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熊
懒熊
懒熊
懒熊(懒熊)
懒熊属体型中等的熊科动物,不冬眠,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洞穴中或是其它隐蔽的地方睡觉。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上,但它们很善于攀爬。吃昆虫、蛴螬、腐肉、卵、蜂蜜、果子等,也吃各种小脊推动物。上颚无内门齿,在牙龈上形成一个空隙,便于吮吸白蚁。它们先用有力的爪子将蚁穴扒开,吹去浮土,然后象吸尘器一样把白蚁吸入口内。它吃白蚁的声音在100多米以外都能听见。睡觉时也总是发出很大的呼噜声,因而循着声音往往能找到它。
目录 外形特征 命名与起源 分布范围 食物来源 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懒熊是中等体型的熊科动物,体长约有140—180厘米,尾长10—12厘米。公熊体重80—140千克,母熊体重55—95千克。懒熊全身覆盖着长长的黑毛,毛发中间夹杂着棕色或灰色,前胸点缀着一块白色或淡黄色的“U”型或者“Y”型斑纹。懒熊的脸部毛发相对较少,毛色偏灰。它们口鼻很长,还能灵活移动,嘴唇裸露,舌头也很大,另外,它们还能随意控制鼻孔闭合。懒熊的上颚只有4颗门齿,而不像很多其他种类的动物那样上下各有六颗,这样中间形成空隙就有助于它们吸食白蚁。懒熊尾巴粗短,脚掌堪称巨大,脚掌上长有很长的爪钩,不但方便它们挖掘蚁穴,还便于它们爬树。这些爪钩形状类似树懒,懒熊的名字也因此得来。不明就里的人初次接触“懒熊”这个名称可能会认为它们“生性懒惰”,其实这是不对的说法。
命名与起源懒熊起初,自然学家认为懒熊应被列为树懒科而非熊科动物,因此造成这种物种曾被多次重命名。到了1790年,懒熊首次被带至欧洲后,被命名为Bradypuspentadactylus,其含义为“五指树懒”,“懒熊”和“像熊的树懒”。 懒熊原产于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和淡米尔语各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其意义都是相同的,意即“熊”。懒熊是斯里兰卡岛上唯一的熊科动物。
分布范围懒熊主要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在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也有少量分布。以往在热带地区的森林和草原上还能窥见它们的身影,特别是在低海拔而又比较干旱的林地以及岩石地带。他们曾在印度和斯里兰卡随处可见,如今却成了稀有之物。
食物来源懒熊看上去体态笨拙,平常安静温驯,不轻易吼叫,所以人们可能会以为这是一种呆傻的动物,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懒熊与其它熊类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讷言敏行,它甚至聪明到了知道根据不同的季节到各个地点去寻找在该时节成熟的果实的地步。 懒熊的主要食物是白蚁等昆虫,另外也吃树叶、花朵、水果,并会捡食腐肉。此外与其它熊类一样,它也十分爱吃蜂蜜。每年的`3月至6月,是水果最为丰富的时节,这时水果在它们的食谱里往往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有时甚至高达50%。懒熊对蚁穴和蜂巢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搜寻到白蚁巢,它们就会用
利爪使劲撕开洞口,扒掉周围的土块,然后把长长的嘴伸进白蚁的巢穴大快朵颐。有时甚至远在100多米之外都能听到懒熊吸食白蚁的时候发出的响亮的“噗噗”声。它们闭合自如的鼻子在捕食白蚁时起了不小的作用,把飞扬的尘土和四散奔逃的白蚁统统挡在了外面。对懒熊来说,白蚁是比较充足的食物来源,因为它们一年到头都能找到。如果离人类生活区较近,懒熊有时也会盗食甘蔗、玉米等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