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晏子春秋》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

  阅读两段有关晏子的古文,回答小题(14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①,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市租:税款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2分)

  (1)缚者曷为者也?

  (2)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2)寡人反取病焉。( ) (4)晏子辞( )

  小题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小题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缚者/曷为者也? (2)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2:(1)犯罪,(2)它们的果实,(3)辱 (4)推辞,不接受

  小题3: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4:(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2)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的使臣到了。

  小题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1)“缚者曷为者也”的含义是“被绑着的人是什么人”,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被绑着的人、是什么人”,即“缚者/曷为者也”。(2)“是寡人之过也”的含义是“是我的不对”,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是我的、不对”,即“是/寡人之过也”。

  小题2:试题分析:①“坐”,古今异义词,古义:犯罪。②“其实”,古今异义词,古义:它的果实。③“病”,古今异义词,古义:辱。 今义:疾病,患病。④“辞”,一词多义,推辞。

  小题3:试题分析:“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是结构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中的“之”也是结构助词“的”。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得无”(莫非)、“善”(善于)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方”(正在)、 “使”(前一个“使”:派)、“至”(到)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5:试题分析:楚王想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机制善变,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从和使者分食食物和不接受景公的赠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清廉简朴的人。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其/实味/不同

  2.(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示例:

  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3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小题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小题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小题2】(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小题3】(6分)(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小题4】(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解析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4

  《晏子春秋》

  (甲)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④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群臣莫对( ▲ ) ②祠此无益也( ▲ ) ③齐景公为高台,劳民( ▲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

  A.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其幸而雨乎 其一犬坐于前

  C.祠之何益 辍耕之垄上

  D.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1.请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

  ▲

  (2)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

  12.甲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的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

  ▲打4字格 (填一成语,1分),其根本的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 ▲ 打4字格 (用乙文中的原文填空,1分)。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 ▲ 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2分)。

  参考答案:

  9.(3分)(1)回答 (2)好处(3)使劳苦

  10.(2分)A

  11.(5分)(每个分句1分)(1)老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一天比一天减少,河流将要干涸;(2)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12.( 4分)(1)自身难保(1分) 重敛于民(1分)

  (2)爱国忧民(关爱百姓)、机智善辩(2分,两个方面各1分,意思相同的词语即可)

  参考译文:(甲)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想稍微多征一点赋税,祭祀山神,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可以。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长时间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它有什么好处?景公说:不能这样(的话),我将要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为国家,把鱼鳖作为子民,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将要干涸,国家将消亡,子民将要死亡了,他难道不想要雨水吗?祭它有什么好处呢?

  (乙)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5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束二缚一人诣王 (2)其实味不同

  (3)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4)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译文:

  【3】 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

  甲文通过 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 ;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 。

  【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案

  【1】(1)诣:到(2)其实:它们果实(3)亡:丢失(4)故:原因,缘故

  【2】(1)圣人是不可以随便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让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这是第三条罪过。

  【3】齐人固善盗乎;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机智善辩。

  【4】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列举烛邹的罪状,其实是在点出景公的错误,语言灵活睿智,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又挽回了烛邹的性命。

  解析:

  【1】试题分析:诣另有学问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意思;其实是古今异义词,古文中绝大多数都是一字一词,解释时要以字为单位,不可与今义混淆;亡与故是一词多义,亡另有亡故和无的意思,故另有所以原来的友人故里等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言词汇的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标记的都是常用文言字词,易于理解。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常用词语的意义,尤其是课文注释中的词语。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的,学习时要对多义词识别记忆,比如本题中的故就有很多意思,学习时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2】试题分析:第一句很难翻译,其中熙本意为取乐,句中意为不严肃地开玩笑,反意为事与愿违,译作反而,取本意为获得,句中意自取,病,本意为疾病,转义为心神不悦,句中当无趣讲。焉字的陈述中略带感叹的语气要译出来。第二句中使意为让,不是出使使节,以是认为,不是把、用,君是国君,不是君子,罪三,是倒装的用法,意为三条罪过。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第一句,难解字较多。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关键词的提示作用,比如侮辱性表现,有引号,一定要写原文句子,不可写译句。对人物分析来说,表现,一般指其性格和精神方面的特点。填空,语言要精炼,不可多写或少写,不能有错别字。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表达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所问问题在文中从文字信息上易于理解。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在平时。阅读文章要做到读而思,勤练习,多动脑动手才能提高根据文本筛选文字信息,归纳其意,组织语言正确表达的能力。考试做题时,要静心细心地阅读文段,注意题目的提示和要求,如本题中表现,了解它的指向。

