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最新3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一
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学习“找规律”的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以下是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找规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一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通过图形、数字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找规律”的概念。
2. 让学生观察、分析一些简单的数列或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尝试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找规律”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其中的规律。
2. 演示:教师示范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并解决相关问题。
3. 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找规律,并解决给定的问题。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等。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看他们是否能正确应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找规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做好准备。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二
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找规律”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以下是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找规律”的含义,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一方法。
2. 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
1. 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找规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 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列或图形,让他们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3.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实践应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找规律”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演示:教师示范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并解决相关问题。
3. 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并解决给定的问题。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能主动思考、是否能与同学合作等。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看他们是否能准确找出规律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为以后更高级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三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范文第1课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规律的含义,为后面的“找”规律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
③这一组中的第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画一画:你能按照彩旗的排列规律再继续画出这样的一组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小旗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旗子在彩旗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2、说一说: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
(三)反馈练习
1、摆一摆:你能用手中的小花,按照书上的规律再摆出4个来吗?
2、补一补:课件呈现小朋友的排列图,从中去掉3个小朋友,让学生将空缺的人补上去。
3、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4、我来摆,你来说规律:让学生每两个人一组,一人利用学具有规律的摆放,另一人说出规律(一人摆一次,说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并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4、如果再让你继续摆下去和写下去,你应该怎么摆?怎么写?能摆得完、写得完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引发学生的想象,从“看到”到“想到”,从“有限”到“无限”,不断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二)基本练习
练习二十第2题。
(三)提高练习
练习二十第1、10、13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与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提高练习,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规律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背后体现的规律可能是同一个,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找规律就是要找到这些不同形式背后隐藏着的不变的东西。】
五、欣赏设计,总结延伸
(一)课件呈现:生活中的规律美
(二)学生自己设计一幅有规律的作品。
(三)全课小结: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带给我们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课外延伸:请每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上,去寻找身边的有规律的事物,可以拍成照片,也可以上网去查找。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