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经典3篇)

秋水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秋水公开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下面我将结合一堂关于《秋水》的公开课教案,详细介绍一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秋水》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生平;

2. 理解《秋水》的主题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环节:通过放映与《秋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秋水的意象和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导入环节:教师简要介绍《秋水》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生平,引起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兴趣。

3. 阅读与分析:学生分组阅读《秋水》,讨论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一场小组表演或创意写作,展现对《秋水》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各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

1. 教学手段:教师主导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和创作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2.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作品展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途径,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既能够深入了解《秋水》这一文学作品,又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希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秋水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秋水公开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下面我将结合一堂关于《秋水》的公开课教案,详细介绍一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秋水》的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 热身环节:通过展示《秋水》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秋水这一主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2. 导入环节:教师简要介绍《秋水》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

3. 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秋水》,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探讨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4. 创作环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一个关于秋水的故事情节或角色设定,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点评,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

1. 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创作和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2.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和互相评价等多种途径,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既能够深入理解《秋水》这一文学作品,又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希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成长。

秋水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秋水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领略其非凡的智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3、把握文章内容,初步认识老庄思想,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一、导语

  在中国有一桩有名的公案,便是对庄子的“无为而治”的误解。人们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这实在是误解了庄子的本意,庄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君主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庄子可以说是一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者。

  二、作者及《庄子》简介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

  给大家讲两个庄子的故事吧。我想这几个故事可能胜过我所有苍白的解释。

  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使臣带丰厚的物品金钱迎请他出仕,并许诺让他做宰相,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所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哩)

  [以上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现]

  教师引导学生翻译,然后归纳。明确:

  这个故事说明: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和山水交朋友,而不为仕途所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质欲望充斥,钱权高于一切的社会,庄子这种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关于庄子的这个思想,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逍遥游》。

  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点,即:

  常人以为贵的,而庄子恰恰看不起;而常人认为贱的,却偏偏有时庄子所追求的。

  这说明庄子对待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常人是不同的。常人总是以“功利”为标准来衡量事物,而庄子恰是最不功利,最具超功利情怀的“超人”。

  所以“人都会经受灾患、苦难和磨砺,但当种种坎坷,“功利”已全然无计、陷于无路可走的时候,惟庄子,才能给你以帮助、给你以心灵的栖息之地!”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这应该也是一种智慧吧

  故事二: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人的生和死,就像白昼和黑夜的更替一样自然,生不足喜,死不足悲,生活上应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安心适时而顺应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当与他艰苦度日、相依为命的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哭哭啼啼,而是敲着瓦盆唱了一曲歌颂妻子一生的歌。

  教师总结,并具体介绍《庄子》一书。

  庄子一生贫困,却甘愿闲居独处,他坚守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无为而治的主张,他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生活上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庄子的思辩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庄子思想集大成的

  《庄子》一书是更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同学们齐读,了解《庄子》这部书:

  《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写,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写。《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于一炉;它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三、课文梳理

  庄子是智慧的,《秋水》就注定是富有智慧的,学完《秋水》之后,我们肯定会聪明很多。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今天我们就要真切地认识一下这位让闻一多先生崇拜到发狂的庄子了。

  ㈠初读课文,读出文章气韵

  1、单个学生读,纠正字音及停顿

  首先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问:这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1)纠正字音

  泾(jìng)流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少(shǎo)仲尼之闻殆(dài)

  (2)纠正断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过渡:其实,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是否准确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听课文朗读。

  教师范读(配乐动画朗读)

  整片课文以平行语势为主,诵读时语调要平缓,但有两个地方有情感的起伏,读时要注意:一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自。”要读出河伯的洋洋自得、喜悦;二是单看一“叹”字,就知道较之前,朗读时应该低沉些缓慢写,以表达心情的沉重。

  3、根据诵读提示,同学们大声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韵来。

  4、请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并让学生点评

  ㈡疏通文义,积累文言知识

  同学们把这篇文言文读的很有气韵,可同学们能否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这篇课文吗?下面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课文,并圈点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式。

