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最新3篇)

下册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中,我们将围绕着生物、物理和化学三大主题展开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首先,我们将以“植物和动物”为主题进行教学。通过观察种植实验和动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规律,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时,我们还将开展“植物与环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我们将进行有关“物体的运动和力”的教学。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培养他们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我们还将进行有趣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进行“物质的变化”主题的教学。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物质的溶解、沉淀、氧化等变化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我们还将进行制作简单化学实验器材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在这个学期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册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中,我们将继续以生物、物理和化学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首先,我们将进行“人体健康”主题的教学。通过观察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奥秘,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我们还将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我们将进行“天文与地理”主题的教学。通过观察天文现象和地理景观,让学生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培养他们保护地球的意识。我们还将进行星空观测和地理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最后,我们将进行“科技与创新”主题的教学。通过科技实验和创意设计活动,让学生探究科技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将组织一些科技比赛和发明展示,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和创造。

在这个学期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探究和实践中学会思考和创新。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充满发现和挑战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册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下册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由4课组成。1.我们周围的土壤2.了解土壤3.肥沃的土地4.土壤的保护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本单元的重点是进行一次“种油菜”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镊子进行解剖和制作标本的简单方法:完成种子和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探究实验;连续记录下油菜生长各阶段变化的并进行资料汇总,总结规律,使学生对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奥秘充满浓厚的兴趣。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有趣的问题,井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单元共分为4课。1.植物和我们2.果实和种子3.根和茎4.叶和花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本单元分为6课。1.认识固体2.把固体放到水里3.认识液体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6.认识船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单元分为6课。1.今天天气怎么样2.气温是多少3雨下得有多大4.今天刮什么风5。气候与季节

  三、教学目标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采用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和多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物体。

  2.实验能力:继续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养蚕的体验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四、教学措施:

  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

  2、实验: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养殖种植:通过种植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科学游戏: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我们周围的土壤

  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

  2肥沃的土壤

  3土壤的保护

  3植物和我们

  4果实和种子

  4果实和种子

  5根和茎

  5叶和花

  6认识固体

  6认识固体

  7把固体放到水里

  7认识液体

  8认识液体

  9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9使沉入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0今天天气怎么样

  10气温是多少

  11雨下得有多大

  11今天刮什么风

  12气候与季节

  12自由研究

  13观察

  14测量

相关文章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彩6篇)

导语: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
教学资料2018-02-0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精彩6篇)

河麂【优秀5篇】

河麂 河麂(河麂) 河麂是小型鹿科动物之一种,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比麝略大。《本草纲目》说注:“獐无香,有香者麝也,俗称土麝,呼为香獐”。...
教学资料2013-03-04
河麂【优秀5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反思(精简6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反思(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教学资料2014-08-08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反思(精简6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6篇】

俺朔ǖ某醪饺鲜丁笔浅朔ú糠值钠鹗伎危茄徊窖俺朔?诰鞯幕 O旅媸切”嗾淼摹冻朔ǖ某醪饺鲜丁方萄Х此迹ň...
教学资料2011-05-03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秀6篇】

天然气发动机工作原理(实用3篇)

本帖最后由 giant 于 2012-2-4 21:47 编辑 天然气发动机工作原理: ·LNG从气瓶体通过管路进入汽化器加热汽化,经过稳压罐稳压后由燃气稳压后由燃气滤清器滤清,之后能过电磁切断阀...
教学资料2015-04-04
天然气发动机工作原理(实用3篇)

人教版观潮原文及教学设计【优质3篇】

人教版《观潮》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
教学资料2016-03-04
人教版观潮原文及教学设计【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