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6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套丰富多彩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在这个学期,我们将主要围绕数的认识、计算、几何图形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首先,在数的认识方面,我们将通过数字认知游戏、数字拼图等活动,让学生熟悉1-10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和书写。同时,我们还将引导学生探索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让他们能够比较大小、排序等,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在计算方面,我们将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通过口算训练、加减法练习、乘法口诀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再者,在几何图形方面,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方、三角形等,并通过拼图、制作几何图形模型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在简单的逻辑推理方面,我们将通过数学游戏、数学趣味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总的来说,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技巧。相信在这个富有趣味和挑战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中,学生们将能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快乐,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数学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
同时,我们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助互学,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将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知识,快速掌握数学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技巧。相信在这个充满挑战和趣味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中,学生们将能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
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
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有学生30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五、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
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遵照数学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方向,尊重学生的差异,探索发展性学习评价机制,关注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励、诱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作出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终身学习有价值的、公平的、客观的评价。一年级数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进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力求做到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突出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数学反思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的自主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基础,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同伴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互相学习;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历程,并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我们一年级学生虽小,但个个见多识广,有目的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与思考却很少做的好,因此在活动中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捕捉了一幅幅令孩子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在他们身边的、为他们感兴趣和乐于思考、乐于接受的学习素材,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不管是在知识、方法或能力等各个方面,只要有收获就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有些准备活动要与家长有机的联手,使孩子都能重视活动,并附诸行动,而不要流于形式。
七、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及时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生现状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具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个人的认识,上课的准备,课堂的发言,困惑的作业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习惯。 虽然他们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继续抓好学生的良好的上课习惯、听讲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知识能力情况:
(1)能初步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初步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数量。
(2)能初步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3)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辨别方向也初具一定的能力。学习习惯情况:
1. 大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2. 课堂的常规养成上较差,注意力时间短。
3. 没有形成数学规范的在作业本子上书写的习惯。
4. 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习惯没有完全形成。
5. 仍不会自查作业。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四、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
1.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
3.给学生多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4.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实物、学具的作用。
5.平时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6.规范认真的书写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7.重点巩固口算,并且以多种形式和校本教研为重点提高
五、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9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2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7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1课时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9个单元:1、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分和减法;7、认识时间;8、找规律;9、统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编写意图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应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只学生在获得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8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五、教学措施:
1、勇于创新,坚持认真教学。
2、因材施教,选用有效地教学方法。
3、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餐厅里的数学问题 8课时
第二单元: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14课时
第三单元:市场里的数 9课时
第四单元:商店里的计算12课时
第五单元:教室里的测量5课时
第六单元:总复习6课时
课时数共54课时
二、学生情况简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三、本册教材目标分析 :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
6.用划正的方法整理数据,将数据填入表格中,通过涂色等活动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 研读教材,抓住重难点,设计的活动要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4、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多与后进生谈话,关注他们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辅导和表扬,树立他们学习兴趣的愿望。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7、作好组内教研,交流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