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馄饨》阅读答案

《一碗馄饨》阅读答案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阅读题:

  1、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象,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3分)

  2、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3、文中有三个人物:妈妈、老婆婆和我,请问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3分)

  4、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3分)

  参考答案:

  1、(3分)描写合乎情理即可,可包含:

  (1)对老婆婆话的认可;

  (2)对自身行为的反省;

  (3)对老婆婆的感激之情;

  (4)对母亲的后悔之情。若集中写一点,写得好也可得满分

  2、(3分)两次掉泪的原因不一样。第一次有对老婆婆的感激,对母亲的气恼。第二次是因老婆婆的话领悟到母亲对她的爱,和对自己幼稚、无知行为感到后悔。回答意思与其中一点相近即得满分。

  3、(3分)可以任选一个人物,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妈妈:无私地爱女儿。老婆婆:善良,能教育女孩认识自己的错误。女孩;有礼貌,能及时反思承认自己的错误等。

  4、(3分)例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大意对即可得满分)也可从对子女教育、两代人的代沟隔阂等方面来写。

  这篇由YJBYS文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碗馄饨》阅读答案供大家练习,希望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有所提高。

相关文章

季布辞官的阅读答案及译文

相信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一定少不了对文言文的阅读,那么关于季布辞官的阅读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季布辞官的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
题目课件2018-02-02
季布辞官的阅读答案及译文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

盘古开天辟地小学语文课文其中的内容。下面小编收集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课文内容,供大家阅读。 篇一: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
题目课件2015-07-06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

《山的那边》课文

通过自己一次童年的经历比喻一个信念,妈妈所说的“山的那边是海”。其中“海”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的,并非指理想。全诗主旨: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一次次战...
题目课件2017-05-02
《山的那边》课文

赵畅《眼界与读书》阅读答案

导语:通过阅读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赵畅《眼界与读书》阅读答案,供各位参阅。 眼界与读书 赵畅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
题目课件2018-09-05
赵畅《眼界与读书》阅读答案

论美阅读答案

引导语:很多人喜欢多阅读练习,那么做完论美阅读题后,相关的阅读答案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
题目课件2017-05-06
论美阅读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

1、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2、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看是不是等于()。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
题目课件2017-07-04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