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精选3篇)
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 篇一
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人认为,应试教育严重困扰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家长则被简化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然而,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和武断。家长只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他们也受制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很难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确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家长也面临着社会对孩子教育的普遍期待和要求。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因此,家长很难完全独立于此,他们也需要顺应应试教育的压力,确保孩子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以便孩子能够进入理想的学校或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其次,家长们往往是受制于社会的现实压力和竞争环境。在当今社会,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好的学校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线城市或名校中。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家长们不得不努力为孩子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包括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提高孩子的学术水平。这种现象并非家长们自愿选择,而是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压力所致。
最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受到了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家长们往往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他们往往认为,只有通过优异的成绩才能够保证孩子的未来和幸福。因此,家长们不得不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努力督促孩子学习,以确保孩子顺利进入理想的学校和职业。
综上所述,家长并非应试教育的帮凶,他们只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也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 篇三
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
别将家长简化成应试教育的帮凶胡波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26日 02 版)知名教育专家、武汉市教育局副局田文江表示,当前90%的家长都在无意中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简单叠加,学校教各门功课,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为孩子补习功课。这种教育往往是无效的,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情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心感恩、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常识。(《中国青年报》10月25日)关于家庭教育,媒体热炒较多的往往也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甚至成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帮凶。更有很多专家、相关文章直接表态,认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学习”。但是,从近期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版的系列讨论“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来看,家长们并不是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都很有教育思想,对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都有自己的认知,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冲击更让他们头疼、焦虑,正因为家长和学校教育目标有偏差、不一致,才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因此,“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这种论调显然不能成立。笔者对田文江先生所说的“90%的家长都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简单叠加”有所怀疑。毕竟,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细微因素,都会影响到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今年5月,广东省妇联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共同发布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十大困惑的调查结果,其中,广大家长对“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怎样预防孩子染上网瘾”、“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等最为困惑。调查开始后的20天,网民访问页面人数达20多万人次,总投票数25万多,可见,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充分关注。而且,这份调查也显示出三大明显差异。首先,城乡差异。农村经济条件差,考上大学往往是孩子改变命运的珍稀机会,家长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城里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家长们,可能更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按户籍区分,对于“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的关注,农村家长排位第3,城市家长排位第16;至于“家庭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农村家长排位第2,城市户籍家长排位14。其次,性别差异。家庭中,父母双方扮演的角色也不全然相同。一般来讲,父亲对孩子的`学业、事业影响较大,而母亲对孩子的生活、婚姻观念等影响较大。对于“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父亲选择排位第10,母亲选择排位16;“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亲选择排位第5,母亲选择排位14。第三,家庭收入的差异。低收入家庭的家长可能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意识较弱甚至无暇顾及,发生伤害事故的儿童往往在这类家庭居多。收入较高的家庭在教养方式上比较民主,较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还有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较少关注和陪伴孩子,更容易忽略家庭教育,孩子的学习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总之,“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习问题”之类的论调有太过简单之嫌,它遮蔽了背后的种种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