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精简5篇】

《学弈》教学设计 篇一

在进行《学弈》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注重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游戏模拟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博弈论知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引入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从零和博弈、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博弈论的基本定义和分类。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例如博弈模拟游戏。通过模拟不同的博弈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不同策略的优劣,从而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博弈技能。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真实世界中的博弈情景,深化他们对博弈论的理解。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练,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和解决复杂的博弈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讨论和辩论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博弈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博弈技能。希望本文的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为《学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学弈》教学设计 篇二

在进行《学弈》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让他们在博弈情境中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实践案例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博弈论知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引入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和具有代表性的博弈案例,例如囚徒困境、拍卖竞标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博弈中的策略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分析这些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和应用方法。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活动,例如博弈模拟实验。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博弈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博弈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博弈技能。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学者来分享他们在博弈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了解博弈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学生研究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博弈论的理解和应用。通过独立或小组研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博弈主题,深入探讨和分析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博弈竞赛或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博弈论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希望本文的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为《学弈》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学弈》教学设计 篇三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文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弗若

  另一人思——射鸿鹄。

《学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

  2、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译文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启迪”。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学弈》这篇文言文。

  (1)读题,解题。

  (2)认识作者。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孟子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2、说说读文言文的方法。

  3、根据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4、交流自读情况:

  (1)交流难读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2)指名读全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三、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1、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一样吗?书中用的是哪句话呀?

  2、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出示插图)

  (1)仔细看图,说说两人的不同表现。

  (2)找出文中描写二人的句子。

  a、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b、请用恰当的成语评价弈秋的两个弟子。(根据弈秋的这两个弟子的表现,先给他俩分别取个名字,再写出至少两个成语。)

  3、你喜欢哪一个,从二人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5、课堂小结:围棋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孟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诠释了体育精神,说明无论学习什么,都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四、朗读成诵

  古人读书讲究吟诵,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表演《学弈》。

  附:板书设计

  学 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习结果不一样

  一人 三心二意

  《学弈》教学反思

  《学弈》这篇文言文是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在教学中,我最想体现的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课堂上,努力体现了以读为主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1、教师范读引路。“朗读是第一位”,为了使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我首先给学生范读课文,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接着指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得当。

  2、学生诵读理解。在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自由读、交流难读的句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熟,最后让朗读成诵。通过熟读、诵读,促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品味语言、增强语感。

  二、读中感悟,拓展升华

  课伊始,我便通过“名言启迪”突出“读”这一理念,以此让学生更加“入味”地进入文言文的学习之中。在学生完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弄明白“弗若之”的原因,总结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样学生对文中所包蕴的道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又注重了学生情感的培养。

  三、降低难度,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学习中,不要求学生把每个词、每句话都理解得十分精确,只要学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这样,让学生在情感上拉近了与文言文的`距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明确不足,努力改进

  但是,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反思本课教学,在预设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表现过于高估。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上课时,我的亲和力、感染力不够,评价的语言不多,师生的互动也较少,需要自己时时注意,加强锻炼。

  2、整堂课显得节奏较快,一些环节重复出现,对于一些重点字句理解有所忽视,需要进一步整合内容,强化重点字句理解,以求教学更有效。

《学弈》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法、鼓励评价。

  2、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3、解决办法: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语言文字,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希望做到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

  插图、动画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发学习兴趣

  1、成语游戏──请学生在30秒钟内自由说成语。

  2、介绍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故事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学弈》这篇文言文是成语“专心致志”的来源,利用此处切入点,将学生成语积累作为旧知迁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语故事这一新知上。利用多媒体、成语游戏开课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读通整体文章

  1、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

  2、学生初读课文,做到读懂、读通、读不通的句子作上记号。

  3、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注释、插图在文中边批划,边读懂每句话,不明白的做上记号。

  4、反馈疑难问题。

  5、自主合作解决疑难,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利用老师的范读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的动力。自主合作,改变学习方式;团结协作,减轻学习压力。

  三、吟诵悟道成诵

  1、自读、自悟文言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学生说独特的感受。

  3、让学生通过自读、演读达到熟读成诵,进一步感悟文言文吟诵的韵味。

  设计意图: 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抒发真情

  1、大家谈学习本课后的体会。

  2、推荐成语故事的网址,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关文章

80后(实用6篇)

80后一代 80后(80后一代) 80后又称八零后,“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名词。社会学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80后就是1980年1月1日至...
教学资料2014-08-05
80后(实用6篇)

校长兑现承诺 川大6888间宿舍装上空调【精选3篇】

近日,四川大学为江安校区的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图片由四川大学提供) 首创 川大采取租赁模式,每年向供应商支付空调的租赁费用,学生只需支付电费 投入 川大投入3000多 万 元 ,为江安校区的6...
教学资料2015-05-07
校长兑现承诺 川大6888间宿舍装上空调【精选3篇】

我的教育教学反思【优质3篇】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时当我自己独自坐在电脑前时,学校中发生的一幕又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那是我上的上午第四节课以后,一名男同学也跟出教室,待别人都走后才走到我的身边,一边摸出一盒“金嗓子”...
教学资料2019-04-08
我的教育教学反思【优质3篇】

《广玉兰》教学设计【优选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广玉兰》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资料2019-08-03
《广玉兰》教学设计【优选4篇】

舞蹈教学计划【优秀6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教学资料2015-01-07
舞蹈教学计划【优秀6篇】

《心声》教学反思【优秀3篇】

《心声》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儿童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浅近。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李京京的男生,因为有着和课文《凡卡》中的主人公相似的情感,他特别想在程老师的公开课上朗读一段课文,并在课前主...
教学资料2011-01-02
《心声》教学反思【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