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

  导语: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作者___________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____________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____东西。

  3.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①优默 凄惨 红暑 梦幻 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

  ②奥密 马鬃 赖皮 孰师 翻来复去

  ____________

  4.“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

  5.文章第二段说“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有过同感吗?结合你的读书体验简单谈谈。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6.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7.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8.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9.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10.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二)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到滇东南就读。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多年的话:“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尽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1.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12.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13.试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真正含义。

  14.文章塑造父亲这一形象,除用了语言、行动描写,还有什么?请举例说明。

未完...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奥数杯赛试题揭秘-应用题

奥数杯赛试题揭秘——应用题应用题作为小学阶段的主流题型是有着十分显着的地位的,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杯赛考题中常见的题型。而低年级的时候主要考察的为典型应用题,到了五、六年级应用题主要考察内容就转...
题目课件2011-07-09
奥数杯赛试题揭秘-应用题

《崔玄炜,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玄炜,博陵安平人也。父行谨,为胡苏令。少有学行,深为叔父秘书监行功所器重。龙朔中,举明经,累补库部员外郎。玄炜以清谨见称。寻授天官郎中,迁凤阁舍人。 长安元年,超拜天官侍郎。每介然自守,都绝请谒,颇...
题目课件2011-07-05
《崔玄炜,博陵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相逢是首歌》阅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玻璃与金子相合,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相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这句话的寓意是( ) A.朋友之间应该亲密无间B。选择朋友时应看准他是否对自己有用 C.真正的友谊要坚持原则D。真...
题目课件2015-06-09
《相逢是首歌》阅读答案

春色的阅读答案

喜欢读书,心境不好时,读书得以改变心境。心境好时,心境可以改变书的意境。当所有的渴望都离我远去时,只要手中还有书在,那希望就没有离去。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春色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盼望着,盼...
题目课件2017-08-06
春色的阅读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习题

1、看图写数。 ()()()()个十和()个一。 2、按顺序填数。 3、(1)3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个一和5个十是()。 46里面有()个一和()个十;7个十和8个一是()。 (2)69前面...
题目课件2016-02-0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习题

青岛交通规则考试题及答案

车辆落水后,驾驶人自救的错误方法是_____。 A.关闭车窗阻挡车内进水 B.迅速用手动方式开启车门 C.等待水浸满驾驶室,使内外水压相等 D.用大塑料袋套在头上,将脖子匝紧 正确答案是:A 行车中发...
题目课件2017-04-06
青岛交通规则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