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最新6篇】
教学计划 篇一
在教学计划中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老师有条不紊地教授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在教学计划中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首先,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内容。如果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相符,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应该有机地衔接和延伸。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老师应该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老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来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使之能够循序渐进地延伸拓展。只有课程内容有机地衔接和延伸,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老师应该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性的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只有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课程内容,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达到更高的学习成就。
综上所述,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确定课程内容,有机地衔接和延伸课程内容,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学计划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计划 篇二
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引入跨学科教学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如何引入跨学科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在教学计划中如何引入跨学科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跨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教学内容。通过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跨越不同学科的界限,体验跨学科学习的乐趣。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跨学科的评价方式。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跨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跨学科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计划中引入跨学科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来引入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引入跨学科教学,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计划 篇三
一、教学进度及内容
1、初一:《中国历史》第二册。期中授完1—14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师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学计划。全期用2——3周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考试。
2、初二:《中国历史》第四册。期中授完1——17课,期末授完全部内容。开学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通览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师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期中、期末复习考试。
3、初三:《世界历史》第二册。期中考试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册内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三轮复习。即分册系统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题复习,综合模拟训练。教师新授《世界历史》第二册前,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异同,调整好教学计划和学习策略。
二、教学要求及建议
1、基础年级应严格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初三年级要根据新授和复习要求适当增加课时。
2、各年级均要配备专职历史教师。兼职历史教师要力求课堂教学规范化,历史学科知识专业化。
3、要建立历史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历史学科教研组活动规章,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历史课题研究。
4、要深入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理解,查找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新教材,积极开展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为2003年秋季新教材实验作好充分准备。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
6、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比武和论文竞赛要作为常规要求落到实处。
7、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重视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积极开发地方校本历史课程。
8、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教学。各校在教材征订时要严格订齐订足挂图、地图册等教学资料。
9、注重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毕业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发挥集体力量,搞好重点研究。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试说明和市编复习资料的研究;近年来中考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的研究。
三、学科活动的安排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
2、适当的时候,组织全县毕业年级教师开展复习备考研讨活动。
3、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竞赛。
4、在全县重点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研究。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学考察与学习。
教学计划 篇四
一、情况分析
高中学业的一个关键阶段。一方面学生要能顺利完成高一必修2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学生还要面临升高二前选报文、理科的准备。从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出发,配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双基”,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子,诣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一1010、1012二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和高一化学竞赛培训,其中1010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十分不理想,学习主动性不强;1012班整体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高,学习主动自觉。
三、教学目标
1.狠抓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两个关键点,继续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研究,认真做好每节有作业,每周一练,每月一考,抓住记忆遗忘规律,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提高。
2.缩小化学差生面,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扩大尖子生面,提高优秀率。
3.加大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4.认真组织学科培优,认真做好竞赛辅导工作。组织学生参加暑假化学学科竞赛,争取取得良好成绩
四、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到读懂读透。通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深刻地挖掘教材内容,想方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努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方面贯穿其中。
2.要注意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好,中,差学生的平衡发展,同时作好分层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准确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中等基础的学生紧跟老师,落实好课堂和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进行答疑和辅导,在最基本知识的落实上狠下功夫。
