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角鸮【优质4篇】
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超过200字的文章。我可以帮助您总结关于红角鸮的信息或者回答相关问题。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谢谢!
红角鸮 篇三
红角鸮 篇四
红角鸮别名棒槌雀、普通鸮,属于鸱鸮科,学名为 Otus scops。 小型猛禽。全长约20 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大部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红角鸮栖息于山地林间。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白色。羽干纹似树皮。在大陆分布较广,为留鸟;台湾为旅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文俗名: 夜猫子、王哥哥、乌拉包尔-乌尔巴、猫头鹰、大头鹰、夜食鹰、呼侉鹰、横虎、恨狐、老兔。角鸮属(Otus)的东半球鸟类,不同於西半球的鸣角鸮(screech owl)。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红角鸮去毛及肠杂、全体烧存性或焙干研末 ,有祛风、解毒、定惊、滋阴补虚的`功能 。因...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繁殖方式 外形特征 小型猛禽。全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尺羽大都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大都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古北界西部至中东及中亚。 分布状况:在中国的分布极为有限,河南省杞县曾有发现。 亚种pulchellus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区。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林间。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
产卵多为4枚,白色。纯夜行性的小型角鸮,喜有树丛的开阔原野。 叫声:为深沉单调的chook声,约三秒钟重复一次,声似蟾鸣。雌鸟叫声较雄鸟略高。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营巢于树洞或岩石缝隙和人工巢箱中。巢由枯草和枯叶构成,内垫苔鲜和少许羽毛。每窝产卵3~6枚,卵呈卵圆形,白色,光滑无斑,平均大小31mm×27mm,重12g。雌鸟孵卵,孵化期24~25天。雏鸟晚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