两个词都表示心情怎样?你还知道那些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语?(笑逐颜开,欢天喜地,乐淘淘,欣喜若狂)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听到了什么?有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听到小溪流淌的叮咚声——————
(看到美丽的'田野,看到美丽的校园,看到美丽的公园——————
2、是啊,歌声会领您走进—— 看到小溪——
歌声会把您带回—— 想起往日——
能把这种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3、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4、同桌合作
歌声还会带领盲婆婆到那里去呢?
用“歌声会……歌声会……”说下去,同桌讨论,看谁说的最精彩!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闭上我们的小眼睛,听!(课件出示蝈蝈叫声图)
2、刚才听到什么了?(蝈蝈的叫声)
3、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4、您听——(咯咯,咯咯,咯咯——————)
5、省略号表示什么?(蝈蝈一直在唱歌)
6、指导读好:“咯咯,咯咯,咯咯——————”声音由重到轻。
三、通读课文,体会感情
故事学完了,那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生: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生:我是一个关心别人的孩子。
生:我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孩子。
师:同学们说的对!我们也有做这样的好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尤其是对残疾人,更要献出一份爱心。
师:课文中的谁是残疾人?(盲婆婆)。盲婆婆也就是眼睛怎么样?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好,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盲人的感觉吧。谁能把老师手中的语文书送给王小玉老师的?
(生开始了行动——————)
师:现在来说说你们的体会吧!
生:走路不方便,搞不清方向。
生:看不见,不敢向前走。
生:老师撞到桌子。
生:很难过,什么也看不到。
生:很害怕。
——————
师:只是一会儿时间,就让你们有这么多的感受。是啊,一个盲人的生活,有太多的不方便,那要是一直过这样的生活,该有多痛苦啊!那你们觉得一个最需要什么?
生:需要拐杖,需要帮助,需要眼睛,需要领路人,需要亲人——————
师: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及时伸出援手,这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表示的。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语言中的爱化为你们的行动吗?(能)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是谁?(我)。让我带着对自己这样一份爱心,背诵课文一遍好吗?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围绕课题,阅读课文,发挥想象,明白小学生送盲婆婆一只蝈蝈的用意。
2、理解诗歌后,激发学生自己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出示蝈蝈图:1、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呢?
练习填空:( )的蝈蝈
2、师小结:多可爱的蝈蝈,小男孩喜欢它吗?
3、读一读儿童诗的第一段,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他的喜爱之情?
4、学生自读,汇报:乐呵呵 喜滋滋
5、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给他们换个说法吗?(笑呵呵 笑哈哈 笑咧咧 笑眯眯 笑嘻嘻 喜冲冲 喜洋洋 乐陶陶 乐滋滋)
6、你能把小男孩的喜悦之情读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
7、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送盲婆婆蝈蝈?
二、自读诗歌2、3段
过渡:你们读一读2、3自然段,就会找到原因的。
1、学生自读,再说说理由。(没有人做伴会孤独,小朋友上学了不能陪她了,盲婆婆看不见只能听了)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教学生字“替”字。
2、谁来帮小男孩送蝈蝈?(指导朗读第2段)
3、出示插图:你们看,盲婆婆接过了蝈蝈,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让我们跟着她一起听听这美妙的歌声吧!(播放音乐)
(1)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她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还会看到了什么?)
(2)总结:蝈蝈的歌声是盲婆婆走出小屋,走进田野,来到了大自然,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3)(继续听)不仅如此,盲婆婆甚至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到了曾经在田野里----,曾经----- 曾经----
(4)是呀,多么快乐的童年时代呀!我都听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们捧起书儿一起将盲婆婆的快乐之情读出来好吗?
(5)指导朗读第3段,并指导背诵。
(6)继续听,歌声也许会把盲婆婆带到——————(听音乐,看句式填空)
(7)这真是一只神奇的蝈蝈,有了它的陪伴,盲婆婆一定会享受到无限的欢乐,感到生活的幸福。你们还想听蝈蝈的叫声吗?(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8)你们喜欢这只蝈蝈吗?难道仅仅喜欢这只蝈蝈吗?(引导学生说到喜欢小男孩)
(9)你喜欢这位小男孩吗?为什么?想看到他吗?其实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让学生惊讶!)如果你也关心过他人,帮助过他人,你不就是他吗?谁是呢?
(10)学生自由说自己曾经做的好事。教师评价。
(11)看来,我们都和小男孩一样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其实,哪怕送一只小小的蝈蝈,哪怕一次小小的让座,哪怕------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只要我们把快乐带给别人,我们就是献爱心。希望小朋友们每人都拥有一颗爱心!(画上爱心)
4、齐读课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