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精选6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篇一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三大咸水湖。其湖水清澈见底,湖水颜色因季节和天气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蓝色,令人心旷神怡。青海湖周围山峦起伏,草原连绵,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也是许多动植物的家园。

教学设计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3. 进行户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青海湖的美景,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 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专家学者或地方居民分享有关青海湖的知识和故事。

5. 设计相关的综合能力测试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青海湖的风景和地理特点。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和实地体验,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欣赏青海湖的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自然环境。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篇二

青海湖,被誉为“天眼之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青海湖是一个自然风景秀丽的地方,湖水清澈见底,湖水颜色因季节和天气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蓝色,令人心旷神怡。

教学设计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

1. 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资料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活动,让他们用文字描绘青海湖的美景。

3. 进行户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青海湖的美景,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 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专家学者或地方居民分享有关青海湖的知识和故事。

5. 设计相关的综合能力测试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青海湖的风景和地理特点。

2. 创造性教学:通过文学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和实地体验,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欣赏青海湖的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自然环境。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青海湖这片梦幻般的湖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准备

】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2、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3、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4、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情感线索,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难点)

  2、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课,我们品味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江南水乡的韵味,那种韵味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冯君莉“一起上路”,去感受大西北的青海湖,去领略它所特有的情致。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冯君莉,1955年生。当代作家,天津人。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等几十篇文学著作。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颠簸(bǒ)

  深湛(zhàn)

  恬雅(tián)

  眸子(móu)

  魅力(mèi)

  逶迤(wēiyí)

  安谧(mì)

  娓娓动听(wěi)

  潸然(shān)

  篝火(gōu)

  脍炙人口(kuàizhì)

  肃穆(mù)

  3、理解词义。

  魅力:特别吸引人的力量。

  逶迤:这里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肃穆:严肃而恭敬。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明确:从青海湖的湖水醉人的蓝色;环境的清新幽静、无比优美;鸟岛之神奇及鱼之丰富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的游踪是本文的明线,还有一条情感暗线贯穿了全文,你知道这条情感线索是什么吗?

  明确:文章是以“梦幻”作为情感线索贯穿全文。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如梦幻般的景观,再到梦想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幽思,条理十分清晰。

  2、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赏顺序。

  相关语句观赏顺序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观赏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观赏鸟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教师总结: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二)语言探究

  本文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和赞美青海湖,试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明确:先用排比的句子,从多方面描述青海湖迷人的水色,再用比喻具体描述湖水,“水灵灵”,极富动态的感觉,活灵活现,“蓝晶晶”指蓝得发亮,富有色彩感。由此,湖水显得更为娇美可爱。此外,叠词的运用,也使语言富有了一种音韵美。

  2、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明确:用“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四、板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带着憧憬的梦幻到达青海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境界湖水蓝

  环境美

  传说奇

  物产丰

  担心梦幻般的境界遭到破坏梦一般的景色

  五、课外拓展

  新华网西宁2012年11月20日电随着天气转冷,1700余只大天鹅陆续集结于青海湖栖息越冬,青海湖重现“天鹅湖”奇观。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这里遍布的沼泽、湿地和不冻泉水,每年吸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从新疆和西伯利亚等地迁来越冬,翌年三四月份再迁徙至各繁殖地。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科长吴永林介绍,最近一次环湖巡查发现,当前栖息于青海湖的大天鹅数量1774只,主要分布在哈达滩、泉湾、尕日湾等河口湿地和湖面水域,而且其种群数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吗?

  示例:1700余只大天鹅飞抵青海湖越冬

  (2)目前,成群结队的大天鹅还在陆续飞抵青海湖,预测到12月份最高峰期大约有三四千只大天鹅来青海湖越冬。对青海湖的今天,你怎么看?

  示例:青海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篇五

  简介青海湖,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优美,在节日期间,爸爸妈妈一定带着小朋友去过很多风景名胜,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的优美风景?

  今天我们要再了解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的一个令人神往的湖泊,那就是青海湖。我们今天学习第4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简介青海湖

  ⑴学生展示课外收集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表扬积极收集资料的同学。

  ⑵教师做适当补充。

  二、明确目标

  1、翻开课文,看看课文的阅读提示,给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了几项要求?

