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精选6篇】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案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和案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教授代数方程时,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设计出更加生动和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比如,通过视频、动画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利用互动教学工具如智能白板、在线投票系统等,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希望每位数学教师都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打造出富有活力和启发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墶。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二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提出一种创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要注重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指通过给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和挑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授几何学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制教学,设计出更加互动和合作的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项目制教学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和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数学教学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都不同,因此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希望每位数学教师都能借鉴这些教学方法,打造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

  我在这次国培中学习了“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虽只有短短的时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始是从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开始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钟,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通过这次国培,给我们今后的数学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共同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概念——在交流中深化概念,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巩固、应用与拓展。”概念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老师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实背景与材料,极大的鼓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概念的得出注重了探究过程、分析过程,体现了活动主题。

  通过一组实例,分析共性,找共同特征。

  3、铺垫导入恰当,让预设与生成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的优秀与否,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做到了新知不新,新概念是在旧概念的基础上滋生和发展出来的,她们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教师适时搭建了一个新旧知识的桥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4、注重了数学陷阱的设置。

  把学生对概念理解中的易错点、易混淆点列出来,让学生判断、研究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深刻。

  5、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之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注重联系生活原型,对概念作通俗解释,体验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二要注重揭示概念的本质,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要注重概念的实际应用,实现知识的升华。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四

  数学内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不能以纯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如果教法单一,呆板,就会导致学生处于“老师讲,我就听”的被动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丧失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努力创设情境,用老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并利用直观、新颖的教具,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课,就能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使学生主动地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提高,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化静为动,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鲜明,活动的直观形象中,视、听、说、想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逐步领悟新知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的特点,通过色彩鲜艳的图例,生动形象的道具来吸引他们,引导他们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例:教学应用题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如何使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呢?如果单纯用静止的图,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如改用活动教具就好理解,如以讲停车场上原有6辆汽车,又开来4辆或开走4辆为例。先出现汽车场停着6辆汽车,接着边叙述边演示,把开来的4辆汽车慢慢向前拉,和原来的6辆合并在一起,老师问:“可以求什么?”“一共有几辆汽车?”学生很快可算出6+4=10(辆),然后,把开来的4辆车翻转过来,变成开走的样子,慢慢向远处移动,小朋友高兴地说:“开走了4辆汽车,还剩6辆汽车。”我追问:“怎样解答”,学生说:“因为从10里面去掉开走的4辆,所以10-4=6(辆)。”这个活动教具演示,便于提示数量的增减,学生又绕有兴趣,从感性上知道了加、减法的关系。

  二、运用学具,组织学生充分参与实际操作活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这样有助于形成稳定的表象,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棒,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的下面摆出28根小棒,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教师用活动灯片演示,并启发:“这些小棒共有多少根。整捆整捆地加有多少?单根单根加有多少?单根小棒加起来超过10怎么办?”引导学生操作并回答,把新捆的一捆小棒加放在整捆的下面,老师再问:“还剩几根小棒?就是个位上还剩几?结合摆的结果在竖式横线下面个位写上2。同时强调在加十位上的数时,千万不要忘了加上个位满10进上来的“1”,并在竖式的十位上写上6,这样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新知。再如,在数的组成练习中和学生对口令,拍拍手,做各种数字游戏,如练习10的组成,我出卡片8,学生出卡片6,学生出卡片4……这样,采用多种活泼多样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而且练习密度大,效率高。

  三、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的“角色”中学习,低年级儿童很喜欢到台上来表演,表现自己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做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要正确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如练习题(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6人,一共多少人?部分学生对于这种数量关系不理解,我联系实际,以生活问题引入,根据题意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展示它们的数量关系,而后学生一起讨论,找出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深刻,更灵活获取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真心诚意爱护学生,努力提高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五

  课题:

小数加减

  内容:

小数加减法

  课时:

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分组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只要合理就行。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效果比较好。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有:5—0.42;5.01—585-34.7主要原因是数位没对齐,忘记退位。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画图(连一连、圈一圈)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教具学具:

  小棒、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邀请了很多好朋友还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让大家和他一起过生日,你们瞧(出示动物图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学生边动手分一分,边说一说分的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

  2、活动二:分萝卜

  学生帮小兔子分萝卜,讨论说说怎么分。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老师提具体要求。

  组织学生交流分法。

  ④小结。

  3、活动三:分骨头

  帮小狗分骨头,讨论分法。

  小组合作分一分。

  汇报:老师用磁铁板演分的过程。

  4、活动四:画图记录分骨头的过程

  师:老师发现每次分都得用小棒很麻烦,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分的过程。

  学生汇报画的方法。

  小结:小熊很感谢大家为它解决的难题,表扬大家都很聪明。

  三、巩固练习,再次感知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均分”,请你们回去之后,找找看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平均分”,下节课我们再来说一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并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以小熊过生日进行分物串联整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感知平均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了由不知到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上,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但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只顾虑教学环节的展开,忽略了课堂上对学生适时的评价,过渡性语言还不够提炼,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总之,今后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相关文章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精选5篇)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颐和园八大景...
教学资料2017-03-06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精选5篇)

经济学专业【优秀6篇】

高考专业很关键,在挑专业的时候,既要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又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做一个准确定位。接下来小编整理一下经济类前景最好的专业,希望能帮助你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1、业务培养要求:本...
教学资料2011-09-07
经济学专业【优秀6篇】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优秀3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缩、努、茎”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大树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发生的变化,懂得对于快乐的理解是会随着成长的过程而发生着不断变化的...
教学资料2015-01-03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优秀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二...
教学资料2018-08-04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坐视(优选3篇)

坐视zuò shì[释义] (动)坐着看,指对该管的事故意不管或漠不关心。 [构成] 偏正式:坐〔视 [例句] ~不管。(作状语) [同音]&...
教学资料2015-01-02
坐视(优选3篇)

《晚风》教学反思【优秀3篇】

《晚风》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 晚风” 为题材,生动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夕阳的晚上” 、“ 树丛中夜莺的歌唱” 等等,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觉得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
教学资料2014-06-07
《晚风》教学反思【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