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括四百味(优选3篇)
药性歌括四百味 篇一
药性歌,听起来就像是一首关于药性的歌曲,但实际上它是一本关于中药的经典著作,收录了四百种草药的药性功效。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和使用,而《药性歌括四百味》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详细介绍了四百种草药的药性功效,更在于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中药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经验。在《药性歌括四百味》中,每一种草药都有详细的描述,包括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学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疗效和保健价值。而《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经典著作,则成为了中医药学习者和从业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之一。通过学习这本书,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药的药性功效,从而更好地运用中药进行治疗和保健。
总的来说,《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草药的书籍,更是一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珍贵宝藏。它记录了古代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中医药学习资料。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研究这部经典著作,让中医药学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药性歌括四百味 篇二
《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名字听起来颇有些神秘和诗意,似乎让人联想到了古代的炼丹术和仙丹秘方。实际上,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中药的经典著作,收录了四百种草药的药性功效,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中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的出现,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学习这本书,人们可以了解到四百种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为中药的应用和配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学的地位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疗效和保健价值。而《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则成为了中医药学习者和从业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之一。通过学习这本书,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的药性功效,掌握中药的使用方法,提高中医药学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对于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记录了古代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研究这部经典著作,让中医药学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药性歌括四百味 篇三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 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 黄芪
黄芪 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
白术 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
茯苓 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
甘草 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
当归 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
白芍 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
赤芍 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 附:鲜生地
生地 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 熟地
熟地 微 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 麦门冬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 天门冬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 黄连 ( 川连 )
黄连 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
黄芩 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
黄柏 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
栀子 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 附:连翘心
连翘 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
石膏 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
滑石 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 附:川贝母、象贝母
贝母 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
大黄 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
柴胡 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
前胡 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
升麻 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
桔梗 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 附: 苏叶 、 苏梗
紫苏 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 附: 麻黄根
麻黄 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 附: 葛花
葛根 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
薄荷 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
防风 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31.荆芥
荆芥 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32.细辛
细辛 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33.羌活
羌活 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34.独活
独活 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5.知母
知母 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能舒。
36.白芷
白芷 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7.藁本
藁本 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8.香附
香附 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9.乌药
乌药 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40.枳实
枳实 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41.枳壳
枳壳 微寒,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42.白蔻 附: 白豆蔻 花、白豆蔻壳
白蔻 辛温,能祛瘴翳,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43.青皮
青皮 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44.陈皮 附:橘白、橘红
陈皮 辛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45.苍术
苍术 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翳。
46.厚朴
厚朴 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47.南星 附:胆星
南星 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48.半夏
半夏 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49.藿香
藿香 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50.槟榔
槟榔 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51.腹皮(大腹皮)
腹皮 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52.香薷
香薷 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53.扁豆 附:扁豆衣、扁豆花
扁豆 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
54.猪苓
猪苓 味淡,利水通淋,消肿除湿,多服损肾。
55.泽泻
泽泻 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56.木通
木通 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57.车前子 附: 车前草
车前子 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实。
58. 地骨皮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59.木瓜
木瓜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60. 威灵仙
威灵 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xuán)癖(pǐ),风湿皆用。
61.牡丹皮
牡丹 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62.玄参
玄参 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63.沙参
沙参 味苦,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64.丹参
丹参 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5.苦参
苦参 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66. 龙胆草
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67.五加皮
五加皮 温,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68.防己(木防己、汉防己)
防己 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69.地榆
地榆 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70.茯神
茯神 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怒恚。
71.远志
远志 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72. 酸枣仁 附: 酸枣树皮
酸枣 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73.菖蒲
菖蒲 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74. 柏子仁
柏子 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润肠,更疗惊悸。
75. 益智仁
益智 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76.甘松
甘松 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77. 小茴香
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暖胃。
78. 大茴香
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79. 干姜
干姜 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
80.附子
附子 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81. 川乌
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82. 木香 ( 木香广 )
木香 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83.沉香
沉香 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气逆为佳。
84.丁香
丁香 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85.砂仁
砂仁 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86. 荜澄茄
荜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逐寒气。
87.肉桂
肉桂 辛热,善通血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88.桂枝
桂枝 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89. 吴茱萸
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90. 延胡索
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91. 薏苡仁 ( 苡仁 )
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92. 肉豆蔻
肉蔻 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93. 草豆蔻
草寇 辛温,治寒犯胃,作痛呕吐,不食能食。
94.诃子( 诃黎勒 )
诃子 味苦,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