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怎么写
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怎么写
在假期中,我曾看到这样两篇文章:《课堂越活越好吗?》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这两篇文章一看到题目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因为这也正是一直在困扰我的问题。在我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有时候,学生会为了回答问题而站得直直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有时候,学生会为了抢着答题而推开同位举着的手;有时候,学生会为了答题甚至跑到前面来,把手举到我的鼻子下面。课堂上也常听到学生喊着:我来!我答!在传统课堂看来,这简直就是乱糟糟的课堂,失败的课堂。记得我上学时,记得刚上班时,学生们不都是个个正襟危坐的吗?不都是循规蹈矩的吗?于是,有时我也会喝斥他们:坐下,坐下举手!但这样一来,我发现学生们的热情马上就会减退,积极性也不高了,只有少数人回应我。我自己也因为这样中规中矩的课堂氛围而失去积极性。而且我发现,那种乱糟糟的课堂,反而会激起我教学的热情,使教学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于是,我困惑了,到底这样的课堂要不要压制呢?看了这篇文章,我释然了,我也坦然了。记得文章中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智慧的启迪。”是啊,我们何必在意课堂上是不是整整齐齐、安安静静的学生,只要他们都在积极地参与课堂,思维在运转,个性得到了张扬,不是更重要的吗?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感悟的场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松的课堂。但是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要引起我们很多的思考,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在活跃的氛围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参与而活动;要注意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课堂;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不能让学生盲目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我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是“学科教学中活动规律的研究”,这两篇文章为我开拓了新的视野,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中,我要着力于研究如何使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地学习,如何让课堂的实质变活等问题,让课程改革真正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
文章中曾提到一位教育局长的感叹: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那么我们一线的教师们,就要勇于做这个解结的人,要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做学习型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做学者型教师,为千千万万个祖国小太阳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