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实用4篇】
植树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植树种树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植树问题也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和方法,我设计了一堂植树问题公开课。
首先,我会通过引入一些数据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的植树情况以及植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接着,我会邀请一位专业的园林工作者来到课堂,给学生讲解植树的方法和技巧。他可以从选址、树种选择、栽植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可以现场演示。通过亲身参与和观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植树的实际操作技巧。
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植树实践活动。可以选择在学校周边或者社区附近找到合适的地点,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种植树木的乐趣。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植树的过程和意义,并且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的植树知识竞赛,让他们通过比拼答题的方式来检验所学知识。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巩固他们对植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植树问题公开课,我相信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植树的重要性,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更多的热爱者和参与者。
植树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二
近年来,植树问题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植树造林工作。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植树问题,我设计了一堂植树问题公开课。
首先,我会通过一些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植树对于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性。通过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着,我会通过讲解一些植树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植树经验和成果。通过分享这些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植树事业的广阔前景和意义。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他们就如何在学校周边或者社区附近开展植树活动进行深入交流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我会邀请一位环保专家来到课堂,给学生讲解关于植树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他可以从树种选择、栽植方法、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可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通过专家的指导和解答,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植树问题,并且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这样一堂丰富多彩的植树问题公开课,我相信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植树的重要性和方法,还可以亲自参与其中,体验植树的乐趣和意义。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培养更多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植树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118页。
二、教材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或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学习单、多媒体课件、小树和小路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呢?
教师组织学生认识手中的间隔,并认识它们存在的规律“间隔数+1”
(二)探究新知:
1、队列问题:
出示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学生队伍中存在间隔,通过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形式总结人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并出示课题。
2、植树问题:
(1)体会“化繁为简”思想:
问题导入:同学们到达目的地,又遇到难题了:在全长126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按怎样的方案植,又需要多少棵树呢?
突出矛盾:数字太大,不易思考,引导学生转换较小的数。
明确思想:当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2)设计三种植树方案:
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线段画一画的形式,同桌两人合作设计植树方案。
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小结: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命名,突出其主要特征。
教师板书: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
(3)探究规律:
①求间隔数: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植树过程中的间隔,总结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
在没有植树的棵数时,探究间隔数与全长、间隔的.关系。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借助学具、线段图等形式探究规律
a:学生思考并摆学具或画线段或列算式。
b:汇报:
②探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
开放间隔的长度:(出示课件)在2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米植一棵,一个需要棵树?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要求:
(1)自己选择适合的间隔长度,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
(2)小组选择一种植树方式进行探究。
(3)可以借助摆学具、画线段、数手指或列算式的方式。
a: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b:学生汇报发现规律,教师板书。
c:升华:
三种情况结果不同,但是在求解过程也存在着相同,都是先计算20÷5,这就意味着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间隔数。
d:应用:
老师检查同学们的植树情况,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20棵树时,一共走了多少米?
(三)巩固提升:
1、选一选:
下面每一题相当植树问题的哪一种情况?
(1)音乐中的“五线谱”()
(2)衣服上的纽扣()
(3)成语“一刀两断”()
(4)自鸣钟九点报时的钟声()
A、两端都种;
B、只种一端;
C、两端不种。
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4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x秒。
3、小法官:
(1)学校的教学楼每层有24个台阶,老师从1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判断:现在老师走到了3楼。()
(2)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锯一次需2分钟。判断:锯完一共需要10分钟。()
4、学校一条大路的一边共插了20面彩旗。
(1)如果使两面彩旗中间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2)如果要使两盆花之间有一面彩旗,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呢?无论哪些问题,我们都能用今天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的奥秘。
教学反思
: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本节课着重研究直线上植树的情况。
植树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两端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学情分析
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绿化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利用线段图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
[教学难点]:掌握用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比较两组图片的不同,让学生说出植树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的植树问题。
二、探究新知
(展示题目)
(一)宝塔山下有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两端都栽,可以怎样植?用线段图表示你的方法。(小组讨论)、
1、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回答。
3、教师把学生的想法用表格出示如下:
4、引导总结:
5、生:手指线段图
师:在线段图上,点数和间隔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点数=间隔数+1
6、师:总长与间距和间隔数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生:总长=间距×间隔数
7、尝试应用:
三、巩固新知
四、小结本节内容
五、教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