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质6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将主要围绕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内容展开教学。在数的认识方面,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0-20的数,掌握数的大小关系和数的顺序。通过数的认识,学生可以建立对数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的运算方面,我们将重点教授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同时,我们也将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例如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此之外,在几何图形方面,我们将教授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

总的来说,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数的认识方面,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0-20的数,学习数的大小关系和顺序,掌握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数的运算方面,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将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几何图形方面,我们将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总的来说,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的数学。学生人数是23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97分,最低75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教学具准备

  1.计数器利用这个教具可以教学数100以内的数、认数位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演示用的教具,可以拿一个长方体形的木板做底,上面插入3根木棍或粗铁丝。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以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纸盒,上面插入3根小竹棍。再准备一些带孔的珠子,把珠子穿到木棍上就可以用来表示数了。

  2.数位表利用这个教具可以教学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也可以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教具的做法是:用一块绒板,在绒板上贴上线,并在上面贴上“百”、“十”、“个”,再用纸剪一些不同颜色的圆片。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把图片贴在绒板上。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以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学习一年级下册实验教材用的学具卡片(以下简称“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其中第8页印有数位表。

  3.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5、6、10、11、12页。这些卡片是配合教科书帮助学生学习认数、100以内加减法、图形的拼组等内容的。具体用法可以参看有关的单元或小节的教学建议。

  4.百数图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7页,可以用于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以便于反复使用。

  5.人民币图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13~23页。包括当前流通的所有的纸币图和硬币图。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图剪下来,进行元、角、分的变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6.钟面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25页。教学前,让学生把钟面和表针剪下来,把时针和分针钉在钟面上。教学时,让学生拨动表针,表示出指定的时刻。

  7.口算练习卡片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1~4页。这是为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用的一种练习材料,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编制的。各条的练习内容如下:(1)十几减9,(2)十几减8,(3)十几减7,(4)十几减6,(5)十几减5、4、3、2,(6)20以内加减法混合练习,(7)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其相应的减法,(8)整十数加、减整十数,(9)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10)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1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1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13)100以内加法口算的混合练习,(14)100以内减法口算的混合练习,(15)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混合练习。教学时,可以根据进度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条目进行练习。学生练习时,可以看着题口说得数;或者拿一张纸放在式题的右边,对准每一道题写出得数,然后大家一起对得数;也可以全班学生同时进行练习。用这种卡片进行练习,费时不多,全班每人都能得到练习。

  8.口算加、减法练习表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制的一年级下册学具卡片第9页。利用表上的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可以节省教师出题的时间和学生书写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表的用法如下: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第一列的数加第二列的数,如75+3,43+2……第二列的数加第三列的数,如3+34,2+66……

  (2)两位数加整十数:第五、七列的数分别加第八列的数,第八列的数加第九列的数。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第三列的数加第四列的数,第四列的数加第五列的数,第五列的数加第六列的数,第六列的数加第七列的数。

  (4)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第一列的数减第二列的数,第三列的数减第二列的数。

  (5)两位数减整十数:第三、五、七列的数减第八列的数。

  (6)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三列的数减第四列的数,第五列的数减第六列的数,第一列的数减第四列的数。

  (7)混合练习:第九列的数加、减第十列的数,上面没有列出的其他任意两列的数相加、减。

  可以把表放大挂在墙上,练习时随时使用。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七、全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习5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通过师生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降低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一个大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根据事物非本质、表面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特征进行不同方式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训练,感受数学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2.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解更多有关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和富有现实意义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多样性,关注学生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好习惯。

  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4.根据学生知识缺漏,有目、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 2课时

  三、生活中数……………………………………… 7课时

  四、有趣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五、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但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4、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化。

  5、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了,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爱护人民币。

  6、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操作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共分七个单元,教学内容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二);认识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元、角、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根据20xx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

  内容包括: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100以内数的认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本册中100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要求在钉子板上围平面图形,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或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用折、剪、拼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分别安排在第四、七单元里,《我们认识的数》用100以内的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描述、估计、交流,《小小商店》简单的购物,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探索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能很快说出100以内数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初步理解并学会解答求被减数、求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平面图形。直观认识并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面与体、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在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应用加、减法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等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感受简单推理的价值。

  5、在探索和交流简单的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物体的形状、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2、初步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和直观手段在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并运用学过的数、计算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简单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积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认数、认识人民币和认识图形等活动中,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和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等活动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特点和价值。

  4、知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会在交流中接受正确的观点;知道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10个班,45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55人,半膳生448人,走读生2人,留守儿童和离校较远的学生较多,对培优补差带来很大难度,尤其部分后进生跟班就读难度较大,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差异,耐心辅导。

  1、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2、通过一学期的相处,我们发现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下课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少部分学生成绩暂时落后,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及时关注后进生,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多一点,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6、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8、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9、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10、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1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1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坚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3、利用每周一次的数学思维课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14、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5、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相关文章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优质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教材分...
教学资料2017-05-08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优质3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最新3篇】

《故宫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一、课文内容分析本篇课文由四篇阅读材料组成,属于...
教学资料2017-09-05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最新3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优秀3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作者:王素花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5年第04期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它...
教学资料2017-05-08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优秀3篇)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资料2018-05-04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敬礼

敬礼jìng lǐ[释义] (动)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 [构成] 动宾式:敬|礼 [例句] 我们向老师~。(作谓语)...
教学资料2019-01-03
敬礼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精简6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篇1  1、生活...
教学资料2019-04-05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精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