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最新3篇)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 篇一

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本篇将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题,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作用。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课程安排:

1. 导入:通过展示空气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兴趣,提出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空气?

2. 学习: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例,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大气中的作用。

3. 实验:设计实验,通过燃烧蜡烛观察氧气的消耗,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的重要性。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强化对空气主要成分的记忆。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空气的存在。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将对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他们成为热爱科学、关爱环境的优秀公民。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 篇二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本篇将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题,设计一节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的科学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空气的奥秘。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课程安排: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空气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究空气的奥秘。

2. 实践: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感受氧气的存在和作用。

3. 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例,让他们了解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作用。

4. 交流:组织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互相交流和分享,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学习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感受空气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的优秀公民。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 篇三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通过提出问题、观察与假设、实验验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学生通过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而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阅读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本课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空气是否是一种单纯的气体"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观察和实验。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观察、实验。

  第三部分:学生综合以上的观察、实验,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或经历对空气是否是单一的气体做出初步的确定。

  第四部分:阅读资料。通过阅读资料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体,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能够说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瓶、水槽、玻璃片、蜡烛、烧杯、红色的水、火柴。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讲述:用大小不同的两只玻璃杯,分别罩住两支燃烧的蜡烛,另一支燃烧的蜡烛置于空气中,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支蜡烛燃烧的时间最长?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汇报结果。

  4、讨论:为什么罩上玻璃杯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为什么罩大玻璃杯的`蜡烛比罩小玻璃杯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5、学生讨论交流。

  6、讲述:蜡烛燃烧会用掉杯子里所有的空气吗?玻璃杯里还有没有空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通过实验分析和认识空气的成分

  1、实验一: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讲述: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杯后为什么会熄灭,我们来做个实验。

  a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盛有红水的水槽中。(水不要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

  b不点燃蜡烛,用去底塑料饮料瓶把蜡烛扣上,立即拧紧瓶盖观察水是否能进入杯子。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瓶子?(因为瓶子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5)讲述:接着实验,把瓶盖拧松,把瓶子拿起来(注意不要弄湿烛芯),点燃蜡烛,等蜡烛燃旺后再用瓶子把蜡烛扣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

  观察有什么现象。

  (6)学生分组实验并认真记录。

  (7)汇报实验结果。

  (8)讨论:a水涌进瓶子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瓶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b为什么瓶内空气会减少了?(说明燃烧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

  2、实验二: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1)提问:杯子里剩下的空气能支持燃烧吗?

  (2)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

  (3)教师讲述并演示:我们将水槽里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汇报:燃烧的火柴立即熄灭。

  (5)讨论:

  a以上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说明这些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b由此可以知道,被烧去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能支持燃烧)

  c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其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质?

  (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目标点评:通过实验、观察、逻辑推理和判断初步对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尝试解释现象是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再认识,揭示现象的本质。]

  (三)总结

  1、(出示空气组成成分的资料)

  空气是有哪些成分组成的呢,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来了解一下。

  2、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通过资料的阅读,谁能说说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又是什么?空气中还有哪些气体?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谈话:你们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吗?

  (1)教师讲解并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会出现泡泡,这就是二氧化碳。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紧塞在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这样就收集好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2)谈话:这是把生石灰放入水中浸泡,静置后取得的液体,叫澄清石灰水。大家看看它是什么样的?(无色、透明)

  (3)教师讲述并演示:把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观察摇晃后会有什么现象。

  (4)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5)小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

  (6)教师讲述并演示: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阶梯状放置的燃烧着的蜡烛会不会熄灭?是否会一起熄灭?

  (7)学生观察现象。

  (8)提问:发生了什么现象?哪支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9)小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5、讲解: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和阅读资料,知道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有关空气的短剧。同学们可以分角色扮演空气家族中的各种成分,介绍成分的名称和作用,表演家族成员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的情境。

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质6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
教学资料2013-03-02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质6篇】

比热容物理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用“漫画”创设问题情景,营造积极思维、气氛宽松的质疑环境,寻找提出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识过程。 2.让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本节课我设置...
教学资料2016-01-02
比热容物理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推荐6篇)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1《连加连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
教学资料2018-01-09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推荐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精选4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我主要运用操作实验法、引探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实验、观察、猜想、发现推导出...
教学资料2011-07-0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精选4篇】

刷子李教学反思【通用6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刷子李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刷子...
教学资料2014-04-02
刷子李教学反思【通用6篇】

关羽简介(精简3篇)

关羽简介 人物简介: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故又称关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
教学资料2012-09-05
关羽简介(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