  同位前后位之间共同解决疑难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多媒体检测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注意给点时间落实到课本上)

  1、通假字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

  ③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今: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④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⑤大方之家(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即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今:今义常用于“大方向”、或者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3、词类活用

  ①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③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④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

  ⑤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4、文言句式

  A、判断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也”表示判断)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如果不是……那么就……”)

  B、宾语前置句

  ①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C、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见……于……”表示被动,“见”表被动,“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他被骗”,我们文言文可以说“彼见欺”,而“他被人骗”,我们就不能说成“彼见人欺”,而要说成“彼见欺于人”。)

  D、固定句式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古汉语常见,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5、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

  2、以为莫若己者动词,比得上

  闻:1、闻道百动词,听到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学识

  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

  3、仲尼之闻助词,的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副词,才

  2、始吾弗信名词,开始

  ㈢品读课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⑴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两个人?

  河伯——传说中的河神若——传说中的海神

  ⑵河伯在自己的河中及后来到了海中,这前后河伯在感情上有没有发生了变化呢?(有)那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开始河伯的感情是———欣然自喜,后来———望洋兴叹)

  2、河伯为什么“欣然自喜”?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答,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你想象一下百川“灌”河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而灌字很有霸气,我们篮球上有大力灌蓝,灌是从上到下的,那种气势力度是令人震撼的,所以河伯就有骄傲的资本了。别的河流是流出来得,我的河流是灌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蛮强劲的,水流多而且汹涌澎湃,极有气势)

  “径流”,直涌的水流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就是那种直流,浩荡奔涌,一泻千里的洪水。

  为什么会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多远的距离才能使你不能分辨牛和马呀?

  这是说明黄河非常的雄伟开阔,

  应该是这样的吧?请同学仔细看屏幕,PPT显示黄河的雄伟开阔。

  小结:

  既然眼前的黄河如此宏伟壮观,如此气势磅礴,作为黄河之神的河伯,他的心情是怎样?用词语形容河伯的心理。

  (踌躇满志,洋洋自得,飘飘然)

  所以刚才同学的朗诵怎样调整一下会比较好一些?

  语调高昂,带着一种骄傲与自豪,同时语速要慢一点,才能表达出那种有点孤芳自赏的自负与自傲,最好能带点摇头晃脑,对吗?

  请同学再读。

  点:好的朗诵,应该建立在对文字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

  河伯是“自喜”了,而且以为天下美景尽在掌握之中,但作为局外人的我们知道他的这种“自喜”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的外现?

  (自大自负,妄自尊大,夜郎自大)

  3、见到大海之后,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呢?同样请你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边际。寥寥数语,将一片无边无际的海的世界呈现出来。

  若你是他,你心里会怎么想?

  大海接纳众流、浩瀚无边,黄河与之相较,实在是太渺小了。

  所以河伯“叹”的是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

  河伯“叹”的是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为刚才的自我得意孤陋寡闻而汗颜,

  ( 对于接纳众流、浩瀚无边的大海来说,黄河与之相较,又实在是太渺小了。当河伯怀着洋洋自得的心情向东而行,到达北海,“东面而视”时,满眼所触及的是无边无际的茫茫海水,这和“不辩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有自知之明,顿觉自己的见识局于一隅,自愧弗如,认识到自己的简陋与渺小后,又为自己先前的浅薄而甚感惭愧,故而会望洋兴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理。)

  还有一个细节,同学注意到吗?

  在之后的语句中,句末的语气助词明显地多于前段,所以朗诵时停顿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谁能说一下,此时放慢语速说话的河伯脸上会是怎样的一种神态?

