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经典3篇)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杨牧的《再别康桥》是一篇经典的诗歌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以下是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作者杨牧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

1.诗歌背景介绍:讲解作者杨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来源和意义。

2.诗歌分析:逐句解读《再别康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抒情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诗歌鉴赏: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引导他们进行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导入诗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分层阅读:将诗歌分段进行解读,让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意义,激发其对诗歌的思考和感悟。

3.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体验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培养其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拓展诗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维展示,评价其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如诗歌赏析、创作等,评定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3.期中期末考查:设置相关考查题目,考察学生对《再别康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其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再别康桥》这首经典诗歌,提升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其今后的文学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打下良好基础。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二

杨牧的《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研读和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以下是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把握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

1.诗歌背景介绍:讲解诗歌的作者杨牧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来源和意义。

2.诗歌分析:逐句解读《再别康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表达和艺术语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魅力。

3.诗歌赏析:让学生欣赏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引导他们进行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拓展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启发: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导入诗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分层解读:将诗歌进行分段解读,让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意义,激发其对诗歌的思考和感悟。

3.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培养其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4.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拓展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维展示,评价其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如诗歌赏析、创作等,评定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3.期中期末考查:设置相关考查题目,考察学生对《再别康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其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再别康桥》这首经典诗歌,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培养其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为其今后的文学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打下坚实基础。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的:一、反复朗诵,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二、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意境美。

  三、训练阅读,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 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的风光片,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使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由《人间四月天》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二、 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轻盈的节奏。

  2、 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 逐节讲析评价:

  1、 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中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谁能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 ,长于斯。

  4、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澜,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 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的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另觉悟,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意味。

  四、 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 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 布置作业 :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一、 只身来到康桥、 “轻轻” 抒情基调:难舍难

  离别康桥的情景 作别云彩 分、淡淡的无奈和伤感

  (静)

  河畔的金柳

  (比喻、移就)

  (恋) 康河的水草

  二、康河的景物 (移就) 回忆往昔的生活和梦想

  (乐) 拜伦潭

  (往昔梦想)

  寻梦

  (快乐极点)

  (哀、静)

  三、呼应开头、表达离情

相关文章

借物抒情的案例【精简3篇】

《借景抒情》 导学目的: 1、通过“名篇放送”,引导学生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引发学生模仿借鉴的兴趣。 2、借助网格网络社交平台,通过拍摄、分享、点评等活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
教学资料2012-04-06
借物抒情的案例【精简3篇】

争吵课文教学反思【通用3篇】

《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本...
教学资料2011-07-04
争吵课文教学反思【通用3篇】

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最新3篇】

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前身是一所师范学院,后建设成一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是全美东半部第一所州政府支持的大学,也是全美首先发展成为地区型综合大学之一的高等学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仅...
教学资料2013-01-07
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最新3篇】

历史人物类写作素材之李白【精选3篇】

历史人物类写作素材之李白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
教学资料2018-02-05
历史人物类写作素材之李白【精选3篇】

上海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最新3篇)

授课方式:业余制学习学制学时:三年 适用对象:凡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者均可报读我校高起专、高起本各专业;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报考我校专升本各专业。&nbsp...
教学资料2014-02-01
上海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最新3篇)

雷锋精神经典语录【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先生的言行,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雷锋精神经典...
教学资料2013-01-08
雷锋精神经典语录【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