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刘小云(实用3篇)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刘小云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接触到这个概念,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个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的想法。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图形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到一个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是如何计算的。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这个概念。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例如,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然后问他们站在不同位置时和道路的距离是多少。这样的例子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容易理解。

另外,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可以设计一道题目: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是5厘米,如果将这个点向直线靠近1厘米,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变成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图形展示、实际生活例子和有趣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刘小云 篇二

在数学教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之一。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首先,可以通过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来引入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直于直线的距离,并且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通过清晰地讲解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其次,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确定点到直线的距离。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另外,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引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应用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

综上所述,通过清晰的讲解、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程度,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刘小云 篇三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刘小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基础上安排。教材在例题中呈现了从一点向已知直线所画的一条垂直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在这几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这是垂直线段的性质。接着教

材揭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的性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则不仅是学习垂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和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两种?垂直是哪一种位置关系的特殊情况?特殊在哪里?

  指名回答

  2、 谈话:请你们各自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再较远处画一个点A,用直尺和三角板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独立画图,指定二人到黑板上用教师提供的直尺和三角尺合作画图。

  共同检查黑板上的作图情况并要作图的学生指出垂足,其他学生同桌互相检查。

  3、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垂直,掌握了经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直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垂直的很重要的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谈话:刚才两位同学合作经过A点向已知直线作了垂线,你们说,这条垂线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如果我再这条垂线上取两点,一点是A点,另一点是垂足,只留这两点间的一段,其他的部分擦掉(边说边擦),这样留下的一段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这条线段就是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请你们把自己画的垂线擦一擦,使它成为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

  学生动手改图。

  2、 谈话:从A点再向已知直线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会画吗?谁到前面来说说怎样画,并画一条让大家看看。

  指名作图。

  请你们各自在自己刚才所作的图上画4条或更多条不垂直的线段,再把这些线段的长度与垂直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学生按要求作图,比较,小组交流。

  3、 各组代表汇报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

  学生的比较方法可能有观察;用米尺测量等等方法。比较结果都是垂直线段最短。

  4、 讲述: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对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垂直线段与所作的不垂直线段的长度作了比较。比较结果都是垂直线段最短。你们发现的是垂直线段的性质,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性质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作用很大。

  5、 谈话:请你们量出自己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可以精确到毫米,把这个长度写再垂直线段的旁边。

  学生各自测量,指名到黑板上量出垂直线段的长度,并板书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自己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并板书在线段旁。

  谈话:(指着黑板上的图)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回答)请把书翻到第44页,最下面的两行就是讲的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画下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把自己所画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告诉你的同桌。

  三、 巩固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1)谈话:题目要求我们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要量距离应该先怎么办?

  (2)学生各自动手作图,测量。

  (3)指名汇报测量结果,全班共同校正。

  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3、做“想想做做”第三题。

  4、做“想想做做”第三题。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反思:

  点到直线的距离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从直线外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然后擦去点外的线,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到垂足之间是一条垂线段。并让学生再画出一些相互不垂直的线段,通过亲身实践量得垂线段是最短的,从而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对于练习题的安排,先上学生画出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学生比较轻松的解决了。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联的。然后从生活中再找一些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我在引出点到直线的概念时没有在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概括出的基础上出示的,没有让学生反复说,这儿有点着急了。但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都已经掌握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我想学生对概念的概括有点困难,也许是受到数学语言严谨性的影响吧!

  

  

  

相关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实用3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显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一步步地进行教学,有些程式化。四十分钟的课,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讲完...
教学资料2011-06-09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实用3篇】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留学的优势(实用3篇)

近年来,新加坡留学的优势逐渐被人们发掘,新加坡这个美丽的花园国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前往求学。新加坡严谨的教育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卓越的公立教育系统和高素质的私立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的环球化可让中国...
教学资料2014-03-01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留学的优势(实用3篇)

教育教学(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重点 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精神,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那么,怎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大纲要求呢?我的经验是应切实抓好段的读、说、抄、写训练。 一、读段在段的读、说...
教学资料2011-05-07
教育教学(优秀3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
教学资料2018-06-06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学期教学计划(经典6篇)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期教学计划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期教学计...
教学资料2019-02-03
学期教学计划(经典6篇)

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经典3篇】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概念课。教学时我首先以拼图比赛为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快速把12个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再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所摆的长方形,在交流中得到三种不同的摆法和三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
教学资料2018-03-03
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