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教学设计【优秀3篇】
《黔之驴》教学设计 篇一
在进行《黔之驴》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下面将介绍一种适合初中生的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从而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情节,体验不同人物的感受和处境。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例如,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冲突,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选择的难度,从而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类似情境时应该如何应对。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观点,撰写关于道德选择和人生态度的文章。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同时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黔之驴》这个寓言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和指导。
《黔之驴》教学设计 篇二
《黔之驴》作为一部经典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启示,适合用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下面将介绍一个针对高中生的教学设计方案,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故事内涵,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感悟。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性主题,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伦理的思考和探讨。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文学鉴赏和阅读任务,让学生深入品味故事的语言艺术和叙事技巧。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学生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同时感悟作品背后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堂辩论和研讨活动,让学生就故事中的道德冲突和人性困境展开思辨和探讨。通过辩论和研讨,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和抉择道德难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任务,让他们结合故事内容和个人感悟,撰写关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文章或小说。通过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黔之驴》这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将为高中生提供一次深入思考和感悟的机会,激发他们对人生智慧和道德情操的探索和追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和指引。
《黔之驴》教学设计 篇三
《黔之驴》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课之前,咱们来个实话实说,初一学年即将结束,我们学了18篇文言文,我想问一问你们喜欢学文言文吗?
(“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有如此高的学习兴趣,我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会学得轻松愉快。)
(“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我也有同感,老祖宗的东西,咱们学起来有代沟,没关系,这节课,咱们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来学习文言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一起努力,大家有没有信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宗元的《黔之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大家自学为主,学习的自主权就在你们手里,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学习的主人。
二、介绍作者、寓言特点
1、文章作者是柳宗元,哪一个同学能把你所知道的柳宗元介绍给我们?(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谁能谈谈寓言的特点(点一生介绍)
3、教师投影作者简介、寓言特点
三、演读情景
1、齐读“预习提示”中生字三遍后,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正音,指出朗读分三个层次:a.读得准确;b.读得流畅;c.读出感情。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注意要读得声情并茂,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再现故事情景。
3、教师范读,再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全班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四、抢答竞赛,检查词语、句子的理解。
1、大声读文下注解,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准备抢答竞赛,检查大家对本文重点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竞赛题目分两个等级,一星级的题目只解释词语,二星级的`题目除了解释词语外,还要能翻译句字。谁先站起来,谁先答,优胜者得红旗,答对一星级的题目得一面红旗,答对二星级的得两面红旗。
2、解释下列字词:(投影文字)
一词多义: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当作)
以为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憫然,莫相知。(…的样子)
然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要)
且
☆ 且焉置土石 (况且)
特殊用法:
☆稍出近之 (靠近)
☆☆驴不胜怒,蹄之 (踢)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虑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止一只)
古义:(离开)
☆☆尽其肉,乃去
今义:(往)
方法一:学会养成分类整理,随时积累文言词语的习惯。
方法二:文言文翻译方法:留、补、删、换、调(较熟悉,不一一介绍)
3、学生对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五、看画面,想情节
齐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给大家展示几幅画面,请大家看画面,想故事情节,准备添枝加叶讲故事。(教师投影几幅动画,学生根据画面回忆故事情节)
六、添枝加叶讲故事
轻松一下,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咱们班谁特会讲故事,请你把《黔之驴》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投影画面,一生上讲台绘声绘色讲故事。)
我看见有同学露出了会意的笑容,笑什么?他讲的故事精彩,老师展示的画面精彩,文章的语言更精彩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
七、妙点品味
文言文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再接触一种新的学法“妙点品味法”。
投影文字
所谓“妙点品味”,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以及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
其实这种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阅读现代文时,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经常用到,这里我们把它移花接木,巧借到对文言文的学习上。像本文就有不少的美点妙处,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八、教师示范
我先给大家一个示范:文中有很多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我觉得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妙,大家能猜得出吗?(投影“屏展蔽林间窥之”画面)“蔽”用得好,“窥”用得更妙,意思是“偷看”,现在仍然适用,“窥视”、“窥探”,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我觉得换任何一个字都不恰当。
投影文字
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文言文中还学了许多与“看”有关的动词,一起回忆。
望桓候而旋走(远远看见,《扁鹊》)
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不在意的样子,《卖油翁》)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往旁边看,《狼》)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狼》)
可否将“窥”字换成“睨”字?生作答并模仿“窥”与“睨”不同神态。
九、学法实践,学生进行课文妙点列举
投影文字
从词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品味本文的美点妙处,每人用一句话说明一个“妙点”。
学生进行课文妙点列举,教师投影几幅画面:“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驴不胜怒,蹄之”、“庞然大物”、计之曰:“技止此耳”。
十、归纳妙点
1、妙在词语运用恰当,特别是动词的使用传神。
2、妙在心理活动描写,细致逼真,且富于变化。特别是把老虎的心理刻画得一波三折,层次清楚(畏惧——好奇——害怕——怀疑——胆怯——窃喜)。
3、妙在形象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明在写虎,暗在写驴,揭示作者创作意图:以虎衬驴,以驴为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贵族貌似强大,实则腐败无能的本质(驴被虎吃的角度)。变换一个角度,理解寓言,虎吃掉驴的角度: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
其它角度:如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
十一、奇思妙想编故事
柳先生害驴不浅,自从《黔之驴》一文以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咱们来一个奇思妙想编故事,让这头蠢驴、笨驴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兽中之王老虎。
投影文字和画面
《黔驴新编》《鄂驴之技》
学生可任选一题,编写故事,相互交流。
十二、课外积累
收集带有“虎”字的成语十个。(投影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