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优选6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影《景阳冈》这部作品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设计《景阳冈》教学的示例:

1. 预习环节:在观影之前,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资料,了解清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

2. 观影环节:在观影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和讨论点,引导学生思考电影中所呈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以及导演的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深化环节:观影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化讨论和思考。可以让学生就电影中的某一段情节或人物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中所呈现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总结环节:最后,可以让学生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提高之处。同时,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或课后阅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景阳冈》这部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电影《景阳冈》这部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设计《景阳冈》教学的示例:

1. 观影环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景阳冈》,让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影,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2. 制作海报:在观影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海报制作活动。让学生根据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设计海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景阳冈》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举办讨论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电影《景阳冈》的看法和感受。学生可以就电影中的某一段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彼此的见解和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中所呈现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三、打虎前抓喝酒,写语言见特点

  1、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并板书

  豪爽、倔强、勇敢、

  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3、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1)豪爽

  “这酒真有气力”。

  (2)倔强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3)勇敢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4)酒量惊人。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风。”

  (5)胆量过人。

  “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4、小结通过语言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四、景阳冈打虎时,抓动作见特点

  1、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过他的什么来写的?(动作)

  2、引导板书

  力量超人机敏胜人

  (1)力量超人。

  “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

  “......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

  “......揪......按......提......打......”

  (2)机敏胜人。

  引导从武松三次“闪”突出武松的“机智”或“机敏”。

  体会“闪”对表现武松的形象的好处。

  写作方法指导。在写作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刻画,会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栩栩如生,文章也会更具感染力。

  五、打虎后速下冈,抓心理见特点

  1、反复读文,理解作者写这段的用意提问:

  假如武松在下冈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还是武松被老虎“制服”?

  2、引导学生读书,寻找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说理由

  六、课外讨论

  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准文中生词、多音字及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

  2.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听——(听完了,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好汉歌。

  2.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好汉?(为名除害的人)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好汉。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1)生词

  (2)多音字:挑着一面旗,折作两截

  (3)难读难懂和古今异议词句:

  2.读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指生抓住主要内容概括)

  三、细读打虎前的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一)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喝酒——研读语言,体会“倔强”

  1.体会喝酒——酒量大,动作爽

  2.体会语言——豪爽、倔强的性格

  3.上山——研读心理,体会“犹豫”

  四、指导生字

  1.提醒易写错字。

  2.生练习书写。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回答)

  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武松打虎)

  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板书:景阳冈)

  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什么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

  (学生自由思考,回答)

  5、总结: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

  6、哪几件事?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

  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

  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我们今天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交流。

  3、学生读文、批注。

  4、交流、板书、评价。

  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大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

  (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示学法。

  1、这样全面地了解了武松后,说说你现在对武松的了解。

  2、学习课文后,你知道怎样去看小说了吗?

  从另个方面看人物特点——正面和反面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特点

  四、作业。

  课后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水浒传》的其他章节,分析人物形象。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六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2、请一名学生来介绍《水浒传》。

  3、《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条好汉,你认识几个?

  (引出武松,揭示课题,板书:20、景阳冈。)

  4、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屏幕出示)

  ⑴ 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 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⑶ 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提示:“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2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⑴ 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一人一句对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扑──闪、掀──闪、剪──闪。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

  ⑵ 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

  适时板书:兜──抡劈、扑──跳退、搭──揪按、挣──按踢。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

  ⑶ 最后谁占上风了?(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

  适时板书:没力──揪打、不动──棒打。

  3、一字“论”英雄:

  屏幕出示:武松,你真( )啊!

  师提问: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4、品句子,“识”英雄:

  ⑴ 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指导:

  ①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衬托出武松的勇。

  ⑵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⑶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相关文章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选15篇),欢迎大家借鉴...
教学资料2015-02-07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6篇】

稼穑【实用3篇】

稼穑jià sè[释义] (动)〈书〉泛指农业劳动(穑:收割谷物)。 [构成] 并列式:稼+穑...
教学资料2018-04-02
稼穑【实用3篇】

罗汉果【最新3篇】

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 主要产于桂林市临桂县和永福县的山区,是桂林名贵的土特产。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
教学资料2015-02-01
罗汉果【最新3篇】

《热起来了》教学反思(经典3篇)

《热起来了》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通多自主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以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学生在一过程中,懂得尊重客观事实。 教...
教学资料2014-06-04
《热起来了》教学反思(经典3篇)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优质6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教学资料2016-07-01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优质6篇】

整齐

整齐zhěng qí[释义] ①基本义:(形)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 ②(动)使整齐。 ③(形)外形规则完整。 ④(形)大小、长短相差不多。[构成] 并...
教学资料2018-05-03
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