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最新6篇】
秋天教学设计 篇一
秋天是一个充满丰收和变化的季节,也是一个适合进行创意教学设计的时候。在这个季节里,教师可以结合季节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有趣且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我将分享几个适合秋天的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可以结合秋天的收获季节,开展一场农作物收割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田间地头,亲身体验收割水稻、玉米等作物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农业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可以利用秋天的丰收氛围,开展一场主题为“感恩”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关爱和帮助,带领他们写感恩日记或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家人、老师、朋友等的感激之情。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可以利用秋天的变化多样的天气,开展一场观察天气变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每天观察天空的云彩、气温的变化、风向的改变等,记录下观察结果,让学生了解气象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秋天是一个适合进行创意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希望以上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秋天教学设计 篇二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适合进行户外教学的时候。在这个季节里,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的资源和环境,设计出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户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下面我将分享几个适合秋天的户外教学设计方案。
首先,可以利用秋天的丰收氛围,开展一场农田采摘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田间地头,亲自体验采摘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摘技巧。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农业的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品质。
其次,可以利用秋天的金黄色调,开展一场户外写生的艺术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郊外的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景色,用画笔记录下秋天的美丽瞬间。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可以利用秋天的凉爽天气,开展一场户外体育竞赛的运动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长跑、跳绳、接力等各种体育项目,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秋天是一个适合进行户外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自然的资源和环境,设计出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户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希望以上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秋天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2、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会用“渐渐”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课秋天,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
板书:秋天
二、 出示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画卷?
2、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
三、 初读课文
想: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秋天的什么?
板书:天 树叶 菊花 果子 庄稼
四、 细学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指名读。
问: 这节有几句话?你知道?什么?
(二) 学习第二节,指名读。
1、 问: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你感觉怎样?
2、 板书:高 蓝。
3、 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三节,各自轻声读
1、 秋天的树叶怎么样?有什么变化?
板书:红 黄 落“慢慢”“渐渐”各是什么意思?
2、 谁会用“渐渐”说一句完整的话?
归纳:第一句话得很具体“慢慢”“渐渐”发红“变黄”秋风一吹,就“用词到三正确准确、写出树叶的变化。
3、 读比喻句:
(1)问:把飘落的叶子在做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句子,也就是说把什么比做什么叶做比喻句。
(2)这样写写出了落叶的什么?
(3)落叶这样美我们应该怎样读?
(4)指导读句子 老师,指名读它们/像一中时蝴蝶/在空中/飞舞。
(四)、学习第4节,提名读
1、 菊花有什么变化?
2、 风一吹怎么样?
3、 这节主要写了什么?
(五)、学习第5节,指名读。
1、 这节主要写了什么?
2、各写了苹果,柿子的什么?
3、你是从哪些词里看出来的?
4、“笑”是写人的表情的,作者写苹果“笑红了脸”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写法吗?
5、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6、计“柿子”的句式?
问:这是什么句式?
把什么比做什么?
“一个个”说明什么?指满是什么意思?
7、指导朗读 范读 指名读
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
(六) 学习第6节,指名读。
1、 问: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2、 从什么地方看出庄稼熟了?
板书:稻子 玉米 豆子 金黄
3、 理解:一片金黄
过渡:秋天,天高气爽,树顺有红,有黄,菊花五颜六色。果子,庄稼都丰收了,所以说秋天是什么季节,什么画卷,我们一起读第7小节。
(七) 齐读第7小节。
1、问:为什么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为什么说秋天是美丽的画卷?
2、 指导学生观察插科。
小结:本课以天空,树叶、菊花、水果、庄稼在秋天的特点,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美景,使我们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画卷。
(八)、指导朗读全文
1、 老师范读。
2、 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样子,练习读出自然段停顿。
秋天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 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 、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 、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 、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 、请看书,听录音。
3 、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 、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 )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 )指导读。
(4 )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 、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 )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 )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 还有些什么?{ 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 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 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 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 )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 )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
( )把黄叶当作( )。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 )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 、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 )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 )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 )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 )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秋天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目的:
1、培养儿童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引导儿童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快乐。
2、初步掌握秋天的自然常识,引发儿童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问题的探究兴趣,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升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用观察、搜集资料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秋天的美,热爱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秋天,搜集一些和秋天有关的资料:树叶、诗歌等。
2、课件,资料袋等。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这样,对于学生上课的介绍才能正确引导观察,有生活实际经验,使学生感悟到秋天是农作物成长、成熟的季节。]
活动过程:
一、猜谜入秋,发现美
1、 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猜谜语,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天气凉,树叶黄,大地穿上金衣裳”打一季节。
2、 导入:老师这有秋天的录象(放录象)随着镜头的推进,一幅北方金秋宜人的风景图展现在眼前。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3、 秋天到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落叶的金秋时节,共赏秋天的美!
(板书:5、秋天)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不是只讲儿童身边的生活。课上,不仅引导学生介绍身边的秋景,而且还借助课件欣赏了其他地区的美丽秋景,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童心识秋,感受美
(一)了解秋天的特征
1、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大自然里许多植物的颜色悄悄发生着变化。我们在北方,看到树叶变黄了,就知道秋天来了。那么你还知道秋天有什么变化呢?
