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标准对《科学》的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获得浅显的生理卫生知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识等科学态度,热爱大自然,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本册教学目的要求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地球上的物质及变化、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机械与物体的.运动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共23课,外加两课《研究与实践》。从知识结构上分七单元:《物质的变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变化》、《物体的运动》、《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变化。

  《人的一生》单元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从微观处认识生物的基本的构造和功能,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来源:http:///)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3课时

  第二单元人的一生3课时

  第三单元微小的生物4课时

  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7课时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2课时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机械6课时

  研究与实践2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引导学生借助他们不断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不断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相关文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派作家余华的小说。有别于学生过去接触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余华风格。叙述成了小说的本体存在,真实与幻觉相融,语言具有强烈的我的色彩,主题上显示出...
教学资料2016-05-07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教学设计

《雷雨前》优秀教学设计(实用3篇)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新词,整体把握文意。 2、 体味作者对天气闷热的妥帖表达,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3、 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体会作者渴望革命风暴涤荡一...
教学资料2017-03-05
《雷雨前》优秀教学设计(实用3篇)

春天举行音乐会优秀教学设计【优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天举行音乐会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资料2016-02-01
春天举行音乐会优秀教学设计【优质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经典3篇)

一、导入 。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
教学资料2011-06-06
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经典3篇)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实用6篇)

时间一晃而过,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7篇,欢迎大家分享。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教学资料2012-09-04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实用6篇)

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通用3篇】

从坤宁宫北面的坤宁门出去,进入御花园,向北迎面看到两只生动的鎏金铜獬豸把守着一道拱形石门,这是钦安殿前的“天一门”。 故宫平面图???????(此图来自网络,谢原制图者) 钦安殿是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教学资料2014-07-09
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