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静》阅读答案

《谈静》阅读答案

  谈静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徘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阅读题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16.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17.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案:

  15、【答案】C

  【解析】A.“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并不能说“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B.将“感受”与“领略”两概念对等,原文“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D.并非角度不同,而是“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16、【答案】(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

  (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解析】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思路1: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思路2: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思路3:以“…”为线索,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主旨。

  思路4:作者构思文章的思路:时间、地点、逻辑[并列、递进(层层深入)、正反对照]、情感变化等。

  17、【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解析】理解词句的含义。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深层含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分析句子的作用及表达效果,领悟句子蕴含的哲理,谈谈对关键句子的认识。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应注意的问题:①不要人为地“拔高”;②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相关文章

半截蜡烛课文的原文

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课文原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
题目课件2019-08-04
半截蜡烛课文的原文

小学数学课件一年级

小学数学课件一年级篇一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题目课件2016-02-06
小学数学课件一年级

基本不等式专项练习题高中数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能用基本不等式直接求得最值的是() A.x+12x B.x2-1+1x2-1 C.2x+2-x D.x(1-x) 答案:C 2.函数y=3x2+6x2+1的最小值是() A....
题目课件2013-02-07
基本不等式专项练习题高中数学

冰心小诗《造物者》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题目课件2012-02-01
冰心小诗《造物者》阅读答案

7年级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珍惜时间认真做七年级语文作业本习题,不要让自己后悔。本文是小编为七年级的同学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7年级下...
题目课件2013-08-06
7年级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有源低通滤波器设计

有源低通滤波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题目: 有源低通滤波器设计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根据具体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独立进行方案论证和电路设计,要求概...
题目课件2017-07-09
有源低通滤波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