2、 学生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3、 (播放课件)(片片树叶徐徐下落,出现几行小字:“翻开日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便是秋分,从此雨水减少,气温开始下降,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天向我们走来了……)
(出示秋天人和动物变化的课件)在这金色的秋天里,当你在校园里嬉戏,在小区里散步,在道路两旁行走,到郊外秋游,你和图中的小朋友是否有同样的发现?
(1)青蛙躲到哪里了?
(2)人们穿上厚衣服了。
(3)好久没看到燕子了。
4、你还有哪些发现?比如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二)将“我眼中的秋天”整理后做成采集卡
师:请你把自己在秋天里的各种发现记录下来,根据个人的积累情况,按发现的时间、地点、事物的特点和变化作好记录。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了解秋天一些花草树木和动物、人类的变化,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表达与概括能力,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校内外结合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富有开放性。]
(三)创设情境,感受秋天的美
想不想看看秋天什么样啊?
(播放秋天课件《落叶》)体会秋天人们带来的遐想和无限情趣。
(画外音)秋风刮来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枯黄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秋风伯伯来信了,催我们快回南方去。”
[设计意图:借助媒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课上,我不仅引导学生介绍了自己身边的秋景,而且还借助幻灯片欣赏了其他地区优美的秋景,并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音乐,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童声诵秋,欣赏美
1、师:小朋友们的发现可真不少,老师带来一首儿歌,作为你们的奖励(出示儿歌:秋天到,天气凉,菊花开放橘飘香,树叶落,草变黄,片片红叶染山冈。)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秋天真美啊!股金中外有很多人赞美过秋天,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夸秋天
可以帖图片,可以说成语,可以读古诗。
3、小结:听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赞美,秋姑娘可开心了。她为大家准备了美味可口的果实(出果实)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会得到礼物
摸摸猜猜,猜对了送果实。
[设计意图:体现和语俗的结合,丰富学生的语言,强化了知识。]
四、巧手描绘,创造美
下面我们就来个秋天的作品展示会,来表达对秋姑娘的谢意。
1、小朋友,你们准备制作什么作品呢?
学生自由发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学生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捏,可以拼,可以拍,只要学生说到的恰当的方式,教师都要予以肯定。最后教师适时引导,今天在我们的教室里,可以做什么呢?
让学生选择能够现场完成的方式,比如画画,做树叶贴画能来完成。
2、展示活动成果
同学们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边学边做是品德与生活课所积极倡导的,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和体会秋天美景和秋天的特点的基础上,他们是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的,这一环节恰好创设了这样一个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五、课后延伸,延续美
小朋友,秋天是美丽的,我们不仅要去发现美、欣赏美,更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课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爱秋行动,让秋天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时间可以在学校其他活动或者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的延伸。布置课后的继续发现收集和积累作业,就是把品德与生活课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实践和想象能力,从而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秋天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三、教材分析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学情分析
一年四季,各具风韵,秋天亦有她独具的风味,作者描绘了三幅秋天图画,写了一个别样的秋天。灵动的的语言、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学生自学,就能品味出文中的清静、明媚、快乐。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五、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3搜集有关写秋的美文或诗词。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比较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国著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二)、感知课文
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2.资料助读: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3.齐声诵读。师作朗读指导:重音的处理。
4.指名朗读。
A生读,全班同学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确:全诗依次描绘了三个场景的秋天。
B生再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听读,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画面。以培想象能力,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5.小组合作:A一人朗读,其他三人点评得失。然后小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在班内举行朗读比赛。
(三)、问题探究,品味赏析
(1)三个场景分别是怎样的图画,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4)学生研读全诗,说出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谈谈理由。
品秋,体现阅读的个性化,旨在使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口语组织能力,又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师小结,生回顾。看大屏幕上一组秋景图,配乐齐声诵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资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较此诗与课文的异同。
2、欣赏品评。资料:沙白《秋》。谈谈认识:你认为哪个词句最生动?
3、资料交流。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的美文。
(五)、课堂小结
1.概述课文内容
《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各幅小画面,以及画面的各个意象和谐统一,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柔的特点无一不达到极致。诗不长,只有三节,每一节独立构成一幅画面,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多景致皆收于笔下。
2.写作技法
(1)语言生动、形象、凝练
(2)构思新奇、虚实结合
(六)、学生展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7、.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八、反馈矫正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丁丁( ) (2)肥硕( )
(3)鳊鱼( ) (4)乌桕( )
(5)栖息( ) (6)寥阔( )
(7)枯涸( ) (8)清洌( )
(9)芦篷( ) (10)梦寐( )
2.填空
(1)本诗作者________,四川万县人。现代________、________,代表诗集________等。
(2)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秋天的________的感情。
3.品味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下地飘出幽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出你所掌握的写秋的古诗词(不少于3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熟读李清照的《怨王孙》体味诗中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中老,清露洗、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背诵何其芳《秋天》的基础上,试根据诗的意境作一幅画,或写一篇叙事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1)何其芳 诗人,评论家《预言》
(2)热爱与赞美
3.“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共同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形、声兼具的画面。
[能力提高]
4.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5.参考答案: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对秋天的喜爱的赞美。
7.略
九、课后反思
通过上这节课,学生不仅得到了文学的熏陶,对于感知大自然的美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在学习这节课时,突出了拓展训练,我想体现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赏识,多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之下有了更积极的表现,学习的也更主动。理解和宽容创设一个更开放的环境,学生也踊跃地大胆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风彩。
教师的感情应该更饱满,语言应富有激情,在这堂课上,还未能很好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以后在教学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