  ⑴指名读阅读提示:

  ⑵归纳本课学习任务:想想作者是从哪几面描写了青海湖;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想“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

  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合作交流

  1、交流弄懂了哪些新词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让大家帮忙。

  2、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说说每段描写了什么内容:(先写了青海湖那神奇的蓝,再写了那“没有丝豪粉饰和雕琢”的粗犷质朴的美。最后写个“世外桃源”是“鸟的世界”,和湖中有说不清的鱼。)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意思。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设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体裁为游记,同时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可以让学生自读,重点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两个问题。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示青海湖的画面,加之入情入境的朗读,给学生更强烈的震撼。

  在形式上,我决定采用旅游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充当导游,给大家介绍青海湖的情况,引起大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可联系青海湖的现状,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青海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如画。就名湖来说,有娇小玲珑的西湖,有烟波浩渺的太湖,有变化莫测的千岛湖。今天就请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专列,一同去领略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风采吧!

  2、旅途漫长,不如我们先请几位导游来给我们介绍介绍青海湖吧!

  3、导游介绍。

  生1: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前往青海湖旅游,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有关青海湖的知识。青海湖,作为我国第—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19米,最深处为28.7米,湖面海拔3196米。1975年建立面积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外,这里气候十分凉爽,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祝大家旅途愉快。

  生2:大家好。青海湖有着梦幻般的美景,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青海湖的秀丽风光。青海湖中共分成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特别是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相信青海湖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图片)

  2、从图片中,我们欣赏到了青海湖的美,当代作家冯君莉在欣赏美的同时,也用笔描述下了这里的美。同样,文中描述的美,也是令人神往的。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页,看课文,听录音,并请思考:

  (多媒体出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一观赏湖水一观赏乌云一观赏万里晴空一观赏草滩与山峦一观赏海岛一观赏结束。

  (2)课文从哪儿方而描写厂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生:从青海湖的湖水、环境氛围的清新幽静、丰富的物产三方面来写的。

  三:晶读课文

  1、文中由许多好词佳句,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汇报:

  生:我认为文中的“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这句话写得非常好!因为它形象地表现出了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观赏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表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生:我认为第四段中关于湖水的蓝的描写非常好。作者先是直接赞美湖水的蓝,接着,将湖水的蓝与海水的蓝、天空的蓝作比较,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水的蓝比作“蓝锦缎”、“水灵灵的眸子”,下面又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湖水蓝的原因。

  3、我这里有一句,觉得非常好(多媒休展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4、请学生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但不改变意思。

  生:这是大胆的梦幻,不是大自然的现实。

  5、分组讨论,联系文中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的水那样湛蓝,那么晶莹透澈,景色那样令人陶醉;又有各种各样的鸟,在蓝天翱翔,在水面浮游,在草滩栖息;那么多鱼儿成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梦境,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仿佛进入梦境一般。

  6、教师总结

  “梦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开头写了作者许多关于高原的梦,中间部分描述了梦幻般的现实,结尾处写了未来关于保护青海湖的梦想。

  四:课外扩展

  1、青海湖的美景,我们是尽收眼底,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我们了解一下青海湖的现状。

  2、(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现状)

  a 水位下降;

  b 草场植被严重退化;

  c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d 渔业资源迅速减少:

  e 鸟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请同学们讨论:

  我们如何保护青海湖?

  生a:可以采用人工降雨,增加雨水量,减水蒸发。

  生b:多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生c:出一本游青海湖必读的书,介绍青海湖的现状,呼吁人家保护青海湖,还要说明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生d:实行南水北调工程,将其它河流的水引向青海湖。

  生e:在青海硝底装有五台强力水动结冰,四季运转,旁边装有冷光灯这样不仅增加青海湖体积,而且有冷光反射,湖面晶莹,增加梦幻境界。

  五:作业

  认真观察,运用修辞,写一段景物描写。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青海湖的画面,那—幅幅优美的图片给学生以更生动,直观的形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后来将图片与青海湖的现状作一比较,问大家如何办时,大家更是兴味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讨论,大家对环保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文章

五丈原(实用4篇)

五丈原 五丈原(五丈原) 五丈原为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战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镇(2011年区划调整,五丈原镇并入蔡家坡镇),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三国...
教学资料2011-03-02
五丈原(实用4篇)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优质4篇)

每一节课都有其意义和价值,想上好每一节课,教学设计少不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小学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
教学资料2013-08-09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优质4篇)

学生的心理因素与英语听力教学(实用3篇)

学生的心理情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英语专业听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听力教学的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作 者: 刘...
教学资料2016-04-09
学生的心理因素与英语听力教学(实用3篇)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

光阴如水,又将迎来崭新的学习生活,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了。好的学习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学生学习计划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一学生学习计...
教学资料2013-03-02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

观察物体优秀教学反思【优质6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物体优秀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
教学资料2011-06-01
观察物体优秀教学反思【优质6篇】

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精简3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教学资料2013-05-01
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