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总叙解释
弟子规的总叙解释
弟子规总叙是我们学生必学的一门课文,那么这里的内容都讲述了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弟子规的总叙解释,欢迎阅读!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具体阐述了孔子说的:“学生,在家里应当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对人恭敬而有礼貌,说话做事谨慎而严密,为人诚实而又守信用,对人有广泛的爱心的同时又要亲近品行高尚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一些有益的知识。”
(《论语 ·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讲的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先后顺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学会做人的先后顺序。
弟子规 圣人训
【注释】弟子:1.弟与子,相对于父兄而言。2.泛指少年。3.学生。规:1.法则,准则。2.告戒。圣人:孔子。训:教导的话,教诲。
弟子:在《弟子规》里讲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时,弟子可以理解为“弟与子”;在《弟子规》里讲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踏实做人等良好行为时,弟子可以理解为“少年”;在《弟子规》里讲如何读书、学习等时,弟子可以理解为“学生”。
【解读】1.孩子们做人的行为准则,依据的是圣人孔子的教诲。
2.告戒孩子们的这些话依据的是圣人孔子的教导(“规”也有告诫的含义)。
首孝悌 次谨信
【注释】孝:尽心奉养父母。悌:敬爱兄长。谨:1.恭敬。2.谨慎小心。3.严格,严密。信:诚实,守信用。
【解读】做人首先应该尽心奉养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做到对人恭谨有礼,说话做事谨慎而严密,为人诚实而又守信用。
《弟子规》是一本儿童启蒙教材,是一本教育孩子的书。教育孩子先教什么?首先必须是“孝”!孔子说:“孝,是德的根本,教育一词产生的基础是教会、指导人们如何行孝。”(《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从“教”字的构成,就可以看出“教”和“孝“密不可分,我们祖先把教会孩子孝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教育孩子首先要教会他们对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好,其他都在后面排队。
在古代,“仁”和“人”是通假字,是可以通用并相互替换的,这说明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仁爱之心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也必须拥有仁爱之心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孔子一生都在极力主张仁爱思想。仁爱之心应先从哪里开始?仁爱之心应先从与自己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开始,从带给自己生命并把自己抚养大的父母亲开始,然后是同一血缘关系的兄弟姊妹。
《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第二十章》)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爱人,最重要的是爱自己的亲人。”
“孝”字的写法是“老”字下半截变成儿子的“子”,意味着老子护佑着儿子,儿子肩上背负着老子,上下两代紧密结合。“悌”字的写法是“心”字旁加上弟弟的.“弟”,意味着哥哥时刻要把弟弟放在心上。
从“孝”和“悌”的造字组成上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多么重视家庭和睦。让孩子孝顺父母的同时,还要让父母亲护佑着孩子,显得“父慈子孝”;让弟弟敬爱哥哥的同时,还要让哥哥把弟弟放在心上,显得“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家庭才结合得紧密,才不容易生出事端,才不容易因家庭矛盾而四分五裂。
有的家庭为什么整天不得安宁?闹得鸡飞狗跳?最温馨的家反而成了一家人争斗吵闹的战场?究其原因,总离不开“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
古人说:“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大意是说,大道理讲了那么多,不过是让人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而已。
谨有三个含义:1.恭敬,比如一部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总在结尾处庄重地打上字幕“谨以此片献给…”;2.说话做事要小心谨慎,即谨言谨行或慎言慎行;3.严格、严密,即说话做事要严而不漏。
“谨”的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是“恭敬”,即对人恭谨有礼。孔子对礼非常重视,既说过“不懂得礼仪,无法立足于社会。”(《论语尧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又在告诫他的儿子孔鲤时说过“不学习礼仪,无法立足于社会。”(《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还说过:“一个人如果对人恭恭敬敬,彬彬有礼的话,就不会被人耻笑,遭受侮辱。”(《论语阳货》 恭则不侮)
“谨”的另外两个含义就是:谨慎小心、严格严密。一个人说话做事应该谨言谨行、严而不漏,这样才踏实稳健,才容易走向成功之路。
“信”是言语真实、诚实,并且守信用。
孔子说:“一个人既不说实话,又不守信用,这样怎么能行?这就像大车或者小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车怎么行走?”
