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优秀6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来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联系,深入探讨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杜牧这位唐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深沉、含蓄而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影响力。通过介绍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背后的诗人情感和思想。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歌的内涵。《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后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段解读、讨论诗歌语言和意象的运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受。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文学作品的联系,引导学生拓展对《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与其他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独特之处。通过这样的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在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魅力,还能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来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联系,深入探讨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杜牧这位唐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深沉、含蓄而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影响力。通过介绍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背后的诗人情感和思想。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这首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歌的内涵。《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后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段解读、讨论诗歌语言和意象的运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受。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文学作品的联系,引导学生拓展对《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与其他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独特之处。通过这样的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在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魅力,还能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写破山寺后禅院,诗人层层深入着力营造的是一个幽深静寂的意境,在这过程中,诗人内心的杂念也被一层层地剥除,最终,归于宁静,归于清纯,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想远离尘世的隐逸胸怀。这是一首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作者心境的诗歌,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1世纪的少男少女,与他们生活的时代差距大,这也是他们进入初中后第二次接触的古诗,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作者心境的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互相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诗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学法。
②、诵读诗词,读出诗歌的节奏,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②、教育学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社会与生活。
2、教学重点:
(1)、了解古典诗词的基本学法。
(2)、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四、课前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常建的经历,以便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作者的心境。
3、问题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以读为本。《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读的用处最广,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它。”由此可见,“读”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核心。所以,在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按“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信息反馈—拓展延伸”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谈话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讨论法合作探究,点拨法启迪思考,改写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让学生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四环六步互动”教学法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以读为主要手段。首先,安排“学法指导”这个环节,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其次,在学生“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利用“合作探究”的环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再次,结合学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信息反馈”,此环节按下列顺序操作:解读—听读—译读—背读—悟读—赏读。诗歌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最后安排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更加走近作者,让诗歌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境界。
4、本设计的特色:
(1)新课的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环节的设计:“四环六步互动”。四环:“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信息反馈—拓展延伸”,六步:解读—听读—译读—背读—悟读—赏读。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问题的设计: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
六、教学步骤:
(一)、课前互动(3分钟)
1、教师唱歌。
2、猜猜老师的姓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二)、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不是来教大家唱歌,但是跟“歌”有关,在“歌”字前面加一个“诗”便是了。诗是凝练的语言,诗是精美的画卷,诗是崇高的思想,诗是朴素的哲理,诗是很多很多……走进诗歌的世界,你的灵魂将得到升华;走进诗歌的天堂,你将领略到诗歌的美妙。今天,(出示道具)我将用这把钥匙和大家一起打开诗歌的大门,走进诗歌的无限天地。
(三)、学法指导(2分钟)
介绍学习古诗的一种基本学法:(幻灯出示)
1、解读。(了解诗歌的题目、作者及背景)
2、听读。(读准字音、节奏与重读)
3、译读。(翻译诗歌,弄懂诗歌的意思)
4、背读。(理出诗歌的脉络,背诵诗歌)
5、悟读。(悟出诗歌的思想内容)
6、赏读。(品味欣赏诗歌的精彩之处)
(四)、合作探究(5分钟)
按照这种基本学法,这六个步骤,按部就班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发言)(教师巡逻指导)(板书:题破山寺后禅院)
(五)、信息反馈。(25分钟)
(1)、解读。(3分钟)
①解题: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那么,“题”字是什么意思?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写破山寺后禅院。)交代了写作的内容。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它分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板书)
②作者、背景简介: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和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xūyí)尉的小官。由于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后来隐居鄂渚的西山。《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在他游览破山寺时所作,这是他的代表作。
(2)、听读。(5分钟)
①教师范读。
②同桌互读互听。
③指名读。
④齐读。
(3)、译读。(3分钟)
要朗读好诗歌就要以理解诗歌内容为基础。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首诗翻译出来。
译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早晨进入古老的寺庙,早上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处,僧人的房舍被花木浓荫覆盖着。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的景色使鸟儿欢悦,潭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这时都悄然寂静,只剩下(僧人敲的)钟和磬的声音(在回响)。
(4)、背读。(5分钟)
①译读诗歌,让我们了解了诗歌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作者在游览破山寺时写了哪些景物?(板书: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光鸟潭影钟磬音)
这些都是描写后禅院的环境,这种环境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幽静)板书:环境(静)
②根据板书试背诗歌。
③闭上眼睛背诵诗歌。
(5)、悟读。(3分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这首诗通过描写后禅院幽静的环境,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板书:寄情于景、远离尘世)可以用诗中的哪个字来概括?(空)板书:心境(空)。接下来,请同学们面带表情地朗读这首诗,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朗读)
(6)、赏读。(6分钟)
这次朗读让我们更加走近常建,一首好诗啊,它犹如一杯香茶,光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欣赏,才能发现它意味无穷。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学生各抒己见)
3、反复诵读诗歌(齐读、分组读、齐背)(机动时间)
(六)、拓展延伸(5分钟)
1、常建为什么隐居呢?
