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初中 聂家培
教学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实验准备
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本课时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验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小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A案)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宋家嘴初中 唐汇丽
教学目标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点:评价实验方案。
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实验准备
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 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NaCl、 NH4NO3、NaOH、药匙、温度计。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或自制动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宋家嘴初中 唐汇丽
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猜想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的原因,设计实验方案,反思评价不同的方案,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讨论活动中的成功和不足,让学生反思领悟,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锤炼了思维,张扬了个性。(2)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再次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难能可贵的是,对探究方案进行反思,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3)运用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溶液形成的实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黄英文
背景资料
冷却剂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做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0 ℃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研究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下表是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及冷冻混合物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大量实验表明,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这一性质常为人们所
利用。例如,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和积雪撒盐,使冰雪很快融化。
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 ,稀硫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H+和SO4,所以食盐水溶液和稀硫酸都能够导电。
+
-2-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B案)
湖北省宜昌市九中 孙明槐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究。 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仪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实验引入
演示物质溶于水的趣味实验──在一只小烧杯中装入半烧杯水,在烧杯下面放一块小小的薄木块,并向木块上放少量水,将烧杯向上提,观察到木块没有被提起来;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硝酸铵,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凝结,这时又把烧杯向上提。
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物质溶于水是否都是这样的呢? 活动探究
方案设计: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情况的方案设计。
分组实验: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展示交流:展示交流实验探究情况。 演示分析
多媒体演示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归纳整理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设计再探究
实验设计: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方案可直接用实验简图表示)
可供选择的某些用品有:NaCl、NaOH、NH4NO3 、浓H2SO4??(你还可选用其他一些仪器和药品。)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交流展示:同学讨论交流再探究方案及实验情况。 现实录同学们展示交流的活动案例: 典型案例1:
NaOH溶于水时温度变化装置:NaOH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装置改进: 分析:此装置有无不完善之处,如有,如何改进?
典型案例2:
此装置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改进装置为: 如不正确,如何改进。
典型案例3: 评价设计方案:
案例群展示
封闭体系 开口体系
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土门中学 夏道华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
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中心学校 邓 权
教学目标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
曲线获得相关信息。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实验准备
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黄英文
教学目标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点 评
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以“死海”的真实情景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在几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中,有“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效果;
③在小结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学过的知识如电影般在大脑回放,着实收到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④在设计反馈练习时,教师的安排更是另辟蹊径,让学生的理解和应运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中心学校 邓 东
教学目标
①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课时安排2课时
点 评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枯燥的计算演绎成学生的实验、生活体验,用一系列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点拨思维、训练方法,既丰富了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化学意义,又做到了讲练结合、落实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节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好课。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1)
江苏海门实验学校 沈志新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的第一课时,以三种组成不同的红糖溶液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与其溶液浓度的有何关系?如何证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提出一个关系式,并推导出另一个关系式,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自编习题,熟悉上述两个关系式,巩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二、教案
课 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 授课人 沈志新
学 校 江苏海门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重 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难 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2)
山西太钢六中 何晓艳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学生深入生活和经历市场调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组成有多种方法。 接着又配置三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过观察颜色的不同来感受溶液的浓稀,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所学知识上来。让学生从三种不同的经历,即市场调查、实验操作、生活经验,来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随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即为所配置的溶液设计标有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标签。学生发现在多种表示方法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显得较为简单,从而归纳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认识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接着进行了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些应用,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最后通过创设模拟社会现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