  (羞愧,若有所思,怅然若失,佩服)

  在理解的基础上,同学一起齐读这一部分

  4、⑴如果说之前怎们认识了一个狂妄自大的河伯,那么此时的河伯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知错就改,有自知之明,谦虚)

  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前面我们还认识了知耻近乎勇的廉颇)

  苏格拉底也曾说过“骄傲是无知的产物。”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谦虚蛭他们知道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人们去探索。为人要谦虚

  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小有成绩辄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也是人性之大弱点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些成语。但是河伯这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台上,终于看到了天地之大。我们讲解铃仍需系铃人。人的错误的解决,也是得靠自己。特别是心灵上的错误。假如河伯不但夜郎自大,而且固步自封,那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也永远不可能改变。那就真的“殆”矣。而此处,河伯已然不殆了。他善于反躬自省,富有自知之明。在这一点上,河伯是明智的,堪称智者。所以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审视自我。

  ⑵河伯的事情还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不能妄自尊大/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的勇气/为人要谦虚/对于世界来讲,自己总是渺小的/放开眼界,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

  河伯在秋水到来时看到黄河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他惊叹欣喜,但他面对大海时他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可笑,从而说明天地难穷,宇宙无穷,以及个人的渺小。

  这就是庄子首先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个人渺小,天地难穷。

  看到“百川灌河”就“欣然自喜”的河伯是自大的,浅薄的,请同学们记住:任何时候,“自大”的同义语都是“浅薄”。(自大由于无知)。

  河伯已经无憾,并值得我们学习。看来,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清了河伯的双眼,荡涤了他心中的尘埃。

  这是不是又可以让我们想到一点: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如果要发现自己,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⑶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还有同学能帮我解答? 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

  ①联系上文,这里说的“弗信”究竟“弗信”什么?

  (“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世上还有如此狂妄,不可思议之人?)

  (“仲尼”,学识渊博之人, “伯夷”孤竹君之子,他不受帝位,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一般人认为他很有节义,封建社会把他当作高尚守节的典型。)

  ②在现在的河伯看来,“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可不可以?

  现在看来是可以的,见识到大海广阔无边的河伯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河伯在慨叹宇宙的无限并进而联想到学海的无涯。正像庄子所谓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河伯身上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借鉴和学习,否则我们也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总结:

  栩栩如生的河伯也印证了庄子散文的特点: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通过具体的故事阐发抽象的哲理,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尽管是短短的文字,也能让我们从中领会到其中庄子的智慧。

  5、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次齐读课文,让庄子的智慧之水,洗涤我们蒙尘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

  让我们沿着庄子的故事,继续。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海神若,会怎样回答河伯呢?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译文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像大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

  海神的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教师明确:

  伟大的人总是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

  “无知者无畏”,“有知者才有所畏惧”,因为天地无穷,宇宙无穷,作为人的我们,永远是其中最渺小的一员,所以让我们心怀谦卑去努力学习,心怀敬畏去对待世间万物。这是我个人读这文章所感悟到的。

  读了海神若的话,我们更形象、也更理性地懂得了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的道理。在今后的人生里程中,我希望大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庄子是一位智者,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中这样形容: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

  小结: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希望同学们在流连于青春小说、流行杂志等文化“快餐”的同时,也留一方净土给庄子这类大师们,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五、布置作业

  1、字词句式整理到作业本上

  2、用《庄子》里的成语接龙

相关文章

燕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燕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燕子教学反思 篇...
教学资料2014-09-05
燕子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实用3篇)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
教学资料2015-08-02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实用3篇)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反思(最新3篇)

《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起始课。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
教学资料2019-04-01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反思(最新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精简5篇)

时间过得飞快,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教学资料2017-03-0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精简5篇)

《56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最新3篇)

值得深思的一课 这学期品德的活动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参加完了品德的现场教案设计着实让我捏了一把汗,面对仅有的两张复印好的课文纸,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需要写出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而且还要有设计意图,对我这个...
教学资料2015-09-06
《56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最新3篇)

《假如》教学设计(优选3篇)

教学计划: 1,会写“操”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读文,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
教学资料2019-02-05
《假如》教学设计(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