(《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从“谨”和“信”的构字组成看:“谨”是言字旁,“信”中有言字,可见古人对“言”的重要性相当重视。要做到“谨慎”,首先要“慎言”;要做到诚实守信,“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泛爱众 而亲仁
【注释】泛:广泛,普遍。爱:仁爱。亲:亲近,接近。仁:指有仁德的人。
【解读】内心要对普天之下的人存有一颗仁爱之心,在对人有广泛的爱心的同时又要有选择性地亲近品行高尚的人。
孔子说:“关爱他人的人必然得到他人的关爱,憎恶他人的人必然也会受到他人的憎恶。”(《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亲仁”是亲近有仁德的人,对你有所帮助,有所提高的人,同时还要避免接触那些品行不端的人。
谚语里说:亲戚是上帝安排的,朋友是自己挑选的。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一天比一天进步,而子贡会一天比一天退步。”曾子问:“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孔子说:“子夏喜欢同比自己强的人相处,子贡却喜欢同不如自已的人相处。不了解这个孩子是什么样的人,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一个人怎样,看看他所交往的朋友就知道了;不了解国君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他所使用的人就知道了;不了解这块土地状况如何,看看这块土地上长出来的草木就知道了。所以说:经常和品行好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入种有芝兰的房间里一样,时间长了就闻不出芝兰的香气了,那是因为芝兰的香气已经与人融为一体了;经常和品行不好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了卖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也闻不出鲍鱼的臭气了,那也是因为臭气已经与人融为一体了。储藏丹砂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成红色,储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成黑色。所以君子对所处的环境一定要谨慎选择。”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有余力 则学文
【注释】力:能力,精力。则:就,便,那么。文:文化,包括礼乐典章制度。
【解读】在做到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学一些有益的知识了。
在古代,学生们要学习、掌握六种主要技能,即“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文学、书法)、数(数学)。如果对应今天学生们上学所学内容,射箭相当于体育课,文学书法相当于语文课,再加上和古人相同的音乐课,数学课,共有四门课“乐,射,书,数”和古人所学的课程相同,那么只有“礼”和“御”,现在的学生不学了,而这两门课正是和人交往,立足于社会非常重要的“礼仪”课和实用性非常强的“驾车”课,可见现在学校开设课程对学生们着重于片面知识性培养,对学生们将来步入社会认识不足。
孔子要求学生们先学会做人,再去学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知识“是当成学生最后一项学习内容的。现时社会很多家长和学校则要求孩子“全力以赴去学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的行为,最后培养出来的是“木材”?是“人才”?恐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据报道,有一位大学教授在父亲去世后不久,就要求和母亲分割父亲的那一半房产,并签订了协议。这份协议要求由当时和母亲一同居住的大哥按当时的市场价支付他一万多元房钱,这份协议也都执行了。不料几年后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那套房子的价值也直线上涨了。教授到底是教授,再按现时的市场价屈指一算,自己亏大了!这怎么能行?于是就要求母亲按新的市场价重新分割父亲的那一半房产,母亲不同意,教授于是发扬“秋菊打官司”的精神,硬是把七十多岁的老娘拉进了法院,和老娘对簿于公堂,只有两个字:要钱!这真是:爹亲娘亲,不如钱亲啊!
孔子说一个人最先学的应该是孝,最后学的才应该是一些有用的知识,这句话真对啊!学知识都学成了教授,却还没学会做人最起码的孝,成了个认钱不认娘的教授,这教授教授成人中禽兽了!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而知识就像这棵树的枝叶,拥有广博的知识可这棵树显得枝叶繁茂而郁郁葱葱。如果一颗树树干部分过细,枝叶却过于繁茂,那么过细的树干则难以承受枝叶的重量,稍有天灾人祸整棵树就有倾覆折断的可能。
如果做人做不好,知识越多给自己或他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
我们既然作为“人”生存于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先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后再去学一些有用的知识,做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