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一
《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褒禅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游山心情,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高一语文课程中,通过教学《游褒禅山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唐代文人的雅致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游褒禅山记》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理解文章中描写的褒禅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游山心情。
3.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生境界的审美感悟。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褒禅山的景色,引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2.课文学习:逐段解读《游褒禅山记》,分析王维的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
3.课外拓展: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拓展学生对唐代文学的认识。
4.课后讨论:就文章中的人生境界和审美情趣展开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2.讨论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促进课堂氛围活跃。
3.阅读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度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褒禅山的景色,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思想碰撞。
3.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或研究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唐代文学和王维的创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游褒禅山记》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境界,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二
《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情感表达。在高一语文课程中,通过教学《游褒禅山记》,可以启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一、教学内容
1.课前导入:通过引言或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游褒禅山记》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重点:解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分析王维的写作手法和意境构建。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任务,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
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水平。
三、教学方法
1.阅读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逐段阅读和深度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情感体验: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意境。
3.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创造力。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褒禅山的景色和氛围,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写作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的表达和感情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游褒禅山记》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境界,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唐代文学的魅力,领略王维的雅致情怀,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三
一、三维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agrave;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
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u”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志”、“力”、“物”,关键是“志”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一)导语“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解题: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
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4、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5、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