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太君(经典3篇)

佘太君 篇一

佘太君:中国历史上的女政治家

佘太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深得父母宠爱。在那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往往被束缚在家庭中,无法参与社会活动,更别说从事政治事务。然而,佘太君并没有被这种传统观念所限制,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成为了一代女政治家的典范。

佘太君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智和领导能力,她在家族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成为了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要想在政治舞台上立足并非易事,但佘太君并没有被这种困难所吓倒,她不断努力学习,积累政治经验,最终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女政治家。

佘太君在政治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她敢于直面问题,果断决策,带领家族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她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制定出一系列明智的政策,使家族在政治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佘太君的政治智慧和胆识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女政治家典范。

总的来说,佘太君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印记的女政治家,她的才智和勇气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女性同样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佘太君 篇二

佘太君:古代女性的典范

佘太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女性,她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闻名于世。佘太君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聪慧过人,心地善良,备受家人和朋友的喜爱。

佘太君在家族中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智慧,她善于处理家族内部事务,化解矛盾,使家族和睦相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并不高,但佘太君并没有被这种困境所压倒,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家族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在家族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佘太君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帮助有需要的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传播着正能量,成为了古代社会中的一面光辉。

佘太君的故事告诉我们,女性同样可以在古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成为了古代女性的典范。让我们向佘太君这位古代女性英雄致敬,学习她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佘太君 篇三

  杨家将一门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几个儿子、女儿杨八姐都为国战死沙场。她为了儿孙们出征不再夭折,将自己认为不太吉利的“折”姓毅然改为与折同音的“佘”,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撑着一片天,一人承受外来之灾,从此历史上的折太君便成了佘太君了。至今,佘太君墓所在地山西保德县折窝村和陕西白鹿县佘家坡头村的佘姓后裔对此都津津乐道。

  比武招亲

  提及杨门女将佘太君,必然联系到杨家将杨继业以及两位英雄的联姻,这得从他们的家世说起。五代十国混战时期,一些军阀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位的目的,投靠契丹。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为条件夺取了后唐政权,致使契丹骑兵长驱南下,给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造成极大破坏,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不甘受契丹压迫,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保卫家乡,收复国土。杨继业的父亲杨信时任后汉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杨继业幼年随父亲由火山县(今河曲)到了麟州。麟州从五代以来就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险要的地方,常有重兵驻守,地方风俗以骑射为风,加上杨门的家传,杨继业练就一身好武艺,不仅善骑射,而且对杨家的三十六路梨花枪枪法尤其精湛。佘太君的父亲叫佘德扆,五代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世出官宦之家,后汉任府州团练使,世居府州地区,历抵外侵,为将门豪族,世称“佘家军”。佘太君受家庭的熏陶,文韬武略,深名大义。喜欢骑马射箭,舞剑抡刀,她使的一手绝活叫“走线铜锤”,在关键时候如流星绕飞防不胜防。后晋天福二年即公元973年,杨佘两家结为军事联盟。在共同抗辽、保卫家乡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家的老家都是北路人,同为十家令公之一,门当户对,因此佘德扆将女儿自幼许给杨继业为妻。佘太君和杨继业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共同的战事经历和志向,在感情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秋天,契丹派兵五万侵犯府州。时佘徳扆病卧在床,佘太君向父亲请战后,一方面借辽军使者下战书相威胁之际,将计就计,拖延交战时间;一方面急派人前往火山王杨信那里求援,辽兵在佘杨两支抗辽雄军的夹攻下大败。这次战斗大获全胜,佘太君受到父亲佘德扆和杨家父子的赞扬。战毕,杨继业与佘太君更是互为尊重,爱慕中两人相约以武相会,跨双骑,持刀枪,在府州城南的野外打将起来,你来我往,枪来刀去,都想胜对方,但又怕伤害了对方。战了无数个回合,杨继业想,我身为男子总不能让妻子把我打败,于是卖个破绽,佯装败逃,佘太君紧追不舍,当追至七星庙前,杨继业瞅准时机,使出了杨家的看家本领“回马枪”,一枪挑定佘太君的战袍将妻子挑下马背。佘太君落马也不示弱,抛出了走线铜锤,将杨继业缠住拉下马来,两人双双落马,互相担心对方是否受伤,杨继业要撩起佘太君的战袍查看,佘太君直羞得跑入七星庙内,杨继业进入七星庙后与佘太君成了亲。每当人们涉足陕西府谷县城南的七星庙内,都会听到走线铜锤订亲七星庙,两位抗辽英雄喜结良缘的佳话。