明确:因为他得不到进仕的机会,看到仕途的艰险,想远离这个烦扰的尘世而隐居。
2、从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来看,你同意他的做法吗?为什么?(同意,因为这是作者善于排解内心苦闷的做法。)(不同意,因为这是属于逃避现实的做法。)假如你是常建,你会怎么做?(请用“假如我是常建,我会------”这样的句式说说。)(学生各抒己见)
3、在现实生活中,你有遇到过困难与挫折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请举例说说。(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无论怎样,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社会与生活。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把《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改写成写景散文。
2、运用这种方法自学《望岳》和《观沧海》。
(八)、结束课堂(1分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希望你们从此以后会喜欢上诗歌,在诗歌的天地里找到无限乐趣。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篇四
一、导入新课。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多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常建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不一样,在优游自得中写诗人的心灵感悟,于禅宗佛音中净化人的心灵,跟随诗人一路行来,我们除了欣赏幽美绝世的自然风光,也时时沉浸在神与物游、情与景会的心灵世界当中,今天让我们走进常建苦心孤诣为我们构建的“另一个世界”吧。
二、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
1、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停顿,流畅朗读。
(教学设想:先查工具书或参照注释弄清字词的读音、意义,扫清朗读障碍,再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意义划分节奏,总结五律、七律的停顿规律。)
2、整体感知。
破山寺指江苏常熟兴福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细腻,意境优雅,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3、作者简介。
常建,生卒年不详,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与王昌龄同榜。仕宦不得意,寄情山水名胜,过着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有《常建集》。
4、品评赏析。
(1)开头两句点出了入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景色?
诗人在清晨来到兴福寺。看到旭日初升,阳光照耀山上树林。
(2)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行踪到了哪里?
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3)从这两句诗中,你能寻找到一个成语吗?曲径通幽。
(4)诗的五、六句写作者看到优美景色后,产生了哪些感慨?
这两句诗对仗非常工整,这样幽美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消除净尽。
(5)整首诗诗人通过写景,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却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的向往之情。
5、品味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两句诗中的景物描写,平中见奇,“幽处”生辉。诗人沿着蜿蜒的竹林小径前行,只见浓荫蔽日,青苔满地,于曲折幽深疑无路处,忽见花团锦簇中的后禅房。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这样曲径通幽的行程,使诗人惊叹、陶醉。描绘小径的幽深曲折和花木的扶疏掩映,实际上暗示出禅院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也烘托出诗人对唱经礼佛生活的心向神往。
三、小结。
这首诗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1.借诵读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景致和所抒发的感情。
2.了解各篇。写作的背景,深切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诗词。
2.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按下列顺序操作: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共鸣。
2.词语替换法用一些意义相近的`词替换原字,比较表达效果,体会作者遣词用字的高妙。
3.讨论释疑法多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
4比较阅读法适当引入相关诗歌,作比较分析,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5.改写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媒体设计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用投影方式介绍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现在我们就组织一次古诗接力背诵,一名同学背出上句,其他同学以抢答形式背出下旬或全首诗,要求准确无误,看谁背得最多,接得最快。占5分钟(解说:初二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以接力背诵的形式导入新课,唤起他们对所学篇目的回忆,并激发其“温故而求新”的渴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竞争气氛。)。
二、解题
1.《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介绍:常建,唐代田园诗人。其作品往往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热爱和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歌颂隐逸生活,抒发闲情逸致,有时流露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艺术风格上朴素真切,清新自然,诗情画意,浑然一体。本诗是常建的代表作。
2.《别云间》。
作者介绍:夏完淳(1631一1647),明末爱国作家、抗清将领。明代末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出现了一批爱国作家,他们组织了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团体的文社,如“复社”“几社’等。他们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并写出了一些内容充实、慷慨激昂,闪烁着强烈民族精神的光辉诗文。夏完淳即其中代表人物之一。14岁参加抗清活动,随“几社”领袖陈子龙在太湖起兵,后事政被俘,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他的诗文充满了浓烈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抗清的决心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风格悲壮激越。其代表作除《别云间》外,还有哀悼陈子龙的长诗《细林夜哭》和散文《狱中上母书》。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等障碍。