  【4】试题分析:题干中提示了从两文来分析,不可偏一,要将两文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语言技巧,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分析;题干所问其实是两个问题:语言技巧,效果,不可漏一。

  考点:考查学生古文阅读中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较难,要比较两文人物的语言,阅读和思考力度大,学生对语言技巧不甚了解,有知识上的障碍。语言技巧,主要是指人物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特点,效果,指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6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

  1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带。”裂衣断带相望○

  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节选自《晏子春秋》)

  1相望:相互都看得见。说明这类事很多。 【注】○

  10、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 ..

  A. 一食或尽粟一石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君使服之于内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B. 使内外异法也皆以美于徐公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2分)

  13、简要说明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0、C

  11、(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2)没有超过一个月,都城的人(或国人)也就不穿了。

  12、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13、邹忌;委婉(1分);晏子;直接(1分)。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7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选文有改动)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1、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朝:上朝 ( )

  ②臣得暖衣饱食 食:吃 ( )

  ③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 遗:遗留 ( )

  ④公不说,趣召晏子 说:通“悦”,高兴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2分)

  A、夫子之禄寡耶? 辍耕之垄上

  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无从致书以观

  C、于臣足矣 皆以美于徐公

  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 朝而往,暮而归

  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4、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4分)⑴√⑵√⑶×⑷√

  2、(2分)B

  3、(4分)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大意1分,关键词“节”“养”“先”翻译正确各得1分)

  4、(4分)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每点1分)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8

  景公之时,大雪三日而不霁①。公被狐白②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③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⑤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⑥,无言其名。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摘编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霁:天晴。②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③婴:晏子,名婴。④闻命:听从教诲。⑤里:里闾乡里。⑥循国计数: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

  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公被狐白之裘

  (2)与饥寒者

  (3)孔子闻之曰

  6.下面句中的“劳”与“逸而知人之劳”中的“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无案牍之劳形 B.劳其筋骨 C.无奔走之劳矣 D.不劳而获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

  译文: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译文:

  8.请你说说文中的景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来源试卷:20xx福建省龙岩市语文中考模拟试题考点分析:20xx中考答案解析:

  5.(3分) (1)被通披,穿着 (2)给 (3)听说

  6.C(3分)(原句“劳”解释为辛苦,劳累。A、B劳:使动用法:使……劳累;D劳:劳动)

  7.(4分)

  (1)奇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2分)

  (2)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却知道有人在挨饿。(2分)

  8.(3分)

  一开始,景公只顾自己享受生活,不能体恤天下百姓;(1分)但是他能虚心接受晏子的批评(1分),知错就改,心胸宽广(1分)。

  【参考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却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却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却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得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见路上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的,看见在乡里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的,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齐人也,坐盗 ( ) (2)齐人固善盗乎 ( )

  (3)水土异也 ( ) (4)公悲之,喟然叹曰 ( )

  小题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 爱 老 而 恩 无 所 不 逮 治 国 之 本 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小题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

  小题1:犯罪 善于 不同 同情

  小题2: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

  小题3:(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2)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小题4: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

  小题1:试题分析:(1)“坐”为“偷窃”的意思,要与“动词,坐下”以及“通假字,座位”区别开;(2)“善”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3)“异”为“不同”,不能理解为“怪异”的意思;(4)“悲”为“同情”的意思,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悲伤”等意思。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君 爱 老 而 恩 无 所 不 逮 治 国 之 本 也”这句话的意思为“你爱惜老人,但是恩德不能惠及每个老人,这是治国的根本啊”,根据意思,本句的节奏划分为“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

  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徒是只的意思,其实是他们的果实的意思”;翻译(2)时,注意“闻是听说的意思,乐是以----为乐的意思,肖是幸运的意思”,还要注意此句为判断句;更重要的是要使两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

  试题分析:甲文中晏子面对楚王的责难,他用类比的方法委婉的驳斥了楚王,让楚王自取其辱,这反映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性格特点。乙文中晏子面对齐景公悲悯穷人,委婉的希望齐景公能够怜悯那些不幸的人,让百姓老有所养,这反映出晏子“关注民生”。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关键在于抓住文中有关人物的典型事例,根据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如晏子的形象,根据他驳斥楚王以及劝谏齐景公这两件事来分析。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12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_

