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本九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精彩3篇)

人教课标本九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

一、导入

通过介绍《杨修之死》的背景和作者李贽的生平,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二、阅读与分析

1. 阅读文章全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他们建立对文章的整体认识。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题和寓意,让他们思考杨修为什么会选择死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哲学思考。

3. 分析文章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讨论与互动

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想法,激发他们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比如“你认为杨修之死是否是一种英雄行为?”,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反思自己的收获和理解。可以布置写作任务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杨修之死》这篇文章,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课标本九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篇二

《杨修之死》这篇文章以杨修的死亡为主线,通过对杨修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李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探索。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导入

通过介绍文本背景和作者生平,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阅读与分析

1. 阅读文章全文,让学生了解杨修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对杨修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暗含的哲学意义和人生观念,让他们从文本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他们进行思想的深度思考。

3.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

三、讨论与互动

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激发他们对文学的探索和思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认为杨修的死亡符合他的人生态度吗?”,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的文学审美观。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反思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可以布置写作任务或小组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加深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杨修之死》这篇文章,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导他们对文学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人教课标本九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篇三

人教课标本九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课标本九上:《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⑵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⑵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开篇词)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初读课文

  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

  2、曹操对夏侯惇只是“佯怒”,“欲斩之”,为什么对杨修却是毫不留情?

  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四、再读课文

  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

  五、研读课文

  概括曹操、杨修的形象。

  六、拓展迁移

  请结合你对文章的.感悟,用一句话对杨修进行点评。

  七、作业

  1、以《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

  2、(选做)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的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相关文章

中考后留学出国读高中优势不少【通用3篇】

近几年,越来越多计划让子女出国读本科的家长改变了计划,他们选择让孩子在中考结束后便早早地留学体验国外的高中生活。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外的大学与国内的大学有很多差异:“如果高中毕业之后再让孩子去国外读大...
教学资料2012-04-08
中考后留学出国读高中优势不少【通用3篇】

《元素符号》的教学反思【最新3篇】

每届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部分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新教材上的插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资料2017-04-08
《元素符号》的教学反思【最新3篇】

诺基亚7260

诺基亚7260 诺基亚7260(诺基亚7260) 诺基亚7260上市时间是2004 年,通话时间 最多可达1.5-3.5小时 ,待机时间 最多可达150-350小时 。 目录基本参数 ...
教学资料2013-07-02
诺基亚726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经典6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欢迎大家分享。一...
教学资料2014-01-0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经典6篇】

上清溪

上清溪 上清溪(上清溪) 上清溪在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全长50多公里,景色秀丽新奇,幽静可人。其中崇际至长兴15公里为深山峡谷地带,赤壁丹崖把溪流挤逼为歪歪扭扭的曲线,号称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
教学资料2018-05-03
上清溪

跟岗学习总结(推荐6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跟岗学习总结10篇,欢...
教学资料2018-08-08
跟岗学习总结(推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