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篇一
在一年级下册的音乐课上,老师决定要教授学生们一首名为《跳伞表演》的歌曲,并设计一个跳伞表演的活动。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首先,老师会在课堂上播放《跳伞表演》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先听一遍,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接着,老师会逐步教学生们歌词和舞蹈动作,让他们能够完整地跟上歌曲的节奏。这个过程需要老师反复引导和示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
接下来,老师会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可以有4-5个学生。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段跳伞表演的舞蹈,并在音乐响起时进行表演。在设计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考虑如何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如何展现出跳伞的动作和氛围。他们可以尝试创新,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动作,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每个小组都会上台表演他们设计的跳伞舞蹈。老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和家长来观看,让学生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互相鼓励和表扬,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个跳伞表演的教学设计,一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一首新歌,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这样的音乐课不仅让学生们在欢乐中学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篇二
在一年级下册的音乐课上,老师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跳伞表演的活动,让他们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感受快乐和团队合作的力量。这个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们的表演潜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自信心。
首先,老师会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跳伞表演》这首歌曲,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接着,老师会教学生们歌词和舞蹈动作,让他们能够完整地跟上歌曲的节奏。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耐心引导和示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
然后,老师会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段跳伞表演的舞蹈。在设计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考虑如何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如何展现出跳伞的动作和氛围。他们可以尝试创新,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动作,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每个小组都会上台表演他们设计的跳伞舞蹈。老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和家长来观看,让学生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互相鼓励和表扬,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个跳伞表演的教学设计,一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一首新歌,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这样的音乐课不仅让学生们在欢乐中学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80页—81页“跳伞表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
2、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探索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铅笔、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
(出示实物:左手拿2枝铅笔,右手拿1枝铅笔,老师提出问题:说说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铅笔?)(列式的方法:2-1=1)
2、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板书课题:跳伞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欣赏了精彩的跳伞表演,哪个小朋友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7只蜗牛,11只蚂蚁参加跳伞表演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跳伞表演?
生:跳伞的蚂蚁比蜗牛多几只?
2、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机灵狗想考考你们,参加表演的蚂蚁和蜗牛它们的只数谁多?多几只?你们能算出来吗?试试看。(板书:谁多、多几)
①尝试解答
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子上。
②整理
学生汇报列出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整理。(11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板书:11 – 7 = 4
3、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11-7的吗?(板书:退位减法)
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的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各种方法。再让学生汇报退位减法的方法,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师小结,进一步让学生得到巩固和理解。
三.理解运用,寓学于嬉
1、课本P80 试一试
12一7= 11—5= 11—2=
13一7= 11—6= 12—3=
14一7= 11—7= 13—4=
师: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第一列减数相同,被减数依次增大,结果也依次增大;第二列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增大,结果也依次减小;第三列被减数依次增大,减数也依次增大,介结果相同,都是9。)
2、课本P81 练一练
3、课本P81第2题 谁多?多几只?
4、课本P81 第3、第4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规律,再计算。
四、收获喜悦,体验成功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谁多、多几,用减法计算;
生:我学会了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动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2、使学生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用减法来计算。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摘苹果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出示课件:跳伞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数字表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
4、研究14减几的算式
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图示:用红圈代表红伞,黄圈代表黄伞,一个一个对齐,求出多出的部分。
方法2:一个一个减,从14当中减去6,还剩8。
方法3:把14拆成10和4
10-6=4 4+4=8
方法4:把6拆成4和2之后再连续减。
14-4=10 10-2=8
6、小结: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策略。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比一比,算一算。(出示教材第10页的习题)
让学生说《左边比右边的多几个或右边的比左边的少几个?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11、12页的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这节课我们在解决跳伞问题中,学习了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知道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