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彩6篇)

《长相思》教学设计 篇一

作为一首经典的古诗文,李白的《长相思》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将这首诗引入中学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初中生的《长相思》教学设计。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相思》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通过分析诗中描绘的长相思之情,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其次,为了增强学生对《长相思》的感情投入,可以结合音乐、影像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在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长相思》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如朗诵比赛、创作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从而使学习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长相思》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希望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启发。

《长相思》教学设计 篇二

《长相思》是一首凄美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意。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这首诗的内涵,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高中生的《长相思》教学设计。

首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相思》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为了增强学生对《长相思》的感情投入,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如诗歌朗诵、情感表达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可以结合音乐、影像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长相思》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些写作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深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长相思》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希望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让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启发。

《长相思》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 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 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四、朗读课文

  1、正音

  更 聒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五、感知理解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六、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七、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八、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九、拓展练习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十、【思考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

《长相思》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前文,总结引入

  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两遍。

  二、看词读好,找感觉。

  1、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力求把它读得有板有眼。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2、出示多音字“更”和生字“聒”,给学生强调。

  3、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哪个地方停顿。: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学生齐读)

  4、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5、读词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

  二、思意质疑,深入文。

  1、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作者除了“身”在帐篷?还身在何方?

  结合词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征途的艰辛。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小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3、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4、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教师放音乐。(学生齐读。)

  5、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

  6、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7、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8、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9、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

  10、我知道,你想问纳兰性德,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是吧。好,继续问。

  生:纳兰性德,如果你想回家,就应该早点用心打仗,为什么不用心打仗?不用心打仗,仗打不好,你还会死在途中。

  三、拓展激问,深入感悟

  1、是啊!你身在征途,就一门心思去干你的事业,为什么对自己的故园又要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呢?问的好!谁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你既然这么想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把你所想念的,对家人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

  2、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问纳兰性德,表达相互的思念之情。

  3、问的好!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

  四、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萧萧风雪难入梦

  心在故园羁旅怀乡情意浓

《长相思》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理念:

  语文,是洋溢着灵性的美!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在平等交流中来感受和积累这一美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更是灵性与唯美的集中体现,所以理解这首词时要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人的心情,读出诗的韵律美,体会诗的内涵。在感悟诗词要多去“会”、去“意”、去“悟”,少一些支离破碎的分解,多一些体验诵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生字,能从字正腔圆的、通顺流畅的朗读过渡到情感诵读,培养语感。

  2、通过想象画面、情景体验和诵读的方法,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代经典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想象、情景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

  教学难点

  在想象中构建“征途”、“故园”情景,体味“思乡情”。

  导学案:

  1、读准这首词。能正确读写“榆关、那畔、千帐、聒碎”等词语。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等,感知这首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边读诗词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在征途中是怎样的情景,心情是什么样的?

  4、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之前我们已经读准了这首古诗,现在我们再来读,要注意诗的节奏,做到字正腔圆。

  二、品悟古诗

  1、过渡语: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的长相思呢?学词只有印象和感受还不行,这还需要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现在请大家在走进课文,细细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

  2、你都是用哪些方法理解古诗,总结(多读几遍、借助注释、结合插图)

  3、学生自由理解。

  4、师:说说作者的“身”在哪里?(板书:身在征途)

  征途中,作者是怎样的情景?

  展开联想,构建“征途”意象。

  开放思维,创造想象,描写浪漫生活,构建“故园”意象。

  小结:一个远离,一个牵挂,远离越久,牵挂越长,征途越远,相思越长,所以题目是《长相思》。

  5、师谈话:美好而浪漫的画面和场景,却在现实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乡心梦难成” (板书:碎)

  指导悟读。谁来再读读《长相思》?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杨柳依依,春暖花开,没有亲人的关怀和问候,只有————

  在这里,晚上,没有皎洁的月亮,没有甜美的饭菜,更没有和妻子,儿女一起的温暖与幸福,只有————

  在这里,没有(学生写的场景)只有————

  6、齐读。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长相思,请同学们想象画面,进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心灵,齐读《长相思》。

  三、拓展升华

  师谈话:同学们,词读到现在,我已经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声中带情),那么作者作为一名出生于宦官之家,书香门第的才子,又是名门望族,为什么还要忍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这是为什么?

  交流资料: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四、课堂总结:

  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板书: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长相思》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一)导入

  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二)读准《长相思》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

  ──“更”为什么要读平声?

  ──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

  (三)读懂《长相思》

  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读后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

  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四)小结

  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一)想象上阕的情境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你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

  (二)自由朗读词的下阕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播放音乐、画面)

  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好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线啊!

  ──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

  ──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团圆之夜啊!

  ──故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

  (三)对比引读

  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师: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师: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朗读词)

  (四)小结

  师:面对此情此境,纳兰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大大地写下了这个让人心碎的“碎”字。同学们,什么碎了?

  (学生自由发言)

  师:《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全班学生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一)质疑问难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去从军呢?

  ──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

  ──你离开家乡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你在行军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

  (二)互文印证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

  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诵读: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

  (三)回归课文

  师: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

  (四)小结

  师: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设计思路】

  一、语文课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具有情感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在情感上下工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参读中升情。

  三、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做到引领价值、传承文化。古诗词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其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而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点评】

  教师的设计思路虽寥寥几条,却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体现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深度,不愧是居高临下,站在语文课程最本质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更为可贵的是,这全新的理念就像一篇文章的“魂”,紧紧地系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学目标抓住了古诗文的情和味,又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移情想象、质疑、情景诵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入境动情。

  教学过程扎扎实实,步步为营。第一个环节,通过借助注释、观看插图、穿插诵读、静心默读和教师精辟的点拨,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所处的征程,初步感受作者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之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空间,精心设计,通过声情同构出征程中的艰辛和故园其乐融融的安逸生活,引发学生对作者此刻矛盾心情的进一步感受。再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和情调,用鲜明对比而又层层递进的引读,使学生和作者思乡到几近破碎的心灵碰撞,使学生自然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以至心心相印、感悟极深。

  充满诗情画意的、字字荡漾激情的、敲击学生心灵的互文印证环节的设计,使课堂教学令学生陶醉。再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自然使学生对诗文认识的高度陡然提升,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孰重孰轻就自在言内了。这不仅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充分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教学艺术的才华。

相关文章

《鲜花和星星》教学反思(精简3篇)

《鲜花和星星》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分两部分,分别描写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对话的过...
教学资料2016-06-01
《鲜花和星星》教学反思(精简3篇)

各种狗狗市场价格(经典3篇)

巨型贵宾800-10000(颜色不同价格不同) 腊肠犬 800-1200 许多老年人都喜欢养它 博美1000-2500 (颜色不同价格稍有不同。) 德国牧羊犬1000-2000(很稳定)普通德...
教学资料2015-08-03
各种狗狗市场价格(经典3篇)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设计吉林省扶余县永平乡三井子镇职业中学李明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
教学资料2015-05-0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专科招生章程(通用3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大数据国家标准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单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专科招生章程,欢...
教学资料2014-03-0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专科招生章程(通用3篇)

《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教学资料2013-08-01
《祁黄羊》一课的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实用6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了解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形成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判断能力。3、经历观...
教学资料2015-02-06
《可能性》教学设计【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