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文中成语
桃花源记课文中成语
导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都出现过哪些成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桃花源记课文中成语,欢迎借鉴!
黄发垂髫
【字词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 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
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 加冠,而童子 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
髫: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
成语辨析
1、“ 髫”字容易写错,上面为一个“ 髟”(biāo)字,下面则是“召”字,单字即意为“儿童蓄积在额头上的弯曲下垂的头发”
2、“髫”不可读成“zhāo”
3、“垂”不可读成“cuí”
无人问津
成语资料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 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津: 渡口.问津:询问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没人访求, 探求,形容无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结构:兼语 结构
意思: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近义词: 门可罗雀
反义词: 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 唾液
辨音辩形
辩音:津;不能读作“jūn”。辩形:津;不能写作“今”。
屋舍俨然
出处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释义
房舍整整齐齐。屋舍:房屋圈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与世隔绝
成语解释
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
陶渊明《桃花源记》:“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成语示例
这个山区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他住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鸡犬相闻
基本含义
【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形容彼此居住得很近。也指人烟稠密。
【出自】:先秦·李耳《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示例】:阡陌交通,~。
◎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指人烟稠密
释义
词典上的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 指人烟稠密 。相闻,可以互相听见,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示一种和睦的.景象。
课本上的解释:(村落间) 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见。《桃花源记》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课改版教材八年级下或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和一种安宁的生活环境。)
豁然开朗
详细解释
含义
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形容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出处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诗人在这篇文章里,虚构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的宁静世界——桃花源。(参看“桃源乐土”)文中写一个划着船打鱼的渔夫,在溪流的源头,发现山下有个洞口,洞里好像还有点亮光。便留下船,从洞口钻进去。开始很窄,勉强可以走一个人,又走几十步,就开阔明亮起来:豁然,形容开阔、通达;开朗,形容宽敞、明亮。豁然开朗,形容由窄小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豁然,也形容学习上有所领悟,例如《大学》:“一旦豁然贯通。”开朗,也形容性格乐观、爽快,如《晋书·胡奋传》:“性开朗,有筹略。”豁然开朗,也用来形容经过学习、思考或别人的帮助,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宝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怡然自乐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怡然:安适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古义:怡然:高兴的样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成语举例:〖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落英缤纷
成语释义
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落花遍地。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也指掉头发。(落花繁多的样子。)
成语出处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①缤纷,渔人甚异之。”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