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公孙丑下》
一、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译文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或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方圆三里的城墙、七里的城池,敌人包围城池并攻打它却不能取得胜利。包围城池并攻打它,一定有得到适宜作战的天气;但是这样却不能取得胜利,是因为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抛弃城池并离开它,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安居下来不用划定的 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用凭借山河的(地势的)险峻,在天下建立威信不用凭借兵器盔甲的锐利【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的)帮助就多【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了极点,连他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愿意)服从他。用天下服从他的人,(去)攻打
背叛他的亲属,所以要么君子不去打仗,如果打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括号中的内容为补充内容,方括号中的内容为意译内容
三、注释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城。
郭:指古代修筑的一种外墙。
环:围。
夫(fú):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必:必然。
得:取得,得到。
是:这(是),这正说明。
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发语词,判断句的标志。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皮制甲衣。
坚:坚固。
利:锐利。
米粟(sù):粮食(大米和小米)。
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故: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使动用法)。
溪:河。
险:险峻。
威:建立威信。
寡:少。
道:治国之道
得道者: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君王)。
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君王)。
寡:少。
之至:达到极点。
亲戚:古代指亲属。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畔:同“叛”,背叛。
顺:服从。
“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必:一定,肯定。
四、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更加具体的论证,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
五、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进关系。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
三:对比论证:(第四段)那施行仁政与不施行仁政作对比。层层深入、蝉联直下、一气 呵成、无懈可击。
六、作者及文章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作“亚圣”,与孔子共称“孔孟”,主张施行“仁政
从语言来说,大量运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使行文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本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并用,可以说论述过程是在对比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