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胰液素发现的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促胰液素发现的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促胰液素发现"的教学设计思路作者:弘毅之士问题的提出:胰腺是怎样得到信息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
第一小问题:信息由什么途径送到胰腺?我们身体中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信息高速公路,就是遍布全身的神经,传递的是冲动;另一条是实际的交通运输之路,是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运送的是化学物质。
第二个小问题:引发信息的刺激物是什么?是食物还是胃酸?这个问题不得而知,如果走"电路"食物和胃酸均可成为刺激物,而如果走"血路",则只能考虑胃酸,虽然食物消化的产物可以进入血液,但是食物已经消化再分泌胰液又有何意义?
那就看看胃酸走的是"电路"还是"血路",结果胃酸走血路不通(胃酸直接进血液,无效)。
是"电路"?(注意这依然是个假设)
演绎:就是反射了。根据反射弧完整性原理,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完成,实验:剔除小肠上的神经,反射应该消失
预计的结果:1、反射消失,结论就是:神经调节2、胰腺分泌,结论有2,一是反射弧没有彻底破坏(实验有问题),二是走"电路"的假设不对(假设有问题)
沃泰默取第一点,结果走了老路
贝-斯二人取第二点,认为走"血路",但信号物质不是胃酸,而是由胃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的另一种物质(这是个新假设),这是条新路。
演绎:如果把该物质提取(或者粗提取),注入血液,应该能引起胰腺分泌
实验:胃酸刺激--研磨过滤法提取该物质(该方法在叶绿素提取和酶的发现资料分析上都有谈到)--注射--观察现象(实验中要排除神经干扰(离体))
后面就不用说了
这样以来
思路是不是就清楚了。然后是表格比较:不同的假设--不同的演绎--不同的实验设计--不同的结论
MSN(中国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