3.订阅的化学教学刊物,了解教改动向,指导教学工作,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任务的阶段性,适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如: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与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4.经常在备课组和教研组老师间互相听课、评课,探讨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5.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出有特色的课时教案。
6.认真组织好单元过关题,月考题的命题。
7.认真组织学科培优,认真做好竞赛辅导工作。暂定每周星期五的第七、八节课和晚自习做为竞赛辅导答疑时间。星期日开放化学实验室。
附: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授课安排
课时
1
氨、硝酸和硫酸
3
2
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学措施
(一)、加大备课力度,提高备课水平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数教学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说明,备不出高水平的教案,一定上不好课。只有兢兢业业、深入探索,不断提高备课水平,才能为提高教学成绩奠定基础。在新学期里,决心进一步坚持以前的成功做法,认真钻研教材、考纲、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仔细揣摩教学对象的具体实际情况,反复选择筛选典型生动的事例,备出卓有成效的充实的受教学对象欢迎的教案来。绝对不能打无把握之仗,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备课工作。
(二)、积极改革开拓,实施素质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世界需要球形的人才。那些只懂书本、不切实际的书呆子,是难以适应当今世界形势之需的,我国亦是如此。在新学期里,要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应试教育的模式,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既不拘泥于课本,又要持之有度,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打好理论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扩大知识视野,身在课堂,思接万载,了解课堂以外的东西,关心祖国和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要强化能力培养和训练,并且要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去。在能力培养方面,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时时处处注意培养能力。加强集体和个人辅导,加强检查督促工作。本学期中以基础知识复习为主,兼顾能力训练,下学期以能力训练为主,基础知识复习为附。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考纲规定的知识网络,培养起一定的能力水平
(三)、了解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的实教
俗话说,一把钥匙一把锁,要因人而异,看人端菜碟。教学也是如此。在新学期中,要想方设法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如思想、知识、性格等情况。情况明了后,要针对性的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指导,循循善诱的引导其走上轨道,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四)、加强在职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得本身硬。要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离不开自身较好的素质。本学期中,要认真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坚持先进教育思想方法的学习,坚持专业知识的探讨,同时尽量涉猎与专业有关的学科,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教学进度
2、3月份第二轮复习
3、4月份时政热点透析
4、5月份文综大型练习
5月份考前心理辅导,做好迎考准备
教学计划 篇六
一、复习引入
1. 点A与点B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且CA=5,则BC= ,AB=
2. 点A(1,2)在第 象限,点B(-1,-2)在第 象限,点C(1,-2)在第 象限,点D(-1,2)在第 象限,点E(2,0)在
3. 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点P到x轴的距离为 ,点P到y轴的距离为
4.点P(-3,- 4)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点P到x轴的距离为 ,点P到y轴的距离为
5. 作出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设计意图】为本课探究学习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6. 动手做一做,想一想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1)、B(-4,0)、C(0,3)、D(2,2)
(1) 作出点A、B、C、D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点 A(-3,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B(-4,0)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C(0,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点D(2,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
(2) 思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 写出任一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并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图与观察,发现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获得新知,既让学生体验自我学习的收获喜悦,肯定自己;又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练习:
A层
7. 点A(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8. 点A(a,2)与点B(8,b)关于原点对称,a = ,b=
9. (1)点(2,1)与点(2,-1)关于 对称
(2)点(2,1)与点(-2,-1)关于 对称
(3)点(2,1)与点(-2,1)关于 对称
【设计意图】模仿运用新知,初步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
B层
10. 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11. 完成课本P67例2
12. 完成课本P67练习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新知,掌握如何运用原点对称的知识作出一个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C层
13. 提高题:
(1) 已知点A与点B(1,-6)关于y轴对称,求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的坐标
(2) 已知点P(a-1,a2-9)在x轴的负半轴上,求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3) 若点P(-1-2a , 2a-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求a的整数值。
【设计意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
四.归纳小结:今天学会了
1.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具有的特性是它们的横、纵坐标分别 。
2.运用原点对称的知识作出一个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是:
五.作业:
A层
1.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三顶点坐标为A(-2,3),B(-1,1),C(-3,2),△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则A1(________),B1(________),C1(_______).
2.若点P(x,-3)与点Q(4,y)关于原点对称,则x+y等于( )
A.1 B.-1 C.7 D.-7
3.点A(2,2),如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那么C点的坐标是( )
A.(2,2) B.(-2,2) C.(2,-2) D.(-2,-2)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某图形上各个点的纵横坐标都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位置不变
B层
5.若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恰为原点O,且点B坐标为(-2,-3),则点D坐标为(______).
6.如果点M(1-x,1-y)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_________象限.
7.如图所示,画出△ABC关于原点的对称图形△A′B′C′,并求出△A′B′C′的面积.
C层
8.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3,-1)、(-3,-3)、(-3+
,-2).现以y轴为对称轴作△ABC的对称图形,得△A1B1C1,再以x轴为对称轴作△A1B1C1的对称图形,得△A2B2C2.
(1)直接写出点C1、C2的坐标.
(2)能否通过一次旋转将△ABC旋转到△A2B2C2的位置?你若认为能,请作出肯定回答,并直接写出所旋转的度数;你若认为不能,请作出否定的回答.(不必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