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作诗》阅读答案

《李贺作诗》阅读答案3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贺作诗》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贺作诗》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童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混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稍稍宾客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旬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

  2.要点: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

  3.(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

  (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4.援笔辄就如素构。

《李贺作诗》阅读答案2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李贺作诗》阅读答案3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注释]①李长吉:李贺。唐朝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通连。③得题:意为事前确定题目。④小奚奴:小僮仆。⑤距:同“巨”。⑥太夫人:指李贺的母亲。⑦足:补充。

  [文言知识]

  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参考答案:

  李贺作诗

  1.①天②布袋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题

1.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2.“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
题目课件2018-04-04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题

最新山西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文科综合(思想品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目课件2012-07-01
最新山西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分式知识点和配套练习题

知识点一:分式的定义 1.代数式4- 1 是( ) x A.单项式 B.多项式 C.分式 D.整式 3. 在 ,(x+y),,,中,分式的个数为( ) x3π-3a-x4 、 、 , ...
题目课件2018-06-05
八年级数学分式知识点和配套练习题

朗读的心阳光阅读答案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小编收集了朗读的心阳光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朗读的心阳光 ⑴几乎整个冬季,每天晚上我都做同一件事情。 ⑵“可以开始吗?”我问。“可以了。”外婆准备就续,半...
题目课件2016-07-05
朗读的心阳光阅读答案

历年中考平面几何基础题欣赏

历年中考平面几何基础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河北省2分)如图,2等于 A、60 B、90 C、110 D、180 【答案】B。 【考点】平角的定义。 【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1+902=180,即...
题目课件2011-04-08
历年中考平面几何基础题欣赏

题壁诗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答案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
题目课件2011-09-02
题壁诗破山寺后禅院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