(2)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停顿,流畅朗读。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解说:先查工具书或参照注释弄清字词的读音、意义,扫清朗读障碍,再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意义划分节奏,。总结五律、七律的停顿规律。)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你读后有怎样的感受?试着将其改写成一段写景散文。景物有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可谓步步有景。这些景物都幽雅、宁静、安闲,即使有鸟儿的欢腾、钟筹的声响,也只是以动村静,更增添了一份肃穆与淡然之气。使人读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净地,心中杂念、浮躁消失殆尽,不禁沉醉于这样的幽林清潭、山光花色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想像与联想,实现从文字信息到画面信息的转化,从而进入意境,实现阅读价值。改写并不等于古诗今译,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唐宪宗崇尚佛学,迎凤翔法门寺佛骨人宫供奉,致使文武百官不务正业,为瞻仰佛骨,大肆施舍而奔波,形成时弊。昏庸的统治者不辨贤佞,对敢于直言阻谏的韩愈几欲定为死罪。本诗即反映了当朝者面后腐败、荒废朝政、误国殃民的黑暗现实。
(解说:贯彻读思结合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3)《别云间》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以表达抗清的斗志为主要基调,同时也含有对江山为外族侵略的悲愤,面对死亡的无惧无悔,对故土的眷恋,人虽死而抗清精神永存的坚定信念。
(解说: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诗歌语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对学生的解答应多加肯定、鼓励。)
3.欣赏品味及课堂训练。
(1)《题破山寺后排院》中的“曲径通幽处,排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所称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山光悦马性,潭影空人心”一句,“悦”“空”该如何理解?“曲径”一句,写出了禅房的位置及环境,弯弯曲曲的小路将人们引向一个幽静的去处,那就是在繁花簇拥中,高木掩映下的禅房。诗句的妙处在于“曲”“幽”“深”三字的程度都是不确定的,它们只是点出了景物的主要特点,而小路究竟是弯曲成什么样子,后禅院幽静到何种程度,深僻成何种境界,则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答案了。诗句留给读者无限暇想的空间,读者会身不由己地进人这个加入了自己想像成分的境地,使原来的“无我之境”成为“有我之境”,读者的心灵也受到这种清灵幽深环境的吸引与净化,“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也如是”,人与自然成为和谐的一体。因为一个心存杂念的人是不配进入这种画面的。诗句既给人美妙的想像、愉悦的感受,又给人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而且这一切全在不动声色之中进行,这便是其超人之处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悦”与“空”都是使动用法,应理解为“使……欢悦”“使……消除”否则整句诗歌的意义将无法把握。
(解说:学习诗歌不能只以读懂意思为终极目标,要能够欣赏品味其语言的精妙之处,做到既可意会,又能言传,通过口头训练切实提高学生感受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2)往迁至蓝关承任孙湘》一诗的颔联与尾联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横”与“拥”能不能用其他词语替换一下,看效果有何不同?
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直抒胸臆,抒发自己为革除弊事,不惜年过体衰,而反遭贬迁的愤慨之情。而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则向侄孙倾吐凄楚难言的苦衷和愤激之情。可以将“横”试着改为“阻”‘浮”“‘飘”“堆’等词,但它们都不能表达出“横”字所体现的“突兀、厚重、僵硬”之感。“‘拥”字也可以改为“积”“压”‘“盖”等词,也同样表达不出“拥”字所赋予的‘“雪厚,阻住道路”的意义。正是这两个词语的恰当运用,使这两句话写出了作者因远离家乡、路途艰险而无限的沉痛与怅惆。
(解说:在同一首诗中各句话侧重表达的感情是有区别的,要指导学生把握体会。用词语替换的方法体会诗歌遣字用词的技巧。)
(3)《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
有“泉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
四、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诗歌,掌握了朗读技巧,完成了背诵,并感受了作者的情感,对重点词句做了研读品味,有很大的收获。课下希望同学们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搜集唐代田园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的作品各一首。
2、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将其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比较阅读,看它是从什么角度来抨击时政的?
3、比较阅读《别云间》和《梅岭三章》(其一),及抗日将领吉鸿昌的绝笔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看三者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白有一首《静夜思》,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思乡诗,古诗词中有很多是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武的《水调歌头》和李清照的《醉花明》。
(解说:由李白的诗歌导入,自然地由诗歌的学习过渡为对词的学习,并明确了两首词的主题,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针对性。)
二、解题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泥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8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有词牌,规定着词作的句数、字数及音律。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字、词障碍。
(2)读小序了解。写作背景,结合注释弄清词作大意,看其上阎与下闽表达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解说:在老师指导、讲析之前完成自主阅读,为下面的研读作好准备。)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见注释206页⑥)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径”,竹林丛中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竹径通幽处”,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五)背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