  十二寡妇各守一城的传说

  多年来在准格尔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十二寡妇在十二连城曾经各守一城的传说。这传说中所说的十二寡妇,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杨家将》里征西的十二寡妇。《杨家将》里说,宋仁宗时,西夏大军进犯,忠勇的杨宗保率兵迎敌,结果中箭身亡,其子杨文广也被困于绝地。噩耗传来,已经100岁高龄的佘太君毅然上朝请缨,率领杨门女将出征,一举击败西夏大军,班师回朝。传说中,佘太君率领十二寡妇征西时在十二连城与西夏军队交锋。当时,杨家十二寡妇率兵各守一城,与西夏军队展开血战。由于杨门女将个个武艺高强,又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十二连城,所以最终打败了西夏大军。

  大佘太的传说

  如今的内蒙古大佘太原来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的古战场。宋朝时,佘王城就设在这里。传说宋朝名将杨继业攻打佘王城时与佘王的女儿佘赛花(即佘太君)在战场上交锋不分胜仗。真是不打不相识,他俩在战场上渐渐产生了感情,并私定了终生。由于这层关系,佘王就投靠了大宋。后来,佘王城被辽国萧太后攻破。多年后,佘太君领兵出征,先锋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宋军夺回此地,佘太君在此重新筑城。为了纪念佘太君,后人管佘王城叫作佘太城。

  艺术形象

  小说评书

  虽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杨家将故事的话本,最早系统叙述杨家将故事的是明清时代的小说《杨家将演义》、《杨家府演义》、《杨家将传》等。后来的众多说书人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从而形成了的杨家将故事体系。解放前,这些评书都是口口相传,其中受原始小说影响,怪力乱神的情节很多。解放后经过抢救、整理、改编,基本去除了宣扬封建迷信和愚忠愚孝的情节。佘太君的形象逐步丰富,成为老当益壮的爱国女将典型。

  同名戏曲

  外文名称She Sai Hua

  影片类型:戏曲

  国家/地区:中国

  色彩:彩色

  胶片长度:9

  本是孙通从中作梗,使佘赛花产生了误会,经过一番波折,误会解除,佘杨结伴……

  影视形象

  1991年电视剧《杨家将》:佘赛花—张晶(前期),王建英(中期),张登桥(后期)1994年电视剧《碧血青天杨家将》:李香琴—佘太君;1997年电视剧《寇老西儿》:祝希娟饰演佘太君;1998年电视剧《穆桂英十二寡妇征西》:曹翠芬—佘太君;2004年电视剧《杨门虎将》:赵雅芝饰演佘太君;2011年电视剧《穆桂英挂帅》:斯琴高娃饰演佘太君。2012年电视剧《少年杨家将》:陈秀雯饰演佘太君;2004年电影《杨门女将之女儿当自强》:郑佩佩饰演佘太君;2011年电影《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郑佩佩饰演佘太君;2013年电影《忠烈杨家将》:徐帆饰演佘太君;

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推荐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
教学资料2013-06-05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推荐6篇】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实用3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所以我紧紧抓住了秦兵马俑的特点,也就是过渡段...
教学资料2014-09-06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实用3篇)

王崧舟《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崧舟《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
教学资料2012-07-07
王崧舟《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选6篇】

学校教学计划【优选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教学资料2014-01-05
学校教学计划【优选6篇】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用4篇)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内容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针对题目选...
教学资料2013-08-0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用4篇)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初探(精选3篇)

本文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合办的“第三届信息技术学科研讨会” 征文三等奖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初探 赵世伟 (甘肃省武威市体育运动学校 甘...
教学资料2011-01-08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初探(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