  (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遂:_______

  小题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 刺:指责。 (2)间:偶尔。 (3)入见:进宫拜见(或朝见)。 (4)遂:于是,就。(共4分)

  小题2:(1)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如果听他的劝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共4分)

  小题3:把景公与桀、纣两位暴君进行比较,暗示景公不要像他们一样。(2分)

  小题4:当政者应虚心纳谏(或从善如流)(2分)

  略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1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率之。”乃令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自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骖: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④摈:道“傧”,傧相。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何绝我之暴也 暴:暴躁

  B.士者诎乎不知已 诎:屈从

  C.请鬻于世 鬻:卖

  D.免人于厄 厄:困境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因载而与之俱妇 ②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

  B. 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①而申乎知已 ②胡为乎迎迎欲何之

  D. 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

  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直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君子认为,晏子能运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散,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参考答案:

  3.A

  4.B

  5.B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6题。(共9分)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①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②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康:大路。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请 身 而 去 遂 走 而 出 公 从 之 兼 于 涂 而 不能 逮 令 趋 驾 追 晏 子 其 家 不 及

  答案: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2)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答案:

  (1)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

  (2)我愿意奉献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拿出多少来赈济,完全听从先生的吩咐!

  参考译文:

  齐景公时,(有一年)阴雨连绵,连下了17天。景公不以为然,成天在宫中纵酒欢宴。晏婴请求开仓赈济灾民,多次恳谏,得不到景公的应允。请求自己离开朝廷。于是,便快步离开了宫殿。

  齐景公在后边追赶他,路上泥泞不堪,行路艰难,没有赶上。景公便催促车辆,赶到晏婴家里。晏婴已经把家里的粮食、器具都送给饥民了。齐景公在大路口追上晏婴后,连忙下车,跟在晏婴身后说:我有罪,先生抛弃了我而不援救。我没有俭仆的美德让您屈从,难道先生还不顾及国家百姓吗?希望先生能多帮助我,我愿意奉献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拿出多少来赈济,完全听从先生的吩咐!齐景公就在路上向晏婴拜谢(得到了晏婴的谅解)。晏婴这才是回到朝廷(组织起救灾赈济工作),他命令主管粮食的官员去巡视流离失所的人家,对有纺织工具、原料而缺粮户,让他们有一个月粮的粮食储备;对无纺织工具的缺粮户,给一年粮;对没有积聚柴薪的百姓,给柴草、木椽,让他们足以度过汛期。让柏遽巡视,家中房屋不能挡雨的人家,给他们钱。国都以上赈济,限定三日内做完;超过时限的官员,按不执行命令治罪。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2.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下面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2.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

  3.(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4.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4

  阅读理解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平?”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耳。”

  1.晏子_______时期_______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著作。

  2.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春秋、齐

  2.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

  3.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15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1-14题。(12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1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 遂:_______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1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14.[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1(1) 刺:指责。 (2)间:偶尔。 (3)入见:进宫拜见(或朝见)。 (4)遂:于是,就。(共4分)

  12.(1)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如果听他的劝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共4分)

  13.把景公与桀、纣两位暴君进行比较,暗示景公不要像他们一样。(2分)

  14.当政者应虚心纳谏(或从善如流)(2分)

相关文章

今天你安全吗教学课件

导语: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今天你安全吗教学课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今天你安全吗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
题目课件2015-02-03
今天你安全吗教学课件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题(32分) 1. 308的15倍是( ),360是15的( )倍。 2.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 ),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50( )。 3.在 里填上“”、“”或“=”。 950毫升(...
题目课件2014-05-01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生命从哪里来》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过程; 2、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 3、 通过讨论、分析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题目课件2014-09-01
《生命从哪里来》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载舟覆舟阅读答案

【原文】 载舟覆舟 马骇舆①,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
题目课件2015-04-07
载舟覆舟阅读答案

朱自清背影阅读答案

侗秤啊芳切鸲嗄昵案盖自谄挚诔嫡舅退嘶鸪当成夏钍榈那榫啊H闹灰磺Ф嘧郑忻栊戳艘桓銎危焊盖姿托惺钡谋秤埃硐至宋尬⒉恢恋母赴惴⒘巳记椎闹燎椋旅娓蠹曳窒碇熳郧灞秤霸亩链鸢福队杓 ...
题目课件2019-04-09
朱自清背影阅读答案

《棘刺母猴》 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棘刺母猴 燕王征巧术人①,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②。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③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④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
题目课件2013-02-04
《棘刺母猴》 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