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庙
北岳庙
山西省恒山北岳庙
北岳庙(山西省恒山北岳庙)
目录 简介 建筑 简介在辽金时代,恒山是当时的文化之邦。书院学舍、摩崖题刻、楹联碑碣很多。再加恒山山高风大,气候变化剧烈,故建筑多依悬崖峭壁而建,或开凿石岩而成,形成了独有的奇险特色。西汉初年,恒山就建有寺庙,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飞石窟内的主庙,始建于北魏,唐、金、元三代重修。明清时,恒山建筑林立,祠宇楼台耸峙巍峨,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称。恒山,作为道教活动的场所由来已久.传说中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北岳庙为主庙,还有寝宫、后士夫人庙、紫微宫。官亭、白虎观、龙王庙、灵官府、关帝庙、文昌庙、奶奶庙、纯阳宫、碧霞宫等庙宇建筑,悬空寺更为恒山第一奇观。 包括北岳庙在内的恒山风景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建筑北岳庙,为恒宗殿。恒宗殿又称贞元殿、元灵殿,俗称朝殿。它构筑于天峰岭南坡半山腰上,北倚绝壁,面临山谷,依坡而起,雄伟壮观。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1~1502年),是恒山庙中最为宏伟的一座。它位于恒山主峰大峰岭南面的石壁之下,恒宗殿门前有103级石阶通往前下方到达北岳庙门即崇灵门,崇灵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朱门铜钉,绿瓦红墙,门东有青龙殿,西有白虎殿两相拱卫。北岳庙恒宗殿上有“贞元之殿”四个大字。门侧有长联,上联为:“恒岳万古障中原惟我圣朝归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载”;下联是“文昌六星联北斗是真人才雕龙绣虎光芒雄射九重天”。庙内,有北岳大帝塑像。庙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恒山文碑20余通,这些碑文,作为历史佐证,是研究恒山的宝贵资料。 北岳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四周有回廊环绕。殿内供奉北岳大帝金身像,头戴天平冠,身披朱绫袍,端然而坐。神座上方高悬康熙御书匾额「化垂悠久」。两旁恭立四位文官和四大元帅像。殿前有元代铁铸云牌一面,殿外有石碑数十通,为研究北岳道教历史之重要史料。正殿东西两侧有东西耳房、更衣室、藏经楼和钟鼓楼。
河北省曲阳北岳庙
北岳庙(河北省曲阳北岳庙)
目录 简介 庙宇格局 德宁之殿 飞石殿 收缩展开 简介坐落于曲阳县城,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是汉代至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多代封建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地方,唐贞观年间重修。宋初北岳庙为契丹所焚,淳化2年(公元991年)又重修。此后,该庙曾于宋、元、明、清各代进行过多次维修与扩建。由于北岳庙内古建成群、碑碣林立,且品位较高,1982年2月23日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为五岳之一,五岳为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的名称,始见于《周礼》。据史学家考证,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汉宣帝确定以今河南的嵩山为中岳,山东的泰山为东岳,陕西的华山为西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河北的恒山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隋以后遂成定制。从西汉到金元历代史书都明确记载恒山在曲阳县西北,主峰大茂山,又名神仙山(在今河北省阜平县东北缘、唐县西北缘)。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明代又以今山西浑源的玄武山为恒山,但秩祀仍在曲阳,至清初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始改祭岳于浑源。 五岳自古至今,其名望甚高,因其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城内西南隅的北岳庙,就是为古代帝王将相遥祭“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故名北岳庙。
庙宇格局北岳庙规模宏大,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17398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呈田字形,采用以中轴线为主两相对称的古典建筑形式。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现存古建筑主要有德宁之殿、飞石殿遗址、御香亭、凌霄门和山门等。
德宁之殿德宁之殿是北岳庙中的主体建筑,也是最大建筑,于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重建。德宁之殿的建筑,雄伟壮观。它坐北朝南,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殿通高25米,建筑在石砌的台阶之上,周围有白玉石栏杆,殿堂前有高大的月台,殿四周出廊,重檐庑殿式,琉璃瓦剪边和花脊,青瓦盖顶,整个建筑结构严谨,保存着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价值。德宁之殿面宽9间,进深6间。因为德宁之殿多存元代的建筑风格,所以被确定为目前我国元代砖木结构中最大的古建筑。 值得称道的是殿内的壁画。殿内东西两壁绘有巨幅“天宫图”,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显宁”,各高6.5米,长17.7
米。壁画画面完整,布局疏密得当,绘画技艺精湛,是宋、元艺人仿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画风所绘。所绘人物最高者达3.3米,线条流畅自如,着笔工整,色彩浓淡适度,旗幡衣带,随风飘佛,形象优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东壁的巨龙,形体蜿蜒,两眼光亮,四爪苍劲,若浮若动,特别是西壁的“飞天之神”,相貌狰狞,毛骨森奇,肌肉粗健,横枪倒戈,顺风飞奔,实若腾云驾雾,为德宁之殿壁画的代表作。两壁画人物共73个,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天宫图”壁画,在我国实属罕见,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在大殿北面墙壁画有《北岳恒山神出巡图》,这幅壁画,长约27米,这样高大的巨幅壁画,在我国也不多见。 概括起来北岳庙壁画共有三大特点:第一,画幅大,最大的一幅面积为216平方米;第二,人物画像大,最高的6.5米,次高也有3.3米;第三,气魄大。中央美术学院陆鸿年教授曾多次来曲阳参观北岳庙,称这里的壁画为罕见珍品。 飞石殿飞石殿,相传为纪念陨石降于曲阳而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烧毁,现仅存殿基。
云南省丽江北岳庙
北岳庙(云南省丽江北岳庙)
目录 北岳庙介绍 三朵神传说 北岳庙介绍对纳西人而言,北岳庙是最重要的一个庙,供奉的是纳西族最大的保护神--三朵神。它始建于唐代,是丽江最早的庙宇,大的扩建和重修至少有九次。该庙又名"三朵阁",意为三朵之家。把庙建在这里是有理由的,古时候有一个力大无比的纳西猎人,在玉龙山上打猎时,追赶一只白獐,白獐跑到一块石头后面就消失了。猎人甚为奇怪,就将这块白石背着回家,当走到现今北岳庙这个位置时,怎么也背不动了。人们认为这是玉龙山神之圣灵,于是就在此设像建祠供奉,取神名为"三朵"。从此以后,人们常看见一个骑白马、穿白甲、执白矛的神将出没显灵,保护着纳西人的生命安全。 在此解释一下三多殿里各神像的身份:大殿正中三座像,中间是三朵,左面是他的藏族大妻子,右面是白族二妻子,象征纳西族传说中藏族、白族、纳西族原属三兄弟的亲密关系。他们的正上方高悬忽必烈封赠的“雪石北岳安邦景帝”以及所书的“雪亮”二字(注意了,现存的联匾几乎都是1986年重修以后写的`,只有这“雪亮”二字是土司木增手体的复制)。大殿的侧面塑着家将两名,左边一个叫“可什”将军,是“三多”的一员战将,右边一人叫“阿宝高底”,是“三多”的家仆。 古代的北岳庙是个古树参天的地方。时至今日,仅存一棵古老的柏树,在正殿的东面。据说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树身虽已部分枯死腐烂,但主干仍挺拔苍翠,显出沧桑变幻,前去观赏万朵山茶的游客中也有人顺路观此唐柏。 乘坐7路车,到白沙后即可到,门票5元。
三朵神传说很久以前在丽江坝子,有一个叫阿布高堆的纳西族老牧民,专门给纳西土王(丽江土王、木氏的前身)放羊的牧奴。每年的春末夏初,他都会背着盘缠,领上牧羊犬赶着羊群到玉龙山上放牧。有一天,阿布高堆在他吃午饭的地方发现了一块洁白如雪的白石,在玉龙雪山嶙峋的黑石丛中发现这样一块白石,阿布高堆很是奇怪。是午饭时,他就用纳西族传统的祭山神的方法祭祀了这块白石。因为纳西族信奉万物有灵,木石崇拜也是很常见的,牧民们更是对山神尊崇有加,他们深信山神会保佑牧民六畜兴旺。阿布高堆天天就这样祭这块石头,如此日复一日。这白石受到阿布高堆的祭拜,不觉凡心一动,就按阿布高堆的祈求,让他的羊群不受野兽的袭击,越来越兴旺。可是有一天阿布高堆忘了祭祀白石。到下午清点羊群时,羊儿少了一半,他大吃一惊,开始四处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太阳快落山时,阿布高堆又垂头丧气返回到吃午饭的地方。准备赶剩下的羊回去,当他从树上拿装午饭的口袋时才发现,早上为祭白石准备的茶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口袋里。他才记起了祭白石山神,他就慌忙给白石点上酒和茶,烧上松柏叶,向白石磕头赔罪,到天黑牧归时丢失的羊儿全部回来了。如此反复数次,阿布高堆就更加信服白石就是玉龙山神了。走向人间的白石到了秋末冬初,山上放牧的牛羊就开始下山了。阿布高堆决定把这块神奇的白石带回家供奉,他就随着下山的羊群把白石背了下来。到半路歇息,重新背白石时,白石竟似增加了好几倍,动不了。阿布高堆就给白石点了一点酒茶,念了一段经咒,阿布高堆又背得动了,但好像白石比先前重了一点。 如此反复数次,最后背到了村头的松柏林中,刚好有一个柏树,他就把白石放在柏树桩上,休息了一会儿。可是这次再背白石时,阿布高堆怎么动都动不了了,不管他怎样供酒献茶,诵经念咒都无济于事,好像白石在柏树桩上生了根。后来阿布高堆就把此事的详情报告给了土王爷。土王爷就在原地修建了一个庙,供奉白石。将白石说成是玉龙雪山的山神,是纳西族名将三朵的化身。这是纳西族原始的木石崇拜向人为崇拜发展的决定性的一步。其中蕴藏着纳西土王的政治心机。这独一无二的三朵神庙,正殿座北朝南,背靠雄伟的玉龙雪山,面朝广阔的丽江坝。三朵是一个中年的战将形象。两旁供他的白族和藏族两位夫人,传说是藏、纳、白三个民族的和亲制产物。正殿两边是耳房。大门是一座门楼的中间一间。两旁分别供三朵神的七匹战马。里门也是门楼,但中间一门长年关闭,只有木氏亲族才能从正门出入,木氏亲族在三朵神前拜而不跪。因为三朵只是纳西族的将军,而木氏是王爷。后来阿布高堆去世,纳西民众为了纪念他,把他的塑像供奉在三朵殿内的西侧。他赤脚、腰微驼,身披毛毡,手持捐杖,脸上布满沧桑的皱纹,但双眼炯炯有神,注视前方……