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题及答案

  【重点讲解】

  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接下来我就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既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也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农业政策。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难点分析】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部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自身的农业保持长盛不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才能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农业非常发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接下来我就对小农经济作一全面分析。

  (1)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商品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及交纳赋税;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完全等同。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自然经济强调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3)弱点:①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4)作用:①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②局限性: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总而言之,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也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学法导航】

  从四个角度认识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对于本节的学习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学习。

  第一,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第二,从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铁犁牛耕的发展,重点在农具即耕犁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农具和牛耕);两汉时期是改进和进一步推广阶段(耦犁和犁壁),隋唐时期是完善阶段(曲辕犁和犁评)。

  第三,从经营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小农经济的形成,即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过程。

  第四,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小资料】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关头。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相关文章

雷雨课文人物分析

雷雨大家都知道是一部非常有名的话剧,在高中语文课文中大家也需要学习这一课,关于雷雨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及个性。《雷雨》中的人物主要是两代八个人,分别是周朴园、繁漪、侍萍、鲁贵、周冲、周萍、鲁大...
题目课件2016-01-09
雷雨课文人物分析

小学语文ppt课件免费

小学语文ppt课件免费一教学目标:1、把握阿长的人物形象。6课《阿长与〈山海经〉》2、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和主题深度的把握。教...
题目课件2011-06-04
小学语文ppt课件免费

流程管理培训课件

关于流程管理培训课件 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流程管理培训课件范文 ,一起来看一下吧。随着IT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发展,高效的业务流程管理正在成为现代组织核心竞争力...
题目课件2018-04-05
流程管理培训课件

土地的阅读题答案

【导读】它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执著地向着高远的天空进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土地的阅读题答案,喜欢的不要错过啦! 土 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
题目课件2014-06-04
土地的阅读题答案

小红花课文原文

小红花这一篇课文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读过吗?小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小红花课文的原文及教学反思吧! 小红花课文原文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小红花》教学反思 《小红花》这篇课文讲述了佳佳为了得到小红花而...
题目课件2011-08-03
小红花课文原文

山行姚鼐阅读答案

姚鼐的山行描写春耕时节的乡村景象,作品以山行为线索,选取几个典型的春耕情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行姚鼐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山 行 〔清〕姚 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①扑扑②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
题目课件2017-07-02
山行姚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