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大军: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优质3篇】
仲大军: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 篇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外贸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一直被批评为重商主义,即只注重出口,而忽视进口和平衡贸易。这种做法不仅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丧失了话语权,也让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仲大军,在外贸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他认为中国外贸需要走出重商主义的怪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中国需要加大对进口的支持和鼓励,提高市场的开放度,吸引更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升国内消费水平。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打破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平衡和公平。
仲大军还指出,中国外贸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中国制造需要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仲大军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他的建议也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中国外贸正朝着走出重商主义的方向迈进,相信在仲大军等外贸专家的指导下,中国的外贸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仲大军: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 篇二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贸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一直被批评为重商主义,这种模式不仅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也让中国的外贸面临着严峻挑战。
仲大军,中国外贸领域的专家,认为中国需要走出重商主义的怪圈,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中国需要加大对进口的支持和鼓励,打破贸易壁垒,实现贸易的平衡和公平。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促进全球贸易的繁荣。
仲大军还指出,中国外贸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中国制造需要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外贸的高质量发展。
仲大军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建议也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认可。中国外贸正朝着走出重商主义的方向迈进,相信在仲大军等专家的指导下,中国的外贸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
仲大军: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 篇三
仲大军: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
--在对外经贸大学WTO国际年会上的发言提纲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内容提要:走出重商主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之后,中国的国内资源将更多地留在国内供本国人民消费,同时中国会更多地利用世界外部资源。)
一、外贸高速增长背后的问题
近3 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达到14221亿美元,出口在世界总份额中占6.5%,2006年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95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4%,到2006年底,估计将达到16000亿美元,占我国当年GDP的65%。
目前,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已占本国总产量的相当大比例,譬如,2005年,我国彩电生产量7600万台,出口4900万台,占本国总产量的64%;DVD产量1.5亿台,出口1.3亿台,占87%;摩托车产量1580万辆,出口1000万辆,占64%。目前,我国已有172种商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激光视盘机、拖拉机和集装箱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钟表(主要是电子表)和收录机占60%以上,显示器、照相机和家用陶瓷占50%以上。
但综观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是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品,并且价格极其廉价。例如,2004年,我国出口电风扇4.5亿台,平均每台3.8美元;打火机52亿个,平均每只0.063美元;手表9.6亿块,平均单价1美元(其中浙江省出口600万块,平均单价为0.3美元);出口鞋59亿双,平均单价仅2.5美元,不及意大利的1/3,一些省的出口单价仅有1美元;出口DVD1.3亿台,平均单价45.6美元,不及日本的1/3;出口传统照相机5600万台,平均单价5.9美元,不及日本的1/20。
这种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出口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巨大。目前,我国对外部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原油依存度已达到42%,铁矿砂40%,铜矿砂83%,氧化铝46%,铜材60%,铝材40%,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都需要依赖进口。
另外,大量的出口也引起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据WTO统计,1995-2005年,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是针对中国的。
今年的前6个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614.5亿美元,估计全年的贸易顺差可达到1200多亿美元。5月、6月和7月,我国贸易顺差均接近150亿美元,连续3个月创出单月贸易顺差的历史记录。
在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到今年6月末已达到9411亿美元,年底可超过1万亿美元。而在2004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才有5,300亿美元。两年过后,竟然迅速地翻了一番。这种情况实属不正常。
两年间外汇储备增加出5000亿美元,除了有2000多亿来自经常项目帐下的顺差也就是贸易顺差,另外3000亿美元来自资本项目下的顺差。通过进出口贸易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我们明显地看出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实物货物的大量出口,一方面是纸面货币外汇的大量进入。这种现象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只能做出这样一个回答:那就是中国的实物资源和金融资源都在大量外流。中国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补贴世界。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按现在这种发展势头,再过几年,中国的的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这将极大地影响到中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政策。
更重要的是,一旦美元和其他外汇贬值,中国这些年里辛辛苦苦积攒的纸面财富顿时缩水。当中国通过消耗本国宝贵的实物资源换来大量的外贸顺差后,这些以纸面货币标志的财富很可能通过汇率的变化而化为乌有。
因此,中国当前的外贸活动存在着较大的经济风险,需要及时调整这种资源廉价外流型的重商主义外向型发展战略。
二、重商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重商主义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勤俭节约,省吃俭用,重储蓄,轻消费,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尽量压低本国资源要素的价格和出口产品的价格,当然首先要贬低本国货币人----民币的价值,扩大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量和出口量,赚取更多的外汇。
重商主义与马克斯·韦伯所讲的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它是当年西方国家在重金属时代的一种发展方式。这种做法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一个国家积聚起财富。但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过分地使用重商主义发展模式,便会遭到瓦解性的反应,其辛辛苦苦积累的国民财富便可能被外人廉价利用,发展到最后很可能是空忙一通,所得无多。它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这种发展是一种牺牲本国资源的发展模式,发展的后果是既过度消耗了本国的资源和能源,又使本国普通民众难以得到发展。
当今的世界,各国都在拼命利用他国资源。在这样一场国际大交换的过程中,中国要选择利用他国资源多的发展方法,而不是一味消耗本国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虽然贸易和交往意味着互惠,但也意味着一方的获利是建立在另一方的损失基础上。所以,交易并不意味着双赢。
目前的情形是: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省吃俭用,为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做贡献。某些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已经低到零点,而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5%。中国一方面通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向海外输出资金,一方面通过直接投资大量吸收国外投资。这完全是两种金融投资方式,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回报率最多有5%,而美国投资中国的企业回报率都在10%以上。
这完全是一种奇怪的发展方式,穷国补贴富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中国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有问题,也与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周期有关,更与国际间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有关系。当前的国际规则是由发达国家来制定的,这些规则只能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谈到中国人口周期的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正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由于家庭抚养需求低,使中国家庭有能力积蓄起当期收入,以备养老之用。因此,如果说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拥有雄厚的养老基金,中国实际上也已积蓄起庞大的养老基金。
但是,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资金使用的方法上大不相同,西方国家是将养老资金投资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中国是将这些资金投入国外政府的国债。这两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是大相径庭的。
重商主义的结果必然积蓄起大量的金融资产,这在十七世纪,是大批的黄金和银元一类的贵金属,而在今天只是帐面上的一些货币符号。如果说贵金属还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今天的货币符号仅仅是一些虚拟的财富。
因此,重商主义的发展战略在今天要谨慎使用,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纸币流行和无纸化金融的时代、强国和大国货币流行和主宰的时代,是一个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直接投资畅行无阻的 WTO 时代,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金融经济时代,以实物经济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以实物换来的金融财富很容易在国际间币值变化当中化为乌有。
假如中国不通过重商主义的方法积蓄财富,就要即期将这些财富进行消费。增大即期消费,就会减少储蓄和出口,而减少储蓄,就会降低未来的养老能力。中国必须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寻找出路。如果倾向于即期消费,肯定会影响中国的出口,这些情况都值得引起关注。
三、走出重商主义之后的中国外贸前景
重商主义的主要危害是压低国内下层民众的收入和资源、资产的价值,来为国家积累外汇,来补贴外部国家。但靠这种方法积累下的财富极容易蒸发掉。不仅财富容易蒸发。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转变。这就需要适当地提高人民币的购买能力,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即使不通过人民币升值增加国家的购买力,也需要向公平交易转变。
所谓公平交易,便是按商品的真实价值和价格进行交易。譬如,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必须加上制污
成本后才能出口,那些严重损害劳动员工的产品,必须付出合理的劳动报酬之后才能出口。那些获得了优惠政策和补贴的产品,必须取消这些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之后才能出口。目前中国正在酝酿着几大措施,一是取消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实行两税合一。估计在2007年之后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将得到统一。二是取消一些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三是适当提高国内的一些资源要素的价格,包括劳动力工资水平,四是不断调整人民币的汇率,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升值。这些经济政策的调整目的,是将原先补贴国外消费者的好处转而补贴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
中国之所以前些年能如此廉价的出口本国商品,除了与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有关,还与廉价地利用和消耗资源和能源、廉价地利用国内劳动力有关。这种重商主义的发展战略,造成劳动收入远远低于资本收益,使大批国内居民缺乏消费能力,而逼迫着企业将产品廉价地出口国外市场,通过国际市场来消化过剩的国内产出。但是,与其将国内产品廉价的出口,不如将这些产品在本国消费,而要提高国内的消费能力,就必须提高劳动工资,改善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未来几年将面临着一个较大的转变,逐渐从外向型转为内向型。这也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紧密相关,估计再有七八年,中仲大军: 走出重商主义的中国外贸前景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劳动力富裕的时代将结束,廉价劳动力将不复存在。
如果外资廉价利用中国劳动力的时代告一段落,那么一些外商加工企业将在中国消失,或者转移他国。这在多大程度上将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需认真研究。然而,中国的学者至今还未从劳动人口变化角度进行外贸未来演变的研究。
但是,根据我的估计,2015年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当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万亿美元后(以美元今天的固定值来计算),中国的外贸发展将进入一个转折期。这将引起汇率等其他经济要素一系列的变化。
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是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减少,进口量会相对增加。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否能引起中国进出口贸易再度出现90年代上半期那样的逆差?我想不会再出现那种情景,中国会象当年的日本一样,尽管日元有了较大的升值,但日本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顺差状态。这就是东亚国家的特点。
总之,走出重商主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之后,中国的国内资源将更多地留在国内供本国人民消费,同时中国会更多地利用世界外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