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优秀6篇)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介绍一种按比分配教学设计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来分配教学时间。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可以分配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而对于一些拓展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减少时间,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或进行深入探究。

其次,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来分配教学任务。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挑战性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辅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格来分配教学资源。有些学生更喜欢通过听讲来学习知识,那么可以增加教师的讲解时间;而有些学生更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那么可以增加实践性的教学任务,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总的来说,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综合考虑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篇二

在教学中,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不同学科的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方法。

首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可以按照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不同部分来分配教学时间。对于一些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可以增加相关的练习和讲解时间;而对于阅读理解部分,可以适当减少时间,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来提高理解能力。

其次,对于数学教学,可以按照题型的难易程度来分配教学任务。对于一些基础的计算题,可以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而对于一些较难的应用题,可以适当减少时间,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究。

此外,对于科学教学,可以按照实验、观察、讨论等环节来分配教学时间。对于一些需要实验验证的知识点,可以增加实验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实验;而对于一些需要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时间,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总的来说,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点的特点来灵活运用。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抢答:

  1. 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2. 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3. 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二)口头列式计算:

  1. 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53,梨树有多少棵?

  2. 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

  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

  二、新课教学

  (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

  “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自己看一看书上49页的例2。

  (三)集体订正评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示意图,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再次改编复习题。

  学校操场共有400m2,按1∶3∶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三个年级各打扫多少m2?

  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完成。

  (五)比较两道例题,小结。

  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3∶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二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两题都已知要几个年级要打扫的面积总和,和几年级打扫的面积之比,要求几个年级分别打扫的面积。)

  这种应用题,已知了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要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要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所以这种应用题叫做按比分配应用题。

  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哪些方法呢?(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x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先求出对应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总量x对应的()()=对应的数量。)

  (六)结合教材第49页例2再次巩固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叫按比分配?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特征?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哪些方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吗?生活中有哪些按比分配的实例?)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 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 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 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习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习十四第2、8题的平台。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由于在学习比的意义时学生已能根据两个数量间的比用分数来表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例题5时,我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解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想出了很多种解法。这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突出了用分数乘法来解题的这种方法。在新知的学习中,我还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检验,学生们联系题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将求出的两个数量组成比进行化简,再将这两个数量的和求出来,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配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学生在平时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课后反思:

  在练习十四第4题后,进行相应的练习后,出示一道练习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通过计算,我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2:不要把三个角都求出来,只要求一个最大的角就行了:1804/9=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3:其实一个角也不用求,就知道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加起来是9份,而最大的角只占4份,没有达到9份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度数没有达到180的一半,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听蒙了。

  师:哪个同学能把的想法重说一遍?

  生4:

  师:那如果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呢?或者是2∶3∶7呢?又各是什么三角形呢?

  反思中的反思:

  学生是可畏的,更是可敬的。在练习阶段,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是如此的活跃,方法是如此的灵活,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很好地诠释了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新课程精神。

  课后反思:

  这课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划分属于按比例分配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比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先求出每一份是多少;二是将比转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分数应用题来解答。这两种方法共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结合具体图例,自己想到这两种解答方法,在师生的进一步对话中,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解答时,都得渗透对应思想。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 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热身练习

  1、 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 )份。这段路共有( )份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

  2、 李明、张强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张强出资10万,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8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

  3、 拿自己配制的饮料,导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

  二、 新课探究

  (一)展示例题:我把蜂蜜和水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蜂蜜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 学生读题,找出不理解的语句,老师解释(浓缩液 稀释液)

  2、 找出已知条件:500mL 1:4

  (1)师:500是什么? (浓缩液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

  (2)师:1:4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比

  (3)从1:4这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3、 学生尝试解题。

  4、 汇报

  方法一:总份数:1+4=5每份:500÷5=100ml浓缩液:100x1=100ml水:100x4=400ml

  方法二、总份数:1+4=5浓缩液:500x =100ml水:500x=400ml

  5、 师评讲,小结方法

  (二)做一做

  1、 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的比分给两个班,应该怎样分?

  2、 学校把栽70棵树苗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三)师生总结

  这些都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考步骤是: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75页的例5,练习十四第1~4题。

  内容简析

  例5教学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让学生感悟、发现按比例分配的解答方法。

  教学目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地分析题意,明白“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

  2、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发现数学。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分物品的事。你能不能说一说这样的事呢?根据情况实时追问是怎样分的?

  2、创设情景,揭示分法。

  课件展示情景(小明和小军购买练习本)

  (1)他们都花了5元钱,共买了10本练习本。

  问:你们认为,这10本练习本该怎么分?(平均分)

  结:每人分得同样多,我们称它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配体现了分配的公平性。

  (2)小明花了4元,小军用了6元,共买了10本练习本。

  问:这10本练习本是否也平均分呢?为什么?

  (因为两人花的钱不同,得到的块数也应该不同。所以不能平均分。)

  师:有道理!在这里,“平均分”反而显得不合理,当然也不公平。那么,“这10本练习本该怎么分?”你们觉得怎样分配才比较合理?同桌商量商量。

  3、小结理由,板书课题。

  同学们都认为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练习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板书并审题)

  【评析:创设冲突的情境,提出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由平均分配过渡到按比例分配,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展开教学

  1、出示例题5

  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和黄色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涂多少格?”

  (1)学生讨论,探索新知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们试着去解决,小组里也可以交流。

  (学生开始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选取典型解法进行板演)

  解法一:3+2=5

  30÷5x3=18(格)……红色

  30÷5x2=12(格)……黄色

  解法二:30x=18(格)……红色

  30x=12(格)……黄色

  【评析:教师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新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体验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

  (2)、汇报交流,形成技能

  师:请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调查用这种思路解答的有多少同学。

  注意做解法一的: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注意做解法二的:先求两种颜色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格子的分配中,红色可以分配到3份,黄色可以分配到2份。教师趁机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红色的方格数应是方格总数的,所以用30x=18(格)

  黄色的方格数应是方格总数的,所以用30x=12(格)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方格总数是5份?(从3﹕2看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在这里是将30按3﹕2进行分配,红色和黄色分别占总数的和,因此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来解答。

  (3)多维检验,培养习惯

  师:设计部门非常谨慎,对我们求出来的“18格红格和12格黄格”持怀疑态度,谁有办法证明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吗?(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检验,教师予以肯定。教师相机板书)

  2、引入试一试

  设计部门觉着:如果把30个格子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涂的话,颜色会更丰富些,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课件演示)

  在学生发现没有比例(怎么分)的时候,再补充上“使三种颜色的方格数比是1:2:3”

  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算出三种颜色各涂多少格?

  3、引伸试一试

  由于我们在解决问题方面表现出色,设计部门再次给我们一个机会。

  现在要给一条便民路按3:4的比例铺设黄色和红色道砖。你能算出分别需要多少块道砖吗?(课件演示)

  在学生发现缺少道砖总数(分什么)的时候,再补上“如果共用了1400块道砖”

  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算出两种颜色的道砖各需要多少块?

  4、小结学法,形成技能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按比例分配时,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也就是“总数和比例”各是多少。这样才能顺利解答。同时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评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必需的条件是什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1、理解与发现——信息里的学问

  (1)文字信息:

  信息1、我校男女教师的人数比大约是2:7

  信息2、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约是29﹕71

  (2)图片信息:

  信息1、医院里用的药水。

  信息2、工地上使用的混凝土。

  【评析:学生通过对文字形式信息、图片信息的理解,能够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规律性的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意识与分析归纳的能力。】

  2、巩固与深化——解决实际问题

  (1)蓓蕾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班有31人,小班有24人。张阿姨准备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块?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3)右面的圆表示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90分.红色部分表示足球比赛已经进行的时间.先估计比赛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再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

  (4)学校合唱队有60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将题中的比依次改为1:2,1:1。使学生知道按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殊情况。教师完成“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关系图。

  【评析:学生通过对基本习题、典型习题、发散习题和口头编题的系列练习,实际上对此类问题的特点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方法的运用、概念的辨析、结构的把握等能力也将水到渠成。】

  3、调查与发现——实践活动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按比例分配的例子。请同学们课后去调查研究,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试着去加以解释,使我们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例如:

  我们每天煮饭时,米与水的比是多少?要多少米呢?

  在修筑水泥路时,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是多少?

  我们喝的果汁中,果汁的量与其他成分的比是多少?

  假如,我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身边存在的一些生活现象,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滋味、更有价值。

  【评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4、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4题

  5、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你认为应如何来解答?

  “平均分配”是否可以看成“按比例分配”呢?

  总评: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体验。这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分配的需要,它是“平均分”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发现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以及分配的关键,即“分什么,是多少。怎么分,分给谁”。从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此类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并利用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这种学习基础,充分地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探究,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在比较和分析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掌握个性化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一方面注重例题设计,重点突破按比例分配题题意分析的节点“分什么,怎么分”和解题时的节点“有多少,分给谁”。另一方面还努力发挥课件的作用,让条件的呈现,情境的生成,图片的展示等能够在动态中完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加拿大受国外留学生欢迎的大学介绍(实用4篇)

加拿大留学:受留学生欢迎的20所大学一览。现如今,留学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学生的选择,对于准备赴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来说,在选择院校时需要了解哪些呢?加拿大有哪些院校受欢迎呢?下面小编就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 ...
教学资料2017-03-08
加拿大受国外留学生欢迎的大学介绍(实用4篇)

《梦溪笔谈》全文翻译(优秀3篇)

《以虫治虫》翻译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
教学资料2017-02-08
《梦溪笔谈》全文翻译(优秀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实用3篇)

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
教学资料2016-04-0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实用3篇)

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着“第一朵”杏花以及竺可桢爷爷两次看杏花的不同进行,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不同程度的绽放开来……”“竺爷爷...
教学资料2011-09-02
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哥斯达黎加(实用4篇)

哥斯达黎加是北美洲的一个共和国,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首都在圣何塞。哥斯达黎加尽管仍是一个农业国家,但已经取得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土地所有权普遍扩张,而且旅游业蓬...
教学资料2017-06-07
哥斯达黎加(实用4篇)

Weather in the country教学反思【推荐3篇】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Let’s learn里的天气汇报,课型为阅读教学课。由于学生此前未学习过关于天气的内容,因为我在设计本课时着重考虑了情景的创设,话题的讨论和语言的综合运用。我以对话“Gogo向天气报...
教学资料2015-04-07
Weather